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参与++我奉献(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03:04
文档

我参与++我奉献(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我参与我奉献》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懂得友善待人,帮助身边弱势群体的同时还要懂得尊重被帮助的人。2.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3.明白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每一个的努力,树立平等待人,关爱他人,尊重帮助他人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导入(4分钟)(一)展示学习目标(二)视频导入1.导语:我们每天走在干净的街道,方便快捷的交通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这时,我们不能忘记一群默默付出的
推荐度:
导读《我参与我奉献》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懂得友善待人,帮助身边弱势群体的同时还要懂得尊重被帮助的人。2.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3.明白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每一个的努力,树立平等待人,关爱他人,尊重帮助他人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导入(4分钟)(一)展示学习目标(二)视频导入1.导语:我们每天走在干净的街道,方便快捷的交通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这时,我们不能忘记一群默默付出的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友善待人,帮助身边弱势群体的同时还要懂得尊重被帮助的人。

2.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

3.明白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每一个的努力,树立平等待人,关爱他人,尊重帮助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程导入(4分钟)

(一)展示学习目标

(二)视频导入

1.导语:我们每天走在干净的街道,方便快捷的交通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这时,我们不能忘记一群默默付出的人,让同学们来看一段视频。

2.展示问题:找一找在这段视频中,你找到了哪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3.追问: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加了社会的温度。”你怎么看?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依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感受。

明确本节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

播放视频,视频中呈现的企业、个人对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及交警同志的关爱,让学生观看、感受、思考,导入新课。

小结揭题:环卫工人,公交车司机,出租车司机及交警同志都在为我们的城市交通流畅而默默的奉献着,他们都是为我们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普通劳动者。人与人之是的相互关爱使得生活更加温暖幸福!

探究新知

(一)畅所欲言(3分钟)

1.展示图片:

2.思考问题:社会上还有很多个人和团体在用各种方式关心那些为人们默默付出的群体,参考图片,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情?

(二)活动一:情境分析(4分钟)

1.展示问题:请你说一说,在下列情境中,我们可以怎样做。

2.展示情境:

与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时。

同学遇到难题向我请教。

遇到捡废品的老人费力地推车上坡。

遇到下水井盖损坏,行人有掉落的危险时。

3.追问: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怎么做?为身边的人提供关爱和帮助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享身边友善关爱的事例。

结合老师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本环节把开篇视频内空继续延伸,引导学生知道生活中哪些友善关爱的事例。从而让学生知道,友善关爱就在我们身边的。

通过平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处理态度,引导学生知道人与人相处需要平待相待。愿意帮助身边需要关爱的人。

总结升华: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就是友善。举手之劳,就可以让陌生人感受到温暖,传递友善可以让人间充满温情!

(三)真知灼见(6分钟)

1.展示要求:仔细观看以上视频,回答视频中的问题。

2.展示视频:视频《怎么做才好》。

3.展示问题:

(1)如果你是明明妈妈,你会给外卖员差评吗?

(2)如果你是外卖员,你觉得怎么做才好呢?

4.说一说:

(1)展示视频:《一碗青菜面》

(2)展示问题:在这段小视频中,老奶奶和店老板分别是怎样对待别人的?你有什么感受?

(3)教师点拨:很多时候,生活就是一种体谅和理解。懂得理解和尊重别人,也是一个人教养的最大体现。同时,采取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友善,才是带给人最舒服的做法。

看视频,思考视频中的问题并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通过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件,把课堂内容融入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学会相互理解。

通过一段暖心的视频,引导学生理解在表达自己的友善的同时,要选择恰当,令人舒服的做法。

总结升华:相互帮助、关爱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之上,则更显其高尚。尊重和关爱都是相互的。

(四)想一想(4分钟)

1.展示视频:《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出院后直奔护士站献血》。

2.展示问题:看了这段视频,对你有什么启发?

(五)七嘴八舌(4分钟)

1.导语:视频《新冠患者康复后要求献血》“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展示问题: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抗疫行动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说一说,你为抗疫做了些什么?

