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个人与社会
【提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所探讨的。作为公民,我们每个人既是个人存在也是社会存在。它们有时因为混淆责任关系而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和社会秩序的紊乱,使得每个公民生活在不停息的生存危机之中。在我总结的来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个人利益以社会利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等方面。
【关键词】个人与社会 利益 价值 道德 影响力
一、关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问题
⒈盲目追求个人利益必将损害到社会的集体利益
正如培根所言:蚂蚁对其本身来说是精明的,然而它对生活的果园却是有害的。自私的人就像是蚂蚁,危害的却是他人和社会。我们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存在不可为一己之私利而有负于他人。若果一个人真像培根所描述的,为了弄熟自己的几颗鸡蛋而少了别人的房子,这是在是可笑之极。不过这在当今社会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也很可笑的出现了类似现象。据相关媒体报导,三鹿奶粉的问题原因是只是有些奶农在收购环节时,为了能让掺水的奶粉通过蛋白质含量检测而添加三聚氰胺。如此做的目的不过是多谋取利益,而然那些无辜的宝宝牵扯进来,让他们的弱小生命受到莫大的威胁。一个“利”字让人蒙蔽了双眼。我们不得不沉思,但社会利益因个人利益而搜到无可挽回的损失时,我们的个人智慧都跑到哪去了呢?
我们不得不佩服当今某些商家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做出的某写伟大“试验”。馒头可以像衣服一样“变装”,对于以后是否有可能出现红色馒头我们也许可以拭目以待。火锅料料理可谓真正实现了低碳经济,再一次又一次的循环使用中,它获得了令同伴刮目相看的“新生”。当你的舌头还在感受辣椒和麻辣的刺激时,你是否也感受到了它们的生命力之强盛。当你津津有味的嚼着珠奶茶的黑色珍珠时,你是否感受打到塑化剂摇身一变的“神奇魔力”这些无一不与一个“利”字扯上关系。这是一种极端的自私主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用个人利益埋葬社会的集体利益是一件多么可笑而又愚昧的事。
在个人利益与社会的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只有以社会利益为重才不失为一个真正明智的选择。
⒉在社会以及国家的集体利益之前,应该及时舍弃个人利益。
倘若一个国家的领袖维护一己私利,他也许不仅代表了个人意志,跟体现了它的人民的共同利益。但若这种自私自利的现象落在一个普通的身上,那就毫无疑问是件坏事
。试想如果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时,一个不顾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危,挪用全国人民捐献给灾区人民的救灾资金,使得当地的人们因此而延误了生命的拯救时间,那是多么可悲可恨的事。只有一个廉洁正直并见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才能拯救社会机体的利益,因为他懂得舍弃自己的一己私利。
王伟,中美撞机事件英勇牺牲的一个英雄。他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一起震惊世界事件的主角,并成为亿万人民学习的榜样。2002年的4月1日,他驾驶歼-8飞机到南海上空巡视美国侦察机,这只不过是他多次执行过的一次例行任务。在他看来这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但他也没想到这是他面临人生中最后一次也许也是他这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选择。但对当时的整个中国而言,这不仅是王伟一个人的事,这关系到中国与美国的利益纠纷。当两个飞机相撞时,王伟履行了他作为一个军人的职责。但他在同美国这个强敌的对抗中殉职的。他是在舍弃了个人利益中维护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因此他的事迹就有了非凡的意义。
以大局为重,在国家和社会的集体利益面前做出让步是光荣的选择。
⒊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是对立统一的
首先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具有统一性,它们是一致的,统一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并相互转化。这种利益的转化其实就为实现社会公平创造了可能性。公共利益作为一种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分离出来,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主体的总代表,只是抽象的人格主体,并不能够真正消化公共利益,最终需将其分配给社会成员享用。因此公共利益最终将转化为给个人利益。这样一个人从个人利益到社会公共利益,再由社会公共利益到个人利益的得周期,其实现则是社会公平的实现,从而为社会和谐创造了条件。
同时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是相互依赖的。个人利益的维护和发展有赖于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发展。倘若今天我们处在上世纪那个纷乱的年代,战争频繁,主权丧失,国家的安全利益也处于极度的脆弱中,又何谈个人的生命安全问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