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 登高》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7 16:31:40
文档

《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登高》这首诗选自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唐代诗歌的学习。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繁荣时期,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当然,它自然成为中国诗苑的奇葩。引领学生去领悟诗歌,进入诗歌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种种微妙的情感变化,领略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不仅是一次自我修养的提升过程,也是对传统文明的最好诠释。杜甫诗歌自有其独特之处,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身世之谜,而且更是因为他的忧国忧民的人格魅力。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基本上对诗歌鉴赏中的一些要素有
推荐度:
导读《登高》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登高》这首诗选自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唐代诗歌的学习。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繁荣时期,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当然,它自然成为中国诗苑的奇葩。引领学生去领悟诗歌,进入诗歌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种种微妙的情感变化,领略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不仅是一次自我修养的提升过程,也是对传统文明的最好诠释。杜甫诗歌自有其独特之处,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身世之谜,而且更是因为他的忧国忧民的人格魅力。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基本上对诗歌鉴赏中的一些要素有
《 登高》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登高》这首诗选自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唐代诗歌的学习。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繁荣时期,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当然,它自然成为中国诗苑的奇葩。引领学生去领悟诗歌,进入诗歌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种种微妙的情感变化,领略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不仅是一次自我修养的提升过程,也是对传统文明的最好诠释。杜甫诗歌自有其独特之处,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身世之谜,而且更是因为他的忧国忧民的人格魅力。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基本上对诗歌鉴赏中的一些要素有所认识,譬如说诗歌鉴赏中的意象、意境;对诗歌鉴赏的方法也略知一二,但是很难自己应用于实践。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诗歌鉴赏。基于以上的情况,我的教学设想如下。 以《登高》为例,实践诗歌鉴赏的步骤。遵循读诗——品诗——悟诗的基本框架,以诵读为主来感受杜甫律诗的抑扬顿挫之美,以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再现诗中的景色描写,从而知人论世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领悟诗中蕴含的抑郁孤独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当然,情感是相对抽象的事物,如何去领会很关键。我将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相关诗句身临其境的感知作者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知人论世了解杜甫其人,解读其诗。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领会诗歌主旨。  

2.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深沉情感:抑郁孤独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  

3.体会杜甫诗歌音律的抑扬顿挫之美,熟读背诵之。  

教学重点:  

深入诗歌意境,领会诗歌主旨,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感知抑扬顿挫的律诗中所沉淀的深沉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语(整体把握诗歌发展的脉络,引入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犹如滔滔江水流过《诗经》,流过《离骚》,流过“建安风骨”,流过草原牧民与采莲姑娘的歌谣,流入最辉煌的盛唐。曾几何时,妖童媛女们歌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启了现实主义诗歌的神圣殿堂。千年之后,又有一位诗人引燃了这种情怀,他曾高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他曾高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曾高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板书:杜甫    其人 (杜甫图片)  

以王维的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出杜甫登高的背景——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关于登高,王维是在异乡想像着故乡的兄弟们在登高时就唯独缺少了自己,因而倍感思念家中的亲人。 

  那么,今天,我们同样要提到登高这样一种习俗,但却是另外一位诗人的一篇佳作,题目就叫……登高

板书:登高    其诗(出示幻灯片)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请同学朗读诗歌,互相品评,抓住诗眼,明确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感伤  

2.指导朗读:读出凄凉的心境---宜慢,读出抑扬顿挫之美---节奏感。  

3.齐读诗歌 (配乐)  

三.知人论世,揣摩情感  

(出示幻灯片)  

1.引用杜甫不同时期的诗歌串联诗人的人生经历(少年杜甫--青年杜甫--晚年杜甫)  

板书:其人 其诗  

2.知人论诗,回归文本,结合诗中原句品味杜甫的情感。(羁旅乡愁,老病孤愁,功业未成)  

(出示幻灯片)  

3.结合课后习题,引用宋代罗大经诗评,加深诗歌的理解  

4.结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阐释杜甫的忧国忧民的仁者情怀——诗圣美名传  

5.学生诵读诗歌,体会杜甫诗歌抑郁孤独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  

四.反复吟咏,品味意境  

1.自由诵读前两联,寻找杜甫登高后的所见所闻(出示幻灯片)  

2.请同学用散文化的诗句描摹画面,要求有点情意,有点诗意,有点创意。  

3.学生齐读前两联,思考问题——作者描写景色运用的表现方法(写景角度,色彩)  

4.归纳景色描写的特征---苍凉,一切景语皆情语。  

5借用诗评家胡应麟的评论课堂小结  

五.活动:熟读诗歌背诵之  

六.作业: (出示幻灯片)  

           

         比较杜甫《登高》与《江畔独步寻花》,体会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板书 :                            

                      

                                      杜甫       《登高》      

                                 

                                      其人           其诗         

  

                                                其情  

文档

《 登高》教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登高》这首诗选自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二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唐代诗歌的学习。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繁荣时期,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当然,它自然成为中国诗苑的奇葩。引领学生去领悟诗歌,进入诗歌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种种微妙的情感变化,领略不同作者的创作风格,不仅是一次自我修养的提升过程,也是对传统文明的最好诠释。杜甫诗歌自有其独特之处,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身世之谜,而且更是因为他的忧国忧民的人格魅力。经过一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基本上对诗歌鉴赏中的一些要素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