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易错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题(含答...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02:19
文档

(易错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题(含答...

一、选择题1.(0分)[ID:133350]下列应用、对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2H2O2=2H2O+O2分解反应B.用天然气做饭:CH4+2O2CO2+2H2O氧化反应C.用稀盐酸洗去试管中残留的铜:Cu+2HCl=CuCl2+H2↑置换反应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4P+5O22P2O5化合反应2.(0分)[ID:133343]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氧气、水、过氧化氢都是含有氧元素的氧化物B.转
推荐度:
导读一、选择题1.(0分)[ID:133350]下列应用、对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2H2O2=2H2O+O2分解反应B.用天然气做饭:CH4+2O2CO2+2H2O氧化反应C.用稀盐酸洗去试管中残留的铜:Cu+2HCl=CuCl2+H2↑置换反应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4P+5O22P2O5化合反应2.(0分)[ID:133343]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氧气、水、过氧化氢都是含有氧元素的氧化物B.转
一、选择题

1.(0分)[ID:133350]下列应用、对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2H2O2=2H2O+O2     分解反应

B.用天然气做饭:CH4+2O2CO2+2H2O    氧化反应

C.用稀盐酸洗去试管中残留的铜:Cu+2HCl=CuCl2+H2↑    置换反应

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4P+5O22P2O5     化合反应

2.(0分)[ID:133343]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元素观:氧气、水、过氧化氢都是含有氧元素的氧化物

B.转化观: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属铁

C.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D.变化观: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氯化氢

3.(0分)[ID:133335]芯片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之一。制造芯片的高纯硅可以用下述方法制取(反应条件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③均为置换反应

B.SiCl4中Si的化合价为+4

C.Si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

D.碳和氢气是反应中的还原剂

4.(0分)[ID:133314]下表中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解释
A活性炭净水活性发疏松多孔,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B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无明显现象铜比铝活泼
D25m3的氧气可以转入0.024m3的钢瓶中

氧气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A.A .B .C .D

5.(0分)[ID:133303]将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两种金属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 H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表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

B.乙表示的反应硫酸一定有剩余

C.若有一种金属剩余,剩余的一定是锌粉

D.两种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在减少

6.(0分)[ID:133302]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其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到过量,如图正确的是

A. .

C. .

7.(0分)[ID:13328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铜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物质的用途完全由其性质决定,与其它因素无关 .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8.(0分)[ID:133267]对比实验是重要的探究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可探究燃烧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温度是否要达到着火点

B.甲实验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接触氧气

C.乙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水都有关系

D.乙实验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

9.(0分)[ID:133265]如图所示,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2Fe+3CO2

B.b处发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D.尾气用燃着的酒精灯将其点燃,或备用气球收集起来

10.(0分)[ID:133263]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事实的是( )

A.将锈铁钉放入足量稀硫酸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B.将湿润的石蕊纸花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小花由紫色变为红色

C.将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着的硫取出来,火焰由蓝紫色变为淡蓝色

D.将铜棒插入稀硫酸铝溶液中,铜棒表面立即由紫红色变为光亮的银白色

11.(0分)[ID:133256]“归纳法”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是小亮对有关铁知识的归纳,错误的一项是(     )

A.钢是纯净物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

D.高温下,用CO还原铁的氧化物可以得到铁

12.(0分)[ID:133280]向铜、银和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液中只含有镁和锌

D.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和镁

二、填空题

13.(0分)[ID:133444]黑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金代铜坐龙,出土于哈尔滨市阿城区。铜龙为黄铜铸造而成,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请回答问题:

(1)用黄铜铸造铜坐龙而不用纯铜,主要是因为黄铜比纯铜_____(填字母)。

A硬度大 熔点高 密度大

(2)冶炼铜的方法有“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火法冶炼可以获得纯度高达99.9%的铜,反应原理之一是:硫化亚铜(Cu2S)与氧气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铜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空气污染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_____。

(3)铁制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锈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回收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还可以______。

14.(0分)[ID:13344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图片。试回答下列问题:

(1)所标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生成溴和银,玻璃颜色变深,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起___________作用。

(3)结合镜片材料从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光学树脂的变迁过程,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______。

15.(0分)[ID:133436](1)2018年11月28日,由“中国船舶”制造的40万吨智能超大型矿砂船“明远”号在上海命名交付,标志着中国智能船舶全面迈入新时代。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船体使用了大量钢材,钢中含碳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铁中含碳量;船体表面涂了红色防护漆,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

②船舱内用铜丝线连接LED灯,主要是利用铜的_________性。

③制造船舶所需的大量钢铁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冶炼而得。写出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在这一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________。

