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背景
城市总体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重要依据。《衡阳县县城总体规划调整(2006-2020》自2005年修改,2006年经省批准实施.。自批准以来,现行总规对城市建设、招商引资、整体环境的打造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拓展城市骨架、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衡阳县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上层规划变化的需求。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速度加快,中西部地区面临着新一轮的工业发展契机。同时,、省提出“四化两型”、“中部崛起”、环长株潭城市群协同发展战略,《湖南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出台。同时许多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工,及新城乡规划法对于统筹城乡的需要上版总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重新修改以指导衡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2、06版总规的主要内容
2.1 城市性质
衡阳市域次中心,衡阳市加工制造业基地,衡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三水环城的宜居城市。
2.2 城市规模
2010年人口规模为12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1.5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22万,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22平方公里。
2.3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
充满活力的创业之城、创新求变的文化之城、功能卓越的宜居之城。
2.4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规划确定向东、向北为主要发展方向,并适时、适度的向南拓展。
2.5城市空间结构
规划以蒸水河为主轴,沿两岸干道南北延伸,形成新老两个中心城区,由生态绿带分割,整个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带两轴两区四组团”。
2.6 城市交通网络
城市主干道由“一横、两纵、三环”组成,结合滨江路等次干道,对城市支路进行加密,形成主次分明、功能明确、快慢有别、人车分流符合现代化城市功能与环境要求的城市道路系统。
2.7 城市景观
县城总体绿地系统结构为“三廊,一带”。构筑“山、水、田、城’’城市形象特色。充分利用县城自然条件,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以蒸水河绿化景观和山体绿脉联系整个城区。
3 三家参赛单位对06版总体实施评价及总结
3.1南京大学城市设计研究院评价结果
现行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在国家、省、市多项的保障推进下,经济发展超过了规划预期目标,总体来说,2006版衡阳县城市总体规划对推进衡阳的城市化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但是在现行总体规划取得了一些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空间拓展较慢,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带动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公用服务设施的快速建设,规划近期目标中所确定的各类设施建设完成情况较差;工业用地沿315省道快速扩展,并未完全集中在规划工业用地内建设,其布局已经超出现行总规的建设用地范围。在面对当前区域宏观发展背景的改变和自身发展情况的变化方面,现行总规方案本身已显示出较大程度的不适应。
3.2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评价结果
06总规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新《城乡规划法》提出的行业发展要求,也难以适应现阶段衡阳县经济、空间。社会和环境发展的要求与趋势。
(1)难以适应《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划定禁止、、适宜建设区域,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确定强制性内容等要求。
(2)难以适应空间增长的需求,需要考虑3+5城市群、衡阳西南云大经济圈战略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空间结构和布局。
(3)难以适应3+5城市群区域重点城镇的规模发展要求,难以适应衡阳县城对接市区融城发展的规模发展要求,必须重新评价发展趋势,调整到更为合理的发展规模,从区域层面更好的安排人口和用地增长空间。
(4)难以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必须重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对城乡进行全覆盖,提高对城区外围地区的规划控制,引导开房建设活动,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县。
(5) 难以适应资源环境约束的现实,必须重视生态和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强化对重点生态空间的保护,确保城市生态安全。
3.3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院对06版实施构建了评价体系实行绩效量化评分的方法。衡阳县现行总体规划实施目标绩效最终量化评分结果来看,衡阳县只有41.8分。在选取的18个评分指标中,有8个指标的偏差度为负值,表明衡阳县目前的城市建设已超过规划预期,上版总规已不能引导衡阳县的城市发展。
3.4 总结
三家参赛单位都对06版总规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对06版总体的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评价。其中三家参赛单位对06版总体规划实施6年来对衡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进行了积极的评价。但是三家参赛单位也异口同声的提出了现行衡阳县城总体规划已经不能适应衡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及时进行修改。
4 县城总体规划修改的建议
4.1南京院建议
(1)新版规划要体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
(2)立足现实,准确定位城市性质
衡阳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极具活力的新型工业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文明宜居中等城市为总体目标,重点打造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制造业基地。所以新一轮总体规划要站在更高的网角度对城市进行合理定性,并确定适合未来发展形式的战略目标。
(3)调整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
随着衡邵高速、潭衡西高速的建成以及规划中的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及规划将对衡阳县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城市发展方向和形态,现行的功能和空间布局不能完全反映和满足未来发展趋势,因此需要进行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改工作。
(4)调整工业发展模式
目前衡阳县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中期加速推进的时期,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在不断优化,城市化和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根据十二五规划实施工业强县不动摇。由此衡阳县如何以科学发展为导向,坚持内生增长与外向提升型发展战略,通过承接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地方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步完善和优化产业结构,构造区域产业链,都需要在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具体化
(5)加快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水资源是衡阳县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应积极采取推进县域内水库的建设,调整工农业和城镇用水结构等合理措施,加强水资源的利用,这些都需要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分析论证。
(6)保障城市公共设施和绿地项目的落实
近几年衡阳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且部分公共实施距离规划确定的目标差距较大。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建设明显滞后,与国家标准差距较大,未来的总体规划实施中,应当严格按照规划控制公共开敞空间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城市支撑体系设施和绿地项目的规划建设,加强 衡阳县城宜居城市的环境建设。4.2长沙市规划设计院建议
新的总规应注意以下几条
(1)响应国家,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2)落实城乡规划法,统筹城乡空间发展
(3)新的规划应该对接上位规划,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4)审视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带来的机遇
4.3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议
(1)创新规划编制的组织方式
规划的编制应当坚持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开门编制规划,创新规划编制的组织方式。
(2)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保障总体规划的实施
(3) 衡阳县总体规划编制需要修改的主要内容
a: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根据湖南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及《环长株潭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结合衡阳县实际出发,从经济发展、资源条件、城镇特征等方面,对区域城镇化水平进行合理预测,提出科学的城镇发展战略,理顺市域城镇体系中的等级结构、规模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b:科学划定规划区范围
结合经济开发区的开房建设,结合周边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要求,科学划定规划区范围,合理确定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用地布局,提出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原则、方法、配套城市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C:合理预测城市规模
对未来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态势,合理的确定人口规模和用地发展目标及指标。
D: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
结合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态势,优化产业布局,尤其是经济开发区产业用地布局,优化城市用地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E:完善城市基础与公共服务体系
F;完善各类住房
根据有关要求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要求,总规修改过程中应考虑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同时协调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的建设并积极研究社区改造。
G:加快“两型社会”建设研究,推进“两型城市”建设
H: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I:加大资源保护,加强空间管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J: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修改
拟经行的规划修改涉及到强制性内容的调整,城市规划区及城市用地规模需要进行修改,因此各相应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保护都需要进行相应修改。
4.4总结
综上三家设计结构对我县县城总体规划修改都提出了
(1)衔接上位规划。
(2)体现城乡统筹一体化战略
(3)体现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建设两型城市以及积极融入衡阳“西南云大”都市圈的发展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