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届文科1、2班适用)
一、单项选择(30*2.5=75分)
1、阿奎那创立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目的是( )
A论证神学的合理性 B宣扬王权高于教权
C论证教权高于王权 D确立王权的神圣地位
2、近代西方民主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B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封建统治的强化 D启蒙思想家的动员
3、在西方,最早明确提出天赋的民主思想家是( )
A托马斯·阿奎那 B斯宾诺莎
C洛克 D卢梭
4、明清之际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等进步思想家,大力抨击君主,这从本质上反映( )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C新的经济成分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
D资产阶级对民主的发展要求
5、“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上述言论出自(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康有为 D严复
6、与西方的“三权分立”相比,孙中山的“五权”方案增加了( )
立法权 考试权 司法权 行政权 监察权
A B C D
7、16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的直接目的是( )
A阻止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B国王的权力
C扩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 D废除君主制
8、《宣言》宣传“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这段话最能说明
战争是( )
A民族战争 B资产阶级
C反殖民主义斗争 D小国的反抗斗争
9、《宣言》作为法国大的重要文献,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
A人生而自由平等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主权在民 D君权神授
10、在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权力交接仪式,这说明英王( )
A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可以替代内阁和首相 D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11、在英、法两国民主势力与封建势力斗争的过程中,旧王朝都曾经复辟,但最终都失败了,这说明( )
A的进程曲折反复 B发展资本主义是历史的潮流
C当时的资本主义势力强于封建势力
D旧的统治者能认清形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12、与英国本土相比,北美殖民地更适合民主发展的因素是( )
A18世纪中期爆发了资产阶级
B没有经过封建社会,继承了17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化传统
C1781年组成了邦联
D 1787年9月通过了1787年草案
13、标志着以美国代议制为特征的共和形式在美国得以确立的是( )
A《邦联条例》颁布 B《宣言》发表
C1787年通过 D《权利法案》开始生效
14、1787年规定的美国政治制度基本原则包括( )
天赋 人民主权 三权分立 联邦制 法治
A B C D
1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确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们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6、“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
A清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成功重在宣传 D洪秀全不注重斗争策略
17、英国资产阶级爆发前,反对国王统治的阵地在( )
A议会 B 三级会议 C教会 D会议
18、英国资产阶级爆发的导火线是( )
A查理一世上台执政 B长期议会的召开
C苏格兰人们 D《权利书》的通过
19、19世纪后期,英美政治民主扩大的主要方式有( )
社会改革 民主运动 社会立法 捣毁机器
A B C D
20、通过推行改革使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21、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主要表现在( )
国家无和议会 天皇的权力大大加强
形成了新政治权贵专权的局面 广大人民得到许多权利
A B C D
22、《大日本帝国》的蓝本属于下列(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3、工人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 B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C资产阶级统治残暴 D无产阶级经济状况恶化
24、英国早期工人斗争的形式主要有( )
武装 罢工
A B C D
25、《工会法》的故乡在(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中国
26、第一国际成立的指导思想是( )
A马克思主义 B无主义 C机会主义 D右倾投降主义
27、巴黎的一幢建筑物上写有这样一段话:“……这些人曾经为一个更为公正的社会斗争过,并且拒绝向敌人投降。”这段话是为了纪念( )
A法国二战烈士 B法国大英雄
C巴黎公社社员 D 1848年烈士
28、统治的主要表现包括( )
一党专政 特务统治 领袖制 “文化围剿”
A B C D
29、下列对抗战时期根据地建立的“三三制”政权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政权
B几个阶级联合对汉奸、反动派专政的政权
C巩固统一战线,反击浪潮的重大举措
D抗战时期坚持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30、下列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师夷长技以自强③主以中学,辅以西学④创立合众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2010-201-2基础部中期考试历史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二、材料解析(25分)
31、阅读美国《宣言》起草人杰斐逊的以下言论:
材料一:在美国,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马隆《杰斐逊及其时代》
材料二: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
——彼得森《杰斐逊作品选》
材料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
——梅奥《杰斐逊自述》
材料四:(杰斐逊在连任两届总统期满时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能够有更多的先例,就会形成一种惯例,从而使那些妄想延长任期的人无计可施。
——邓博尔《杰斐逊政治著作选》
请回答:上述言论反映了哪些重要观点?(8分)
32、材料一:我们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州人,故要民族;不愿君主一个,故要政治;不愿少数富人,故要社
会。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到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清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赔款外债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按期如数摊还。
三、所有各国之既得权利,亦一体保护。《中国同盟会方略·对外宣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为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4分)
2材料2的主观目的是什么?(3分)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4分)
③依据材料1、2分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或三大有哪些局限性?(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