(2)某些不法商贩以铜锌合金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据你所学知识,可以用_______(填一种试剂)来检验某一黄金饰品的真假。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投入到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 滤渣中一定有Ag、Cu             B 滤渣的组成可能为Ag、Cu、Fe

C 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D 滤液中一定有Fe(NO3)2

16.(0分)[ID:133404]向Al(NO3)3、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17.(0分)[ID:133397]2018年12月8日,搭载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动机在焊接时需要使用氩弧焊。氩弧焊(如图)是在氩气保护下,通过在钨电极与焊件间产生的高压电弧放热,熔化焊丝或焊件的一种焊接技术。

①金属钨作电极是利用了金属钨的导电性和________;用氩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

②如果在没有保护气的情况下焊接金属,可能导致焊接不牢,原因是________。

(2)“长征三号乙”的第一、二子级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做推进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4H2O+2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2。

(3)“长征三号乙”的第三子级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实验室可采用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在与直流电源________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但目前应用并不广泛的原因是________(答一条即可)。

(4)“嫦娥四号”光伏发电板的主要构成材料是硅,单质硅由石英固体(SiO2)和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18.(0分)[ID:133395]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请用镁、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红磷这六种物质进行填空:

(1)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_____;

(2)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时燃烧后产生大量白烟的物质是_____;

(3)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

(4)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作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是_____;

(5)一种有刺激性气味且对大气形成污染的气体是_____;

(6)可用于医疗急救和切割金属的是_____。

19.(0分)[ID:133375]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填字母)。

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银溶液中

(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1000 t含Fe2O3 8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6%的生铁的质量是 _____t。(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0分)[ID:133368]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______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合反应,共有_________种生成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0分)[ID:133545]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通过喇叭形纸筒将二氧化碳向烧杯倾倒,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实验Ⅱ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图。

①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

②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右侧导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Ⅲ中,将干净的铁钉分别放入A、B、C三支试管中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通过对比实验A、B,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这一结论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

22.(0分)[ID:133509]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铁的金属活动性。

(1)若要证明Fe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X溶液可选用______,其现象为______

(2)若X溶液为少量硫酸铜溶液,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待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放入金属R,现察到R表面有黑色固体析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Fe、Cu、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______。

23.(0分)[ID:133492]古时所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五金”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

(2)锡制品在泉州具有悠久的历史。锡箔的打制是利用了锡的______性。

(3)铁保存不当容易生锈,铁锈蚀是因为铁跟______等物质作用的结果。自行车链条采用_______的方法来防止生锈。

(4)《淮南万毕术》一书中描述了“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某同学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检验滤渣成分时,发现其中有铁粉,该同学的实验方法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中含有铁粉
根据上述结论,滤液中的溶质______(填“有”“没有”或“可能有”)硫酸铜。

(5)某工业废水中含有银(AgNO3),加入适量的铁屑进行置换反应以回收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4.(0分)[ID:133490]课外小组的同学从某工厂收集到一些混有少量小铁片的细小铜片。

(1)为了除去混合物中的铁,同学们预想出三种方法:方法一:用磁铁吸引。该方法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方法。方法二:用稀硫酸。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方法三:用硫酸铜溶液。请写出该方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种比较铁和铜活动性顺序的方法(简要叙述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分)[ID:133488](1)铁锅做炊具主要是利用了铁的_____性,请你写出一个厨房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_____。

(2)波尔多液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杀菌剂,它是由硫酸铜、石灰加水配置而成,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为什么不能用铁质容器配置波尔多液,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常温时,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6.(0分)[ID:133454]请分析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

序号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质量相同的硫粉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铁粉与铁片分别与15%的稀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锌粉和铁粉分别与5%的稀盐酸反应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1)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①说明影响物质间反应的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实验②和③说明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D

2.A

3.C

4.C

5.B

6.C

7.D

8.C

9.A

10.D

11.A

12.C

二、填空题

13.A-2→+4氧气和水保护环境【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3)根据铁锈蚀的原理铁锈的成分以及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来分析

14.Cu分解催化化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5.小于隔绝氧气和水(或隔绝空气和水)导电性3CO+Fe2O32Fe+3CO2铁(或Fe)稀盐酸(或稀硫酸白米醋氧气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等合理答案)BCD

16.ZnAg

17.熔点高很不活泼金属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CO负极制取成本高SiO2+2C=Si+2CO↑【解析】【分析】活泼金属和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石英固体(SiO2)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水电

18.稀有气体红磷镁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气【解析】

19.C①④MgCl2CuFe5833

20.不属于2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25.

