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