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尾工消缺安全技术措施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山西岚县风电工程项目部
年 月 日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2017年07月
一.编制说明
山西岚县风电工程项目主题工程均已完工,进入尾工消缺施工阶段,为确保岚县风电工程项目尾工消缺施工的安全管理,保证人员、设备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特制定本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二.尾工消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作业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注意作业方式、设备特性、工作环境、间隙距离、交叉作业等情况。根据现场环境勘察确认,应采用正确的作业方法,制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后才可进行施工,确保成品人身安全。
2、主要风险辨识,施工现场各风机和线路均已带电,尾工消缺施工主要风险包括:交通安全、带电作业、登高作业。
2.1、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配备专职司机,禁止无证驾驶(司机车辆证件都要齐全有效),禁止酒后驾驶,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2)驾驶员每天对车辆进行检查(包括轮胎、制动系统等),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禁止车辆带病行驶;
3)由于施工现场地处山区,规定限速行驶,不得超过30km/h;
4)遇大风大雨大雾雷电天气时,禁止开车上山。
2.2带电作业注意事项:
1)施工人员、车辆与带电线路和设备的距离必须大于最小安全距离;
表1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安全距离
| 输电线路电压KV | <1 | 1~10 | 35 |
| 最小垂直距离m | 6 | 7 | 7 |
3)消缺前,必须经过业主和厂家同意,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方可施工,检查好工器具;
4)消缺过程中,禁止吸烟,禁止明火作业;
5)遇雷电等特殊天气,立刻停止施工,远离风机设备。
2.3登高作业注意事项:
1)风机、线路消缺登高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
2)高处作业人员应配置工具袋,暂时不用的工具放于袋中,防止工具掉落,不得上下抛掷物品;
3)存在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监护人员;
4)当风速在10m/s以上和雷电、暴雨、大雾等天气下,停止施工。
三.安全策划
成立尾工消缺作业安全管理小组,成员构成及其职责分工如下:
| 姓 名 | 职 务 | 职责 | 联系电话 |
| 何晓春 | 组 长 | 负责联络、协调各单位和相关方工作 | |
| 张少忠 | 成 员 | 负责现场施工作业指导工作,全面负责现场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工作。 | |
| 蔚青华 | 成 员 | 负责交底和现场检查工作。 | |
| 王德文 | 成 员 | 负责消缺技术指导,现场安全监督 |
1、基本原则
处理事故险情时,首先考虑人员安全,疏散无关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其次应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按有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组织应急行动。
2、紧急联络
1)应急组织机构主要人员联系电话
| 部门 |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备注 |
| 天津电建项目部 | 何晓春 | 项目经理 | ||
| 张少忠 | 安全保卫 | |||
| 蔚青华 | 建筑工程师 | |||
| 王德文 | 工程部 | |||
| 风机消缺 | 王英富 | 负责人 | ||
| 高 宽 | 队 长 |
| 部门 | 姓名 | 职务 | 电话 | 备注 |
| 土建线路消缺 | 李文鹏 | 现场负责人 | ||
| 解 祥 | 施工负责人 |
| 医院名称 | 联系电话 | 地址 | 备注 |
| 岚县人民医院 | (0358)6726175 | 向阳路与秀容街交叉口西210米 | |
| 岚县中医院 | (0358)6722467 | 向阳路与北街交叉口西120米 |
1)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和坠物伤人急救
各种打击造成的创伤急救,应先使伤员安静平躺,判断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外部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用清洁的布带绑扎伤口,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
外部无伤,但受伤者呈现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则可能有内脏破裂出血,应迅速使伤者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在搬运和转送伤者时,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搬运时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
肢体明显有骨折时可用木板或木棍、竹竿等物将断骨上、下两个关节固定,并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2)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采用绝缘物挑开电源线或找到电源开关,断开电源。
触电者如神志清醒,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触电者神志不清或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使其就地躺平,确保气道通畅,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心肺复苏法),并尽快联系医疗部门或医护人员接替救治。
心肺复苏法抢救的三项基本措施为:通畅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通畅气道:伤员平躺,仰头抬颏,使其舌根抬起,气道畅通。
口对口人工呼吸:救护人员用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向被抢救者口腔内吹气。如果看到患者胸部抬起了,说明操作方法正确。进行人工呼吸的速率为12-15次/分。两次吹气后仍无脉搏,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两臂伸直,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放在伤员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伤员胸骨压陷3-5cm,每分钟匀速按压80次左右。
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项目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汇报并组织人员初期抢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