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来源:《中国民商》2019年第05期
摘 要:老年人养老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失独、空巢、半失能、失能的老人不断增加,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需求量大幅增长。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难投入足量资金到养老服务产业的建设,来解决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长期照护问题。
关键词:养老模式;医养结合;经济;价值
一、对医养结合的认识
“医养结合”就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以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为重点,将老年人养生、养老、医疗、康复等服务需求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
二、我国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现状
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失独、空巢、半失能、失能的老人逐年增多,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需求逐年增加。我国的养老机构数量少、规模小、环境差、硬件设施不全,工作人员不足且缺乏专业技能,医疗照护能力和养老服务质量都不高,老人因基本需求无法满足而不愿入住,床位空置率高,出现养老需求旺盛但给付能力不足的困境,养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老年多有“老年病”,对医疗服务依赖性很强,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且种类复杂、易发突发、治疗难度大、周期长。
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构建
我国“未富先老”,以当前的国民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很难投入足量资金到养老服务产业的建设,用来解决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长期照护问题。因此,以现有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为基础,构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符合老年人意愿的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来改善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就具有了极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一)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模式
我国的国情与传统观念对老人选择养老方式影响很大,老人希望居住在自己或子女家中与他们一起生活,以传统的居家养老为主,生活照料依靠家庭其他成员。近几年我国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拓展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发展社区养老支持系统,提升居家照护能力,依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生活照顾(助聊、助洁、助餐、助浴等)日间生活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同时,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免费向社区居民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康复治疗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尤其是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的失独、空巢老人,或家中有人照料且病情稳定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等综合性服务。在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长期照护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鼓励老年人居家养老,既可节约费用,又能缓解当前养老面临的问题,同时还能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幸福指数。
(二)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
以养为主的机构养老。我国现有养老机构以日常生活起居照料为主,医疗照护水平普遍偏低或缺失,应帮助养老机构在设备更新、房屋改造的基础上,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服务队伍建设,增强养老机构医疗照护能力;帮助协调养老机构与其附近的医疗机构合作,开通就医绿色通道,或在养老机构内开设病房,提升养老机构的生活照料和医疗照护能力,吸引失能、半失能、失智、长期卧床、需要全面生活护理的老人入住,同时引导长期在医院“压床”的康复老人转住养老机构。
四、医养结合的社会经济价值
医养结合为解决我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探索了一条新路,能以较少的财政投入缓解当前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需求不断上升的压力,破解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一)减轻家庭压力和经济负担
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由家中子女照料,而多年的计划生育和现今放开的二胎,使独生子女夫妻赡养“四老二小”的压力太大。满足老人居家养老的意愿,提高老人的生存质量。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能提供价廉质优的医疗照护,为失能、半失能等患病老人带来福音,必将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
(二)促进医养行业转型发展
医养分离的现状,使我国大量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因功能缺失而出现床位闲置。医养结合可促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转型发展,各级医院在医疗中加入了养老服务,利用闲置床位资源开办具有医养结合服务功能的医疗照护病房;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中加入医疗保健服务,或与其附近医疗机构加强协作,开通就医绿色通道,以较少的资金投入盘活现有的医疗机構与养老机构资源,解决医养分离的难题,实现双赢。
(三)合理分流老年慢病患者
医养结合模式的实施,增强了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和转型医疗机构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能力,一大批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已经度过了急性期和危重期不需要过多医疗干预的病人、长期康复患者或患有慢性病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将得到合理分流,有效缓解老年病人长期“压床”出现的医疗资源紧张问题,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解决老人因费用高、经济困难而住不起院的问题。
(四)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围绕医养结合主线加快照护产业和服务体系建设,开发配套产品,加快技术革新,将有力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起点。
(五)提升照护能力扩大就业
与之相应的是需要照护的老人将越来越多,照护时间也越来越长,照护产业的规模必定越来越大。照护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和服务人员,为医疗卫生和长期照护等行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从业人数会不断增多,就业规模会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1]邓勇.医养结合产业发展问题研究[C].//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26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论文集.2017:432-436.
[2]佘瑞芳.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