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医院肌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03:53
文档

医院肌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医院肌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1.疼痛(1)预防措施。①正确选择注射部位。②掌握无痛注射技术。③按规定配制药液。④轮换注射部位。(2)通常不用处理。2.局部硬结(1)预防措施。①对体质较差、局部循环不良者,注射后可行局部热敷,或用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局部外敷,以利药物吸收。②注射难于溶解的药物,应充分振荡摇匀,使药物完全溶解后,再行注射。③注射难于吸收的药物、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给肥胖病人注射时,应作深部肌肉注射。④长期注射的病人,应有计划的轮换注射部位。(2)处理规范。①硫酸镁湿热敷。②马铃薯
推荐度:
导读医院肌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1.疼痛(1)预防措施。①正确选择注射部位。②掌握无痛注射技术。③按规定配制药液。④轮换注射部位。(2)通常不用处理。2.局部硬结(1)预防措施。①对体质较差、局部循环不良者,注射后可行局部热敷,或用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局部外敷,以利药物吸收。②注射难于溶解的药物,应充分振荡摇匀,使药物完全溶解后,再行注射。③注射难于吸收的药物、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给肥胖病人注射时,应作深部肌肉注射。④长期注射的病人,应有计划的轮换注射部位。(2)处理规范。①硫酸镁湿热敷。②马铃薯
医院肌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1.疼痛

(1)预防措施。

①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②掌握无痛注射技术。

③按规定配制药液。

④轮换注射部位。

(2)通常不用处理。

 2.局部硬结

(1)预防措施。

①对体质较差、局部循环不良者,注射后可行局部热敷,或用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局部外敷,以利药物吸收。

②注射难于溶解的药物,应充分振荡摇匀,使药物完全溶解后,再行注射。

③注射难于吸收的药物、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给肥胖病人注射时,应作深部肌肉注射。

④长期注射的病人,应有计划的轮换注射部位。

(2)处理规范。

①硫酸镁湿热敷。

②马铃薯切片外敷硬结处。 

3.局部感染

(1)预防措施。

①操作前注意检查注射器的有效日期。

②注射器及针头如有污染应立即更换。

③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2)处理规范。

①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

②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 

4.神经性损伤

(1)预防措施。

①慎重选择药物,正确掌握注射技术。

②准确选择肌内注射部位,注意进针的深度和方向。

③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为幼儿在未能走路前,其臀部肌肉发育不完善,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应选用臀中肌或臀小肌注射。

(2)处理规范。

①在注射药物过程中若发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或反射痛,应考虑注入神经内的可能性,须立即停止注射。

②发生后可行理疗、热疗,促进炎症消退和药物吸收。

③同时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5.晕厥(晕针)

(1)预防措施。

①注射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询问病人饮食情况,避免在饥饿状态下进行治疗。

②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在硬结疤痕等部位注射。

③对以往有晕针史及体质衰弱、饥饿、情绪紧张的病人,注射时应采用卧位。

(2)处理规范。

①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情况,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注射。

②正确判断,区别是药物过敏还是晕针。如病人发生晕针现象,将病人取平卧位,保暖,给予口服糖水、给氧或呼吸新鲜空气等。

6.断针

(1)预防措施。

①注射前仔细检查注射器质量,针头与针栓连接处是否牢固。

②注射时取舒适体位,肌肉放松; 小儿或不配合的病人,需请家属协助固定患者。

③进针部位避开疤痕、硬结。

(2)处理规范。

①一旦出现断针,不要慌张,嘱病人不要移动或让家属继续固定好病人,操作者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

②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外露于皮肤的断端迅速拔出。

③如果断端完全进入肌肉,应立即请外科医生处理。

文档

医院肌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医院肌内注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1.疼痛(1)预防措施。①正确选择注射部位。②掌握无痛注射技术。③按规定配制药液。④轮换注射部位。(2)通常不用处理。2.局部硬结(1)预防措施。①对体质较差、局部循环不良者,注射后可行局部热敷,或用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局部外敷,以利药物吸收。②注射难于溶解的药物,应充分振荡摇匀,使药物完全溶解后,再行注射。③注射难于吸收的药物、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给肥胖病人注射时,应作深部肌肉注射。④长期注射的病人,应有计划的轮换注射部位。(2)处理规范。①硫酸镁湿热敷。②马铃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