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PL3---2014
生产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
第 A 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4年月日发布 2014年月日实施
工艺作业指导书目录
总2页第1页
序号编号标题修订状态页码1Q/PL3-01自动制管作业指导书0 2Q/PL3-02五吨行吊吊装作业指导书0 3Q/PL3-03灭火器筒身剪切下料作业指导书0
4Q/PL3-04灭火器上下封头冲压成形作业指
导书0
5Q/PL3-05灭火器底座冲压成形作业指导书0 6Q/PL3-06灭火器底座冲孔作业指导书0 7Q/PL3-07灭火器底座切边轧筋作业指导书0 8Q/PL3-08灭火器底座打码作业指导书0 9Q/PL3-09灭火器底座钻孔作业指导书0
10Q/PL3-10灭火器筒身焊接定位缺口冲压作
业指导书0
11Q/PL3-11灭火器筒身卷圆作业指导书0 12Q/PL3-12灭火器筒身直焊作业指导书0 13Q/PL3-13灭火器筒身收口作业指导书0 14Q/PL3-14灭火器环焊作业指导书0 15Q/PL3-15灭火器补焊作业指导书0 16Q/PL3-16灭火器水压检验作业指导书0 17Q/PL3-17灭火器气密性检验作业指导书0 18Q/PL3-18灭火器底座装配作业指导书0 19Q/PL3-19灭火器机械除锈作业指导书0 20Q/PL3-20灭火器表面喷涂作业指导书0 21Q/PL3-21灭火器组装作业指导书0 22Q/PL3-22灭火器浸水检验作业指导书0
23Q/PL3-23灭火器气压稳定性检验作业指导
书0
24Q/PL3-24灭火器包装作业指导书0 25Q/PL3-25灭火器装卸作业指导书0
26Q/PL3-26推车式灭火器车架加工作业指导
书0
27Q/PL3-27推车式灭火器组装作业指导书0 28Q/PL3-28推车式灭火器检验作业指导书0
29Q/PL3-29推车式灭火器成品包装作业指导
书0
30Q/PL3-30切割机切割作业指导书0 31Q/PL3-31砂轮机磨削作业指导书0 32Q/PL3-32台钻钻孔作业指导书0 33Q/PL3-33普通电焊、气割作业指导书0 3Q/PL3-34物料运输、堆码作业指导书0 35Q/PL3-35钳工作业指导书0 36Q/PL3-36电工作业指导书0
37Q/PL3-37水基型灭火器灌装、组装作业指
导书0
38Q/PL3-38
自动制管生产线作业指导书
Q/PL3-01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3、4型手提式灭火器筒体自动制管生产线的作业指导。
2.使用设备:
自动制管机、焊机、无屑切管机组成的成套生产线。
3.检测器具:
0-500游标卡尺
4.使用材料:
厚1.20mm、宽404.8mm钢带
5.作业程序
5.1 作业准备
5.1.1 设备检查
5.1.1.1 空载检查行吊是否能前后、左右、上下正常运转。
5.1.1.2 将制管、切管设备启动空载运行,检查电、气管路和设备是否运转正常,有无不正常动作和异常音响。发现问题及时排除。严禁带病运转。
5.1.1.3 对设备中应润滑的部位应加注润滑油,检查切管刀片是否应该更换,进刀是否合适。
5.1.1.4 设定切管机切割工件的长度。
5.1.2 备料
5.1.2.1 将整件卷材用五吨行吊移至吊装工位,用电动葫芦将其吊起安放在开平机料架主轴适当位置上,并安装两侧固定架,顶紧中心固定块,使钢圈不致晃动,又能灵活转动。在吊装过程中,注意不使钢带两侧受损。同时注意钢带方向,钢带从上部抽出开平为正确,反之错误。
5.1.3 清理作业现场
5.1.3.1 将行吊钩升高至2m以上,并移至非制管线上方位置。
5.1.3.2 将所有工具、材料、杂物撤离工作区域,保证工作区域整洁、干净,不妨碍行走。
5.2 装机调试
5.2.1 去除钢卷包装,剪断去除钢卷包装钢带。
5.2.2 将电机调速旋钮调到最低档后开机,并将钢带一端从上部抽出,对准挤管模进口处的导引模中,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压力,使钢板产生纵向弧状形变,并逐渐对后面的模具进行调整,使钢板纵向形变逐渐扩大,最终成圆筒状。
