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摘要:绘画风格是作品整体呈现出来的面貌特征,也是艺术家
努力要实现的艺术目标,然而风格的形成是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的,是需要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的。首先需要一个意志坚定的,不轻易受外界其他因素特别是功利因素影响的艺术家的努力追求;其次绘画风格形成还要受到来自艺术创作主体即艺术家的发展变化的影响,艺术家在追求艺术风格的过程中有必要认识这些影响因素,从而更主动地去控制自己绘画作品的风格及其变化。
关键词:风格;艺术观念;创作;社会因素;艺术流派
风格是指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是一个从整体及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中把握作品总体倾向的艺术学范畴。“风格”,它虽然与作品的形式与内容都有关系,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使形式与内容以特定方式统一起来的一种核心力量。我们必须超越形式与内容以及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而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和理解作品风格的含义。当然,为了具体把握绘画作品的风格,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对其进行确定,比如说,从文化学的角度把握绘画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从艺术学的角度把握艺术家的个人风格,以及一定的地域和群体的艺术家们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类型等。同时,也可以从创作、接收等角度来看风格的功能和作用。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由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家是艺术作品创作的主体,它主宰着艺术品的面貌,艺术家个人的诸多因素都会在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影响着作品的发展,尤其是其思想情感,个性品格,审美修养等,直接影响到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下与成败。艺术家个体的因素是艺术作品风格形成过程中最活跃,最富于变化,印象最深刻方面,就画家来说,他有他的色调,或鲜明或暗淡;他有他特别喜爱的典型,或高尚或通俗;他有他的姿态,他的构图,他的制作方法,他的用油厚薄,他的写实方式,他的色彩等等。如果一个艺术家在艺术上是成熟的,这实际上就是说他已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当然,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形成是一个艰难而又困苦的过程,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
首先,由于艺术家在艺术品创作中处于主导作用,其创作思路及创作方法的性是不容侵犯的,从对题材对象的选择,考察,取舍,提炼,到初步的艺术构整理加工,到具体的描绘,制作和最后的整体处理,艺术家完全以符合自身思维逻辑的观点,态度和倾向控制着具体某件作品产生的全过程。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对作品作出调整,使得最终的作品的面貌符合个人审美标准。而这种符合个人审美标准的作品也是打上了艺术家个人思想认识的烙印,是其个人风格的体现。一个没有鲜明和坚定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意志的人是不能创造出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
就艺术家的创作来说,其艺术表现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艺术家自身的艺术观念,审美情趣,对画面构成,意象都会随时发生变化,所以其艺术风格也在不同时期发生着变化。艺术家对社会,对世界,对人性对某种观念的个人理解的物化表现,其表现形式也会随时发生变化,这就是创作主体发生变化,创作客体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几乎所有的优秀的艺术家在不断地艺术创作中,表现技法由稚嫩到成熟再到老辣,这是一个不断磨练的过程,其作品在其能力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面貌。在艺术发展史上,很多艺术家在其青年,中年以及老年都有不同的作品,抛开其艺术观念的演变,单就艺术功力和表现技法都会形成或影响到其个人风格;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艺术家的观念,态度,文化,情感以及精神状态的变化影响下的风格流变,这是一个比较深刻和复杂的问题,应当说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先来分析主观方面,人与人对世界对事物以及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是有差异的,艺术家也不外乎其中,所以在生活的过程中,艺术家个人会逐渐的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情感观念以及对外部世界的看法,或激烈或柔和,或粗旷或细腻,或常态或变态,而这些因素都会深刻的影响到艺术作品的面貌。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在其一生的作品中经历了不同的色调时期,其绘画风格由写实到变形再到立体主义的变化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后期印象主义大师凡高的艺术主要受到其强烈情感变化的影响所以才显得如此的与众不同;表现主义的蒙克,超写实主义的达利对世界变态或者病态的认识使的其作品也打上了这方面的深深烙印。所以也可以这么说,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就是他全部人格的体现。
影响到艺术家的客观原因,实际上也是影响风格变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从宏观来看那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倾向,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传统的态度也会对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的形成起到的作用。这个方面对艺术家及其风格的影响是长期而深刻的。没有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那么来自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都会改变人的思想观念,要么顺从要么反叛,但都是围绕着这个主线来展开的。其次就是时代风格,地域风格和民族风格。人类是会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而这些因素必然对艺术家及其作品产生影响;从艺术发展史来看,人类的艺术经历了原始形态,奴隶制形态,中世纪封建形态,意大利文艺复兴,资产阶级的人文艺术等等,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作品都因有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而脉络清晰,无论是原始的生殖崇拜艺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哥特式建筑,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还是安格尔的油画《泉》都无一不体现了当时时代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宗教,科技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创作这些作品的艺术家都是其时代的佼佼者,然而还是不能摆脱时代的而超然于世外,所以他们的作品中首先显现出来的是时代特色,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风格。社会因素实际上是通过一种无意识的方式对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施加影响的。特定的时期,地域,民族条件下艺术家在创作中并不能自觉的意识到他在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只不过是根据流传下来的习俗,惯例和规范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他也不能意识到自然环境,文化风俗对其作品风格的形成有什么作用,其艺术创作完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由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影响,所以才会出现既顺应着历史发展潮流的,又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
由于主客观两方面的深刻影响,才形成艺术家个人风格,然而在艺术史上往往存在很多艺术家,其作品呈现出某些相似的特征,形成所谓的流派,或者流派意义上的风格,这实际上还是由于艺术家主观和社会性客观因素影响下的产物。决定流派风格特征的因素虽说是多方面的,但其主导因素必须是明确的,比如印象派的绘画,最为主要的因素就是对光与色的追求,由此出发才带来了一系列的其他变化,使其作品在选材,构图,表现方法等方面都与以前的美术流派,比如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拉开了距离。
确立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基本原则就是差异,艺术家个人风格,艺术流派的风格是否成熟,是否具有艺术学上的价值,不仅要考察作品的深度与广度,而且还应从艺术传统中已有的风格之间的差异程度与独创性来衡量。
任何一个艺术家,在其的艺术创作活动中都必须明确,那就是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与才智去创造全新的艺术作品,形成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风格,努力成为人类艺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的一个环节,承上启下,为艺术发展的多元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艺术与错觉—图形再现的心理学研究》[英].E.H.贡布里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3]《艺术哲学》.丹纳.安徽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令晓君,现任教于陇东学院美术系,讲师,1997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
探析绘画风格的形成
令晓君 (陇东学院美术系 甘肃庆阳 740000)
理论研究·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