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从APP软件个人信息的泄露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02:43
文档

从APP软件个人信息的泄露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从APP软件个人信息的泄露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作者:***来源:《祖国》2019年第11期        摘要:随着科技和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完善,对个人信息的处理和保护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个人隐私造成一定的威胁。面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缺失带来的诸多问题,本文通过APP软件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以及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进行探讨,最终提出可实施性的对策
推荐度:
导读从APP软件个人信息的泄露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作者:***来源:《祖国》2019年第11期        摘要:随着科技和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完善,对个人信息的处理和保护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个人隐私造成一定的威胁。面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缺失带来的诸多问题,本文通过APP软件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以及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进行探讨,最终提出可实施性的对策
从APP软件个人信息的泄露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作者:***

来源:《祖国》2019年第11期

        摘要:随着科技和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完善,对个人信息的处理和保护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个人隐私造成一定的威胁。面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缺失带来的诸多问题,本文通过APP软件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以及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进行探讨,最终提出可实施性的对策。

        关键词:APP泄露事件; ;人信息保护; ;法律保护

         近年来,手机中的应用程序(外语缩写:App) 的广泛使用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APP过度采集使用者的个人信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根据调查结果显示,APP需要获取权限的种类繁多复杂,例如获取个人位置信息、访问联系人和相册等权限。这无疑是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暴露给了不法分子,增加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个人信息泄露之后常见的问题主要是诈骗短信、诈骗电话、推销电话、收到垃圾信息等。为了有效地解决个人信息泄露后引出的一系列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从2019年1月起到12月,全国范围内开展对APP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专项治理。

         一、个人信息的概述

         个人信息即公民个人信息,是指通过电子或者其他途径记录,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等来反映描述公民的身份的各种信息,其中还包括公民的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和工作单位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在我们使用电子产品的同时,会留下相关的历史记录和浏览记录等,这些数据的一部分会被上传到网络公共区域,还有一部分会被公司所利用,这些信息通过处理成为数据,这些数据被用于商业运营,以更个性化、更便捷的方式来服务使用者。每个公民都会不同程度的使用电子产品,全球数亿人都会在这些电子产品中留下数据,这些数据中的价值会不断地被人挖掘,同时这些大量数据也会被不法分子所看中,有些不法分子为了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会选择侵犯他人隐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会严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同时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造成威胁[1]。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挑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已经出台了《网络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但相比于国外而言,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区关于个人信息的立法相对完善,这些地区专门针对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等发布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个人隐私法律保护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个人信息保》(草案),其中針对个人信息保在特定行业的适用范围、信息主体权利、跨境信息交流问题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如何切实有效的实践,尚缺乏成套的实施明细[2]。

         (二)监督不足

         当前网络运营商和使用者越来越多,部门在管理中因为相关概念不清、规章制度缺乏,以及未设立的信息管理部门专门进行监督管理工作,导致各部门无法明确职责所在,办事效率低下[3]。部门面对新的社会现象,没有与时俱进,没有更好的利用广大群众和互联网。再加之监督人员少,没办法做到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这也是监督和管理的漏洞所在。

         我国至今还没设立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机构,组织机构不完善不专业、职业划分不明朗将成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执行的障碍。例如:网络借款平台通过用户提交的个人信息、网络通讯记录、网上消费记录、银行卡消费记录、贷款记录等十几项信息进行比对、筛选,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审查,可以筛选出信用程度不同的用户。这就是网上借款平台可以做到放心的、无担保、无抵押借款的原因。这种方式将会使借款时间大幅度的减少,为借款用户提供了更快捷更方便的服务。但是很多不法分子恰好利用了这一点,将从不法渠道收集的个人信息用于网上借款,从而造成了很多不良事件。

         (三)公民自身保护意识不强

         当前人们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保持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个人信息的泄露不会对自身有太大影响。例如:随意点进一个网站,都需要填写个人资料,甚至会详细到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但公民并没有意识到这 侵犯了个人信息安全。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缺乏,肆意泄露他人信息,造成了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一旦个人信息泄露便会影响到日常生活,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公民的个人信息进行不法商业活动, 机关会顺着个人信息来找到公民,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正因为公民缺乏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即使正当权益受到威胁时,也可能会 选择视而不见,不会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个人信息保护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个人信息保律体系是一个涉及多方面,需要综合各个部门法的综合体系。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方面,在做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也要促进经济发展,衡量两者间的利益关系,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保障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使网络使用者对网络从不信任到信任,也要在一定限度内避免抑制网络事业的发展,有效制订最妥当、最完整、适用于我国国情与未来网络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规则。

         加快《个人信息保》的制订,使得公民的个人信息得到全面的、切实际的保护,为个人信息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法律法规,同时也为个人信息提供保障。然后要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加大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为了提高法律的精准性、系统性,应当区分不同社会群体、不同信息类别、不同影响程度等制订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以便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精准度和精细度[4]。当然,对于个人信息保护仅仅凭借一条法律修正案是远远不够的,无法解决个人信息保护的所有问题。

         同时,在个人信息保的确立和即将出台,保护个人隐私的基本准则确立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要加强自律和企业内部管理,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网络安全秩序要求,增强互联网企业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将法规和自律有效的结合,一个适合国情、适合经济发展、相对完善和完整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就不再遥远。

        (二)加强部门监督

         針对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保护,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现状,建立专门的个人信息机构,有利于更好的管理和监督。比如:加拿大、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都设立专门网络隐私的保护机构。加强道德规范和管理力度,对非法泄露和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的个人和企业都要加强处罚力度。部门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使用者在浏览网页时提醒使用者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保障使用者的个人利益不受侵犯。随着法律的不断推进,部门要加强联动能力,提高对个人信息泄露行为的认知能力,以事实为依据在个人信息保护中发挥行政作用,做到严格执法和违法必究。

         (三)提高公民的保护意识

         提高自身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是当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个人的防范意识提高,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部门可以通过教育指导、公开演讲等途径来宣传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以便于人们更加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提高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保障公民的更多的权益不会被侵犯。在使用网络时,公民应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对自己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受到个人信息泄露之后带来的负面影响[5]。

         公民自己要对个人信息安全负责任,提高自身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部门和机构的保护才会更有效。我国公民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缺乏,对个人信息保护没有主动参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正在起步阶段,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提高绝不是一蹴而就。这需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从电视宣传片、电台广播、杂志报刊中,让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深入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例如:可以将公民对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公共出行工具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方法与个人信用联系起来,对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不正当使用、损害公共设施、破坏公共资源的行为给予惩治。

         四、结语

         APP个人信息的泄露提醒人们要重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网络的发达既有利也有弊,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但也会被不法分子看成商机,成为骗取金钱的工具。个人信息保护是网络安全的一大重点,不仅面临立法、执法上的种种困难,也存在人民依法意识薄弱的问题。提高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部门的执法力度将对公民的个人信息有切实际、有效的保护。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需要、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正视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魏星语.浅谈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9,(01):245-246.

        [2]尉蓝.浅析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法律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9,(01):247-248.

        [3]周莹.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1):76-77.

        [4]程鹏.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137-138.

        [5]周辉.数字化境域下的个人信息保护[N].学习时报,2019-01-18(003).

        (作者单位:乐山外国语学校)

文档

从APP软件个人信息的泄露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从APP软件个人信息的泄露谈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作者:***来源:《祖国》2019年第11期        摘要:随着科技和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完善,对个人信息的处理和保护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个人隐私造成一定的威胁。面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缺失带来的诸多问题,本文通过APP软件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以及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进行探讨,最终提出可实施性的对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