26.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化学方程式错误,不符合题意;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是甲烷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之后,则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原理(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解析:A

A、氧化物是化合物,氧气是单质,A错误。

B、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B正确。

C、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C正确。

D、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氯化氢,D正确。

故选:A。

3.C

解析:C

A、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反应①为二氧化硅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硅,反应③为四氯化硅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硅,故均为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SiCl4中氯元素化合价是-1,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1)×4=0,得=+4,Si的化合价为+4,不符合题意;

C、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4,反应中不容易得失电子,符合题意;

D、碳、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常用作还原剂,且碳和氢气在反应中得到氧,是反应中的还原剂,不符合题意。故选C。

4.C

解析:C

A、活性炭净水是因为活性碳结构疏松多孔,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除掉水中的色素、异味等杂质,选项正确;

B、蜡烛燃烧是石蜡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选项正确;

C、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无明显现象,可能是铝丝表面有金属氧化物等阻碍反应进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铝比铜活泼,选项错误;

D、25m3的氧气可以转入0.024m3的钢瓶中,氧气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所以气体的体积减小,选项正确。

故选C。

5.B

解析:B

A、锌比铁活泼,故乙表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曲线,故错误;

B、将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两种金属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铁粉需要的稀硫酸多,故与锌反应的稀硫酸有过剩,故正确;

C、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等质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需要锌的质量大,故剩余的金属是铁,故错误;

D、两种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中减少了氢元素的质量,分别增加了铁元素和锌元素的质量,故溶液的质量都增加,故错误;故选B。

6.C

解析:C

向等质量的金属中加入酸,由于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消耗等质量的酸生成等质量的氢气,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过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多, 故选C。

【点睛】

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像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7.D

解析:D

【分析】

A、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是青铜;

B、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物质的用途不完全由其性质决定,与其它因素有关;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

A、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是青铜,故A选项错误;

B、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故B选项错误;

C、物质的用途不完全由其性质决定,与其它因素有关,故C选项错误;

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C

解析:C

A、甲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烧对比可知,薄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无法探究温度是否要达到着火点,故不符合题意;

B、甲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燃烧对比可知,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不符合题意;

C、①和②对比可探究氧气对锈蚀的影响;①和③对比可探究水对锈蚀的影响,故正确;

D、②中铁钉只和水接触,①中铁钉和氧气以及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②中铁钉没有锈蚀,而①中铁钉锈蚀,通过①②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钉与氧气接触,故错误。

故选C

9.A

解析:A

【分析】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A不正确;     

B、 a处生成二氧化碳,进入b处发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正确;

C、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故C正确;

D、一氧化碳能燃烧,尾气用燃着的酒精灯将其点燃,或备用气球收集起来,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一氧化碳易燃烧,可以用点燃是方法将一氧化碳除去。

10.D

解析:D

A、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离子溶液是黄色的,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故A正确;

B、将湿润的石蕊纸花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和石蕊纸花里面的水反应生成碳酸,酸能使石蕊变化,则小花由紫色变为红色,故B正确;

C、将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着的硫取出来,硫在氧气中火焰为蓝紫色,在空气中火焰为淡蓝色,则火焰由蓝紫色变为淡蓝色,故C正确;

D、铜的活动性比铝弱,将铜棒插入稀硫酸铝溶液中,铜棒和硫酸铝溶液不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D。

11.A

解析:A

【解析】

A、钢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正确;

C、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正确;

D、高温下,用CO还原铁的氧化物可以得到铁。正确。

故选:A。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向铜、银和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锌会先与银反应,再与铜反应,锌不会与镁反应。

A、若滤液为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铜,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故A不正确;

B、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中一定不含银,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故B不正确;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所以加入的锌是过量的,银、铜完全反应,所以滤液中只含有镁和锌,故C正确;

D、锌和银反应溶液质量减少,锌和铜反应,溶液质量增加,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滤渣中一定不含镁,可能含有锌,故D不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

13.A-2→+4氧气和水保护环境【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3)根据铁锈蚀的原理铁锈的成分以及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来分析

解析:A 氧气和水  保护环境    

【分析】

(1)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3)根据铁锈蚀的原理、铁锈的成分以及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来分析。

(1)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即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的硬度,所以用黄铜铸造铜坐龙而不用纯铜;故填:A;

(2)硫化亚铜()与氧气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铜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硫化亚铜()中,铜元素显+1价,所以其中硫元素显-2价,在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所以其中硫元素显+4价;故填: ;-2→+4;