5.2.3 检查成形后的钢管是否符合焊接要求,焊接处两侧既无间隙又不重叠为最佳焊接工况。如达不到最佳焊接工况要求,可采取调整模具压力、调整电机转速,或调整电机转动方向,使主机反转进行重复旋压。遇有紧急情况,可按动急停按钮,停止作业。
5.3 试焊
5.3.1 打开氩气瓶阀门,调至合适的气压,启动循环冷却水泵,调整焊位置、角度,使钨极对准焊缝并锁死。
5.3.2 将试焊电流初调至220A左右,同时启动“调速电机开关”、“焊机开关”、“引弧开关”,焊接作业即开始,根据焊缝情况,适当调整电流、电压和焊位置,以求达到不虚焊、不漏焊、不击穿、焊缝平直的最佳焊接效果。如发现问题或更换焊丝时,必须按下停止按钮,停止制管。
5.4 试割
5.4.1 制管开始前,安装调好切割刀片,并根据管子直径和工件长度调好行程开关和夹紧装置。
5.4.2 接通气源,开启气阀。
5.4.3 焊好的管子行进到切割位置,触动控制开关,夹紧装置夹紧管子,切割开始。在整个切割过程中,切割机随移动的管子同步移动,直至切割完成。此时,夹紧装置松开,切割机自动退回重复进行切割过程。
5.4.4. 当挤管、焊接、切割三道工序能协调动作时,即可进行制管作业。
6. 停机
6.1 当需要上料、更换焊丝和氩气以及发现设备异常或发现工件质量有问题时,必须停机检查,找出原因,及时排除,不得带病运转。
6.2 每天作业完成,必须关闭水、电、气开关阀门,清扫现场。
6.3 生产的工件,必须撤离工作现场,堆放到指定位置,或转运到下道工序,不合格品另行堆放,做好标识。
7. 设备维护和安全生产
7.1 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工作时间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对设备运转和产品质量实行不间断的监控。
7.2 坚持开机前加油润滑、关机后清扫现场的设备维护这一基本要求,保证设备技术状况良好和整洁有序的操作现场。
7.3 设备运转时,不可用手触摸工件,检查焊缝情况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或面罩,以防灼伤眼睛。
7.4 材料上架时,吊装动作要轻缓、平稳,避免与设备产生碰撞,对设备和材料造成损伤。
7.5 吊装作业结束,将电动葫芦移至安全位置,不要滞留在制管线和操作区域的上方,吊钩必须升高至2m以上。
7.6 吊装物品重量不得超过吊装设备额定重量的90%,即5×0.9=4.5吨,同时,吊装物品不得在空中长时间悬停。
五吨行吊吊装作业指导书
Q/PL3-02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五吨行吊吊装作业的指导。
2.操作指南。
2.1.在吊装作业前,对吊装进行空载试运转,分别进行向前、向后、上升、下降各种作业状况的实际操作,发现异常,查找原因,及时排除,认无异常时方可进行重载吊装作业。
2.2.吊装重物时,根据不同吊装物品的外形、材质等不同状况,选用不同的吊具:钢卷用专用吊钩,易损品用吊带,硬质重物用钢丝绳。绑吊装物品时,如物品本身无钩挂处的,必须根据物品重心,合理确定捆扎部位,以保证起吊后保持平衡。一般情况呈三角形,如图:
2.3.吊装物品时,动作要平稳、轻缓,先试吊到合适高度,观察物品离地面后是否保持平衡、捆扎是否牢固,当需要移位时,在离地不超过一米时停止上升,进行移位作业。吊装长形物品时,可在一端栓上细绳,以控制物品晃动。当吊装物晃动幅度大时,可暂停动作,待其停止晃动时作业,直至工作完成。
3.安全操作和设备保养规程。
吊装前要确认吊装物品的重量不超过行吊额定吨位的90%,即
5x0.9=4.5吨。
3.2.吊装作业时动作要平稳、轻缓,尽量减少吊装物的晃动。
3.3.不可将重物长时间吊离地面、停留在高空处。
3.4.作业结束时,将电动葫芦移至导轨棵一端,并将吊钩升至二米以上,以免操作人员行走时碰头。
3.5.每次作业完成,清除作业现场,保持作业现场整洁、有序。
3.6.物品堆放要整齐、稳当,下层放大件,上层放小件,码放整齐,不得超高。圆形物品落地后塞上三角形物品(如角铁),防止滚动。
3.7.定期检查电动葫芦导轮有否破损,固定螺母是否松动、油面是
否正常、吊具是否有断裂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