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 课 题 | 第12章 数据在我们周围 | 课时分配 | 本课(章节)需 5 课时 本 节 课 为 第 2 课时 第2课时为习题课 | ||||
| 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直方图(1) | |||||||
| 教学目标 | 1.理解频数与频率的实际意义 2.能根据需要合理分组并填写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 ||||||
| 重 点 | 合理分组并填写频数分布表 | ||||||
| 难 点 | 能根据需要合理分组并填写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 ||||||
| 教学方法 | 讲练结合、探索交流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具 | 投影仪 |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
| 情景设置 数学实验室:为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学校举办“环保节”,要求每班选出1名“环保小卫士”,选举办法如下: (1)民主提名候选人,全班同学举手表决,得票数较多得前3名为正式候选人; (2)再同一发放得白纸(选票)上,各自写上你认为应当选的1名候选人名字; (3)将选票投入票箱; (4)由全班推选的3位同学分别唱票、监票和记录统计; (5)根据统计结果,得票最多得同学当选为“环保小卫士”。 候选人 | 唱票记录 | 得票数 | 得票率 | ||||
课堂讨论:
1.选举“环保小卫士”用的是哪种调查方法?调查的对象是谁?
2.每位候选人得票的频数指的是什么?
3.每位候选人得票得频率指的是什么?
4.你认为通过选举“环保小卫士”与指定某同学为“环保小卫士”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好?
课堂练习:完成课本169页练一练 (5分钟时间)
阅读课本170页
七年级学生身高在什么范围内?整体分布情况如何?
首先,抽样测量某中学七年级50名同学的身高,结果如下
(单位:cm)
150 148 159 156 157 163 156 1 156 159
169 163 170 162 163 1 155 162 153 155
160 165 160 161 166 159 161 157 155 167
162 165 159 147 163 172 156 165 157 1
152 156 153 1 165 162 167 151 161 162
教师讲解如何分组,如何确定组距,如何“划记”。把上述数据分别“划记”到相应的组中,统计每组中相应数据出现的频数,如下表:
| 身高分组 | 频数划记 | 频数 |
| 146.5-149.5 | 2 | |
| 149.5-152.5 | 3 | |
| 152.5-155.5 | 5 | |
| 155.5-158.5 | 8 | |
| 158.5-161.5 | 9 | |
| 161.5-1.5 | 13 | |
| 1.5-167.5 | 7 | |
| 167.5-170.5 | 2 | |
| 170.5-173.5 | 1 | |
| 合计 | 50 |
频数分布直方图直观地给出了样本中学生身高处于各个组内的人数,由此可估计该年级学生身高的整体分布状况。
为了更好地刻画数据的总体规律,我们将每个小长方形上面一条边的中点顺次用折线连接起来,就得到频数分布折线图。
完成课本173页的做一做和想一想以及练一练(如果当堂不能完成,另外安排一节习题课)
小结:
| 教师总结如何分组、确定组间距、列表,如何根据列表制图,制图的意义。 | 学生全方 位参与选 举过程和 统计过程 学生思考、讨论 举手回答 完成练习 思考、 讨论、 分组、 划记、 填表 制图 画折线 | ||||||
| 作业 | A组:课本173页习题13.2练习2、4。 B组:习题1,3,5和172页练一练由习题课解决 | ||||||
| 板 书 设 计 | |||||||
| 复习 例1 板演 …… …… …… …… …… …… …… 例2 …… | |||||||
| 教 学 后 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