(3)铁制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回收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还可以保护环境;故填:氧气和水; ;保护环境。

14.Cu分解催化化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解析:C分解 催化 化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图中所标物质,塑料脚套是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玻璃镜片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钛合金镜腿是合金(不属于金属单质)制成的,铜螺丝是铜单质制成的,故含有的金属单质是铜,化学式是:Cu。

(2)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生成溴和银,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氧化铜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氧化铜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3)随着化学不断的发展,镜片使用的材料从过去的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现在的光学树脂,这充分说明化学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5.小于隔绝氧气和水(或隔绝空气和水)导电性3CO+Fe2O32Fe+3CO2铁(或Fe)稀盐酸(或稀硫酸白米醋氧气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等合理答案)BCD

解析:小于 隔绝氧气和水(或隔绝空气和水) 导电性 3CO+Fe2O32Fe+3CO2 铁(或Fe) 稀盐酸(或稀硫酸、白米醋、氧气、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等合理答案) BCD    

(1)①钢的含碳量为0.03% ~2%,生铁的含碳量为2%~4.3%,因此钢的含碳量小于生铁的含碳量,船体表面涂漆可以使船体表面的钢材隔绝氧气(或空气)和水,防止其生锈;

②船舱内用铜丝线连接LED灯,主要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③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化学方程式为;在这一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铁元素,从+3价,降为0价。

(2)黄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能与氧气、酸、碱、盐等物质反应,而假黄金中的锌能与酸、盐发生化学反应。常用稀盐酸或稀硫酸能与锌发生反应生成氢气的方法进行鉴别;也可利用灼烧,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黑色)进行鉴别。也可以利用金属活动性,活泼金属能把不活泼金属从盐溶液中转化出来,选择银,硫酸铜等,如有金属被置换出来,则是假黄金。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Fe>(H)>Cu>Ag可知,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投入到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铁粉先与银反应生成亚铁和银,银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的铁粉再与铜反应。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

A、银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有Ag,铜不一定参与反应,滤渣中不一定有Cu,选项错误;

B、根据“远距离先反应”的原则可知,铁优先与AgNO3反应,然后与Cu(NO3)2反应,因此不能判断铜是否与铁粉发生反应,因此只能确定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当铁粉与银完全反应后,铁粉有剩余时,会继续与Cu(NO3)2发生反应,直到Cu(NO3)2反应完全后,铁粉仍有剩余时,此时滤渣中含有Ag Cu、Fe,选项正确;

C、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证明反应得到的滤液中一定没有银,选项正确;

D、铁粉先与银反应生成亚铁和银,无论铁粉多少,一定会有亚铁生成。正确。

故选BCD。

16.ZnAg

解析:Zn 、Ag

Zn、Al、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l>Zn>Ag,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向Al(NO3)3、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粉只能与AgNO3溶液反应,Zn+2AgNO3=2Ag+Zn(NO3)2,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由于银不与稀盐酸反应,锌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锌粉有剩余,故滤渣中一定含有剩余的Zn和生成的Ag。

17.熔点高很不活泼金属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CO负极制取成本高SiO2+2C=Si+2CO↑【解析】【分析】活泼金属和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石英固体(SiO2)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水电

解析:熔点高 很不活泼 金属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CO 负极 制取成本高 SiO2+2C=Si+2CO↑    

【解析】

【分析】

活泼金属和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石英固体(SiO2)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1) ①金属钨作电极是利用了金属钨的导电性和熔点高;用氩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②如果在没有保护气的情况下焊接金属,可能导致焊接不牢,原因是金属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4H2O+2X,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反应后有6个氮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X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则X的化学式是CO2。

(3)实验室可采用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在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但目前应用并不广泛的原因是制取成本高。

(4)“嫦娥四号”光伏发电板的主要构成材料是硅,单质硅由石英固体(SiO2)和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点睛】

能做保护气,说明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同。

18.稀有气体红磷镁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气【解析】

解析:稀有气体 红磷 镁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氧气    

【解析】

(1)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稀有气体;

(2)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时燃烧后产生大量白烟的物质是红磷;

(3)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镁;

(4)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且作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是二氧化碳;

(5)一种有刺激性气味且对大气形成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6)氧气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气焊、气割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

19.C①④MgCl2CuFe5833

解析:C ①④ MgCl2 Cu、Fe 583.3    

试题分析:铝导线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实验的设计常常是“两金夹一液”或者“两液夹一金”的原则,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镁,因为镁的活动性最强;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有铁或者铁和镁,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和铁,而可能有镁,因为铜的活动性最弱,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 96%的生铁的质量是Xt

Fe2O3 +3CO 高温 2Fe+3CO2 

160           112

1000 t*80%    96%X 

列比例式得:160:1000 t*80%=112:96%X 解得X=583.3t.