(六)活动三:故事品读会(5分钟)

1.展示故事:那年我十一岁,从学校回家的路上下起了大雨。我只好暂躲在一家小店的屋檐下,祈祷雨快停下。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姑娘,进来避雨吧,外面挺凉的,我觉得这雨还得下一会。”这一声把我吓了一跳,我没有理他。雨好像诚心和我作对似的,越下越大,竟不想停了,眼看天就要黑了,再不到家就……“姑娘,给你这个,回家吧。”我回头一看,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拿着雨衣,笑着说。我迟疑了一下,不肯拿,他说“我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也是下雨天,她忘带了雨衣。碰到了一个好心人,给了她一件雨衣,但没有办法再还给他了。你有困难,我也会像他一样,帮助更多的人,穿上雨衣快回家吧。”说着,他递给我雨衣。我感动的接下了,穿上雨衣奔到了家里,雨停了,天也黑了。

    过几天,当我去还雨衣时,见店搬迁了,不知是何原因。现在,那件雨衣依然在家中,而我为了感恩,也一直在帮助遇到困难的人,相信他们在遇到困难时也一定像我一样急需帮助吧。当他们感谢我时,我会摇摇头说:“去帮助更多的人吧。”

2.思考:

(1)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说说你曾经接受过的帮助,你打算如何继续传递爱心?

2.展示感悟:懂得感恩是友善待人的表现,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心怀善意的人,不仅让我们感到温暖,还会让这种温暖通过每一个善良的人传递下去,懂得感恩就是要懂得帮助更多的人。

学生观看视频。学生观看视频后谈自己的感想。

学生思考问题并反思。

读故事并思考谈感受。

通过观看视频,感受人要懂得感恩的道理。

教育学生每个人在疫情面前都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通过《一件雨衣》的故事,进一步感受,人人都应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去回应别人的帮助。

总结升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理解,懂得感恩都是友善待人的表现,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心怀善意的人,不仅让我们感到温暖,还会让这种温暖通过每一个善良的人传递下去。

(七)真知灼见(6分钟)

1.展示视频:《让座公益广告》。

2.阅读:视频中需要被让座的人有哪些共同之处?你有让座的经历吗?说说你让座的理由。

3.展示预设:弱势群体需要关爱;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肩负应尽的责任,多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

4.展示法律条款:

5.展示问题:这些法律规定中有哪些共同之处?看看社会中还有哪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

6.相关链接:展示国家关爱。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

学习法律条款并找出共同点,思考问题。

学生观看图片并思考。

通过让座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引导学生知道弱势群体需要关爱。

帮助学生了解法律。

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并发现问题,进一步知晓弱势群体需要关爱,每个人都受到国家的关爱。

通过展示国家的一些举措,引导学生懂得我们每个人都受到国家的关爱,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恩之情。

总结: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非常关爱的。真正善良的人,是愿意放弃自己应该得到的,而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和事。多为他人着想,比自己享受更感到幸福!互相关爱、理解、尊重,是友善的基础,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待人之道!在生活中,我们要友善相待,做到心中有他人,并学会感恩。让友善传递,生活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四、课堂练习:(3分钟)

(一)选择题

1. 回家的路上,有人摔伤,我们可以(ABC)

A.跑回家找家人帮忙;   

B请路口执勤的叔叔帮忙;  

C.自己主动帮忙,把他扶起来。

2. 看到地上有垃圾,我可以(A)

A.主动拾起,扔到垃圾箱里;  

B.置之不理,绕道走;

C.把垃圾踢到旁边。

3. 遇邻居手提重物,需要打开单元门,按电梯楼层号时,我可以(BC)

A.少管闲事,不予理睬; 

B.主动问他去几层,并帮他按下电钮;

C.主动帮助邻居提重物。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学以致用,及时巩固。

(二)判断

1. 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所以不可能平等对待。(×)

2. 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

3. 关爱弱势群体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我们青少年无关。(×)

(三)简答题

说一说,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五、课堂小结(1分钟)

六、拓展空间

请你搜集身边或者新闻报道过的友善待人的人物,做个友善人物清单,并在下节课与同学分享你的搜集结果。

文档

我参与++我奉献(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我参与我奉献》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懂得友善待人,帮助身边弱势群体的同时还要懂得尊重被帮助的人。2.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3.明白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每一个的努力,树立平等待人,关爱他人,尊重帮助他人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承担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程导入(4分钟)(一)展示学习目标(二)视频导入1.导语:我们每天走在干净的街道,方便快捷的交通带给我们愉悦的心情。这时,我们不能忘记一群默默付出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