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报道的可行性分析:
1、背景:金秋九月,告别高中,满怀憧憬地来到自己理想的大学,进入大学,有期待、有梦想,但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生活,似乎更多的是不适应,那么大一新生如何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大一新生迈进校门后,激动、好奇慢慢淡去,如何度过三、四年的大学生活,让它更有意义,更有利于将来自己就业,成为许多大学新生开始考虑、探讨的话题。
2、受众分析:大一新生及其父母们
二、报道主题:大学新生入学系列报道——我的大学规划
三、报道主旨:大一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对大学四年的生活作出合理规划
四、 报道目的:
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参与团体和社会;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正如我们所知,在高中时,每个人的目标就是高考——考上理想的大学,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这个目标突然没有了,于是开始迷茫,导致心理落差,这是新生入学后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接受自我、超越自我、迎接挑战,筑就心理“安全长城”,是大一新生要过的第一关;其次大学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学习信息量大、速度快,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实践性。很多同学已经习惯了高中那种按部就班的学习模式,过多的依赖老师,学生要学会主动学习,自己安排时间,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是大一新生要过的第二大关;而且上大学后,许多事情需要独自处理,生活开始了。因此,大一新生除了学习,还必须学会打理个人生活,培养生活能力,这成为了大一新生要过的第三关。为他们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是我们报道的最终目的。
然而大一新生迈进校门后,激动、好奇慢慢淡去,如何度过三、四年的大学生活,让它更有意义,更有利于将来自己就业,成为许多大学新生开始考虑、探讨的话题。
五、报道角度:
1、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前的憧憬
2、进校后遇到的困难与之前的想象的落差
3、如何做到自我调节
4、学姐学长提建议
5、老师、专家给的忠告
6、父母的关切态度
六、报道内容
学习型:学出个名堂,争取考研
有的同学认为大学四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并争取拿到一等或特等奖学金。认为学习是树干,只有学好了本专业知识才能粗壮参天,其余的只是枝叶。
社会型:丰富自己,提高综合能力
有的想通过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多拿一些证书;有的计划边学习边打工。这部分学生的目标都是为今后找工作打好基础。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克服步入大学的所有困难,战胜自己,并且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合理规划,正如我们所知大学规划是人生规划的重要一步,有目标有计划地度过大学生活,才能顺利地迈进社会。
部分老师指出,对大学生来讲,学习仍然是首要任务,必须学好本专业知识,但未来需要一专多能人才,因此广泛涉猎其他知识、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很重要。同时,大学这几年是年轻人精力最充沛、最具创造力的时候,如果大学生彻底放松自己、迷茫度日,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非常可惜,将来一定会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