考点:金属的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0.不属于2

解析:不属于    2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是硫化氢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反应的方程式是:,由此可知:(1)该反应的从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共有二氧化硫和水两种化合物;

(2)该反应的发现方程式为:。

三、解答题

21.

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点燃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 试管B中铁钉生锈,试管C中铁钉无明显现象    

(1).通过喇叭形纸筒将二氧化碳向烧杯倾倒,可观察到下面蜡烛先熄灭,过一会上面蜡烛再熄灭,故答案为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2).由蜡烛熄灭的顺序下面先熄灭,上面后熄灭,可知密度比空气大,蜡烛熄灭可知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纯可能会发生爆炸,装置内除氧化铁外还有空气,故答案为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 。

(5). 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所以尾气必须处理,故答案为点燃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6).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A、B试管中变量是氧气,A中现象是不生锈,B中现象是生锈,故答案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

(7). 对比实验B、C,其中变量是水,故答案为试管B中铁钉生锈,试管C中铁钉无明显现象。

【点睛】

二氧化碳性质、一氧化碳性质、铁生锈条件

22.

盐酸(或稀硫酸) 铁片表面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成浅绿色 4+Fe═FeSO4+>Fe>Cu(或Cu<Fe<R)    

(1)若要证明Fe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X溶液可选用盐酸(或稀硫酸);其现象为铁片表面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成浅绿色;

(2)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待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放入金属R,观察到R表面有黑色固体析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Fe、Cu、R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R>Fe>Cu(或Cu<Fe<R)。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越靠前,反应的速率越快,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3.

金(或Au) 延展 氧气和水(或者潮湿的空气) 涂油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 有气泡生成(或用磁铁与滤渣接触,有粉末被吸起) 没有 3=2Ag+Fe(NO3)2    

【分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五金”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金;

(2)锡制品在泉州具有悠久的历史,锡箔的打制是利用了锡的延展性;

(3)铁保存不当容易生锈,铁锈蚀是因为铁跟水、氧气等物质作用的结果。自行车链条采用涂油的方法来防止生锈;

(4)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铁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氢气;

根据上述结论,滤液中的溶质没有硫酸铜,这是因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滤渣中含有铁,说明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

(5)铁和银反应生成亚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2Ag+Fe(NO3)2。

【点睛】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4.

物理 2SO4=FeSO4+H2↑4=FeSO4+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的表面有红色生成,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或其它合理答案)    

【分析】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方法一:用磁铁吸引。该方法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方法;

方法二:用稀硫酸,因为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方法三:用硫酸铜溶液,利用了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方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2)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法:①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②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铁和硫酸反应,说明铁在氢前,铜和硫酸不反应,说明铜在氢后,证明铁在铜前,即铁的活动性比铜的强。

25.

导热 保持铁锅表面洁净、干燥 4+Fe Cu +FeSO4 置换 在常温下,铝与氧气能发生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起保护作用    

(1)铁锅做炊具主要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厨房中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保持铁锅表面洁净、干燥;

(2)不能用铁质容器配置波尔多液,是因为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Cu+FeSO4 ,该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常温时,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在常温下,铝与氧气能发生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起保护作用。

26.

S+O2SO2  反应物的浓度(或氧气的浓度、氧气的含量)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或金属的颗粒大小或酸与金属的接触面积)金属的活动顺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①的反应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是S+O2SO2;

(2) 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氧气的浓度不同,由实验①说明影响物质间反应的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或氧气的浓度、氧气的含量);铁粉与铁片主要区别是金属颗粒大小不同,锌粉和铁粉主要不同是金属的活动顺序不同,锌比铁活泼,实验②和③说明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分别是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或金属的颗粒大小或酸与金属的接触面积)、金属的活动顺序。

点睛: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反应物的性质、反应的浓度、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温度、是不使用催化剂等。

文档

(易错题)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检测题(含答...

一、选择题1.(0分)[ID:133350]下列应用、对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2H2O2=2H2O+O2分解反应B.用天然气做饭:CH4+2O2CO2+2H2O氧化反应C.用稀盐酸洗去试管中残留的铜:Cu+2HCl=CuCl2+H2↑置换反应D.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4P+5O22P2O5化合反应2.(0分)[ID:133343]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氧气、水、过氧化氢都是含有氧元素的氧化物B.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