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摧刚为柔 △cuīgāngwéiróu △典故:摧:挫败。变刚强为柔顺。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时。”
3▲摧坚陷阵 △cuījiānxiànzhèn △典故:摧:击溃;坚:锋芒,引伸为精锐;陷:攻入。攻入并摧毁敌军的阵地。 △出处:《南史·桓康传》:“摧坚陷阵,膂力过人。”
4▲摧枯拉朽 △cuīkūlāxiǔ △典故: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例子:拣着个精壮的村夫,赶上一拳打去,只望先一个硬的,其余的便如~了。(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四)
5▲摧枯折腐 △cuīkūzhéfǔ △典故:折断枯树枝烂木头。比喻极容易做到。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
耳。”
6▲摧兰折玉 △cuīlánzhéyù △典故: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例子: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庄,……用诱秦诓楚之计,作~之谋。(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
7▲摧眉折腰 △cuīméizhéyāo △典故:低眉弯腰。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 △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8▲摧身碎首 △cuīshēnsuìshǒu △典故:即粉身碎骨。 △出处: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
9▲摧陷廓清 △cuīxiànkuòqīng △典故:摧陷:摧毁;廓清:肃清。攻破敌阵,肃清残敌。比喻写文章打破陈规。 △出处:唐·李汉《昌黎先生集序》:“先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比于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也。” △例子:凭实验不凭虚境,举一切神鬼妖狐之见,~。(《晚清文学丛钞·扫迷帚》第一回)
10▲摧心剖肝 △cuīxīnpōugān △典故:
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出处:晋·潘岳《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耳存遗响,目想余颜,寝度伏枕,摧心剖肝。”
11▲摧折豪强 △cuīzhéháoqiáng △典故:摧:折断。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 △出处:《汉书·严延年传》:“其治务在摧折豪强,扶助贫弱。”
12▲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dānzéyìzhé,zhòngzénáncuī △典故: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从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出处:《北史·吐谷浑传》:“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
13▲地崩山摧 △dìbēngshāncuī △典故: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出处:唐·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14▲黑云压城城欲摧 △hēiyúnyāchéngchéngyùcuī △典故:摧:毁坏。黑云密布在城的上空,好象要把城墙压塌似的。比喻恶势力一时嚣张造成的紧张局面。 △出处: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5▲坚不可摧 △jiānbùkěcuī △典故: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出处:清·郑燮《原诗·内篇上》:“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例子:在战争中,人民的力量是~的。
16▲拉捭摧藏 △lābǎicuīcáng △典故: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出处:晋·左思《吴都赋》:“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
17▲兰摧玉折 △láncuīyùzhé △典故: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尝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18▲燎发摧枯 △liǎofàcuīkū △典故:燎发:火烧毛发;摧枯:折断枯木。比喻消灭敌人极容易。 △出处:《隋书·音乐志下》:“攻如燎发,战似摧枯。”
19▲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wéihuǐfúcuī,wéishéruòhé △典故: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出处:《国语·吴语》:“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
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20▲无坚不摧 △wújiānbùcuī △典故: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 △出处:《旧唐书·孔巢文传》:“(田)悦酒酣,自其骑之艺,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见用,无坚不摧。’” △例子:其神勇艰苦的精神,充分显示了主义运动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党领导的~的战斗力量。(刘伯承《回顾长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