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为提高授课效果,对药剂学课程中“纳米乳”进行了教学设计,通过说教材、说学情分析、说学法、说教法及说教学过程等多方面对该章节进行了说课设计,阐述了说课教学研究形式在药剂学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药剂学 说课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a)-0122-01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发展需要,说课作为一种简便实用的教学技能展示和教学交流研讨方式,在各层次师资评价中被越来越多采用[1]。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2~3]。青年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的思路,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效果。笔者将《药剂学》教学中的“纳米乳说课设计”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药剂学》课程纳米乳章节的说课设计具体如下所述。
1 说教材
1.1 教材分析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3]。这门课程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我国执业药师考试的必考科目。纳米乳章节在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规划教材《药剂学》(第7版,主编崔福德)的第十八章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第三节纳米乳与亚微乳。教学内容包括“纳米乳概念、组成、形成理论、处方设计与制备及影响纳米乳形成的因素”等内容。
1.2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章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纳米乳的概念、组成、形成理论、处方设计及制备方法,熟悉影响纳米乳形成的因素。在学习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掌握学习药剂学的方法,提高学习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等综合能力。在情感价值方面:要求学生体验纳米乳的制备方法;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药剂工作的兴趣。
1.3 教学难点和重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纳米乳的概念、组成及处方设计。教学难点是纳米乳的形成理论。
2 学情分析
药剂学的授课对象通常为药学及相关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已学习了药学相关的大部分课程,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和文献查阅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针对于本节课内容,学生已经学过普通乳剂,掌握了乳剂的基本概念、组成等与纳米乳相关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做过乳剂的实验,但是对纳米及纳米制剂的相关概念等还比较陌生,因此理解纳米乳的形成理论,与普通乳剂的区别还有一定的困难。
3 说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条件等情况,为实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相结合。具体方法包括:创设情境法,即将生活中大家熟悉的现象与纳米乳相联系,并引入课堂,结合学科前沿知识,使学生带着兴趣和新奇开始纳米乳的学习;讲解点拨法,即通过教师对重点难点的讲解点拨,同时配以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等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揭开纳米乳的神秘面纱;实例操作法,即通过课堂小实验及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做到理论学习到实验学习的成功过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进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 说学法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其已有的知识基础,更多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及分析讨论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药剂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学生耳听、眼看、脑想、手动等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最终通过“比较式”学习,使学习内容互有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5 说教学过程
5.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通过让学生讨论《蝙蝠侠》电影中飞檐走壁的片段,探讨其真实性与可行性;同时将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片文章介绍给大家,引出美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用纳米材料研制出一种仿生壁虎脚,它们既能在垂直的表面上轻松吸附重物,也能从不同角度轻松取下,实现了现实生活中的飞檐走壁,向学生展示纳米技术的发展水平,使学生能够对纳米技术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并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把纳米技术引入药剂学中,启发学生思考纳米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和教学目标。
5.2 引导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领悟方法
利用课堂小实验,学生自己参与演示普通乳剂与纳米乳的外观区别,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比如通过课堂实验,有的学生会提出纳米乳为什么看上去是淡蓝色的透明溶液呢,而普通乳剂是不透明的?其他学生可以根据预习的内容及已经学习的乳剂基础,解说乳剂的组成及粒径分布导致其出现淡蓝色乳光的原因。从而使学生短时间内就很好地理解了纳米乳的概念、组成。本节的学习难点是纳米乳的形成理论。我们采用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与视频,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的表面活性剂的相关知识,通过降低表面张力现象,分析、推理出纳米乳中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在纳米乳中的作用,启发学生归纳出纳米乳的形成理论。并通过向学生介绍先进的origin绘图软件,使其学会绘制相图,便于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纳米乳的处方设计,同时也增进了学习兴趣。通过纳米乳制备的实验视频,使学生对纳米乳的制备方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样的教学过程,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学习,从原有的知识中整理出新知识,更容易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
5.3 激辩升华,知识拓展,总结巩固
在对纳米乳的主要内容学习完成之后,顺势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如针对于纳米乳的特点,其不稳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应该如何评价纳米乳的质量呢?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得出结论,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与拓展。同时教师利用板书简明扼要地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重点、难点进行强调。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梳理归纳知识点,完成相应习题联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学生学到什么、学生是否会学、学生是否会用”为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作出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蕾,王希娟.“4w+e”的说课模式[j].教学与管理,2011(9):130-132.
[2] 姜小军.高校教师说课技巧刍议[j].教育与职业,2012(3):176-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