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银西铁路隧道缺陷整治处理指导意见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6:58:21
文档

银西铁路隧道缺陷整治处理指导意见

银西铁路隧道衬砌施工质量缺陷整治设计指导性意见一、设计指导性意见适用范围及条件1、适用范围:银西铁路隧道工程工务静态验收(含提前介入)所涉及的局部缺陷问题的整治,不适用于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和强度不足情况的整治。2、适用条件(1)段内围岩符合设计及变更设计判定;(2)段内二次衬砌施做时,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符合规范规定的控制条件;(3)段内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4)段内二次衬砌灌注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未出现未经处理的异常现象(如冷缝、防水板侵入混凝土等)二、衬砌质量缺陷整
推荐度:
导读银西铁路隧道衬砌施工质量缺陷整治设计指导性意见一、设计指导性意见适用范围及条件1、适用范围:银西铁路隧道工程工务静态验收(含提前介入)所涉及的局部缺陷问题的整治,不适用于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和强度不足情况的整治。2、适用条件(1)段内围岩符合设计及变更设计判定;(2)段内二次衬砌施做时,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符合规范规定的控制条件;(3)段内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4)段内二次衬砌灌注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未出现未经处理的异常现象(如冷缝、防水板侵入混凝土等)二、衬砌质量缺陷整
银西铁路隧道衬砌施工质量缺陷整治

设计指导性意见

一、设计指导性意见适用范围及条件

1、适用范围:银西铁路隧道工程工务静态验收(含提前介入)所涉及的局部缺陷问题的整治,不适用于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和强度不足情况的整治。

2、适用条件

(1)段内围岩符合设计及变更设计判定;

(2)段内二次衬砌施做时,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符合规范规定的控制条件;

(3)段内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

(4)段内二次衬砌灌注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未出现未经处理的异常现象(如冷缝、防水板侵入混凝土等)

二、衬砌质量缺陷整治指导性意见设计依据

1、银西铁路隧道施工图及变更设计文件

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2005)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3-2010)

4、《铁路运营隧道衬砌安全等级评定暂行规定》(铁运函[2004]174号)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10)

6、《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建设[2010]241号

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06)

三、衬砌质量缺陷整治指导性意见设计原则

1、本着“节约投资,保证结构受力安全”的原则,尽量少降低结构使用性能,尽量避免衬砌大拆大换,保证隧道实体质量满足隧道结构性、功能性的要求。

2、由于质量缺陷检测、评判技术的局限性,因此,整治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核实衬砌缺陷的范围、类型,评价其安全性,据此对整治措施进行验证、调整。整治实施后,交付运营前需对衬砌结构进行监测。

3、隐患整治以保证结构安全为根本,整治可能改变原有防排水体系,降低原结构的整体防水性能,整治后结构防水性能可能恢复不到原设计标准。

4、本设计指导意见仅直接适用于单一类型的缺陷整治,若同一部位同时存在多种缺陷,则应视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整治处理。

四、二次衬砌施工质量缺陷整治设计指导性意见

(一)衬砌裂缝或裂纹

混凝土出现表面裂缝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混凝土的干缩、温缩、结构受力导致结构破坏、混凝土内部化学反应胀裂等,有时候是多种原因的复合形成裂缝,因此对于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需请各施工单位对裂缝形成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判断,必要时经过专家会研讨,作为后期制定处理措施的依据。裂缝处理可按如下原则:

1、对监测已经稳定的对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或使用功能无任何影响的裂缝,可采取如下处理方案:

(1)裂缝宽度小于0.2mm,且对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或使用功能无影响的裂缝,可采用修复材料直接封闭。

(2)环向裂缝(距环向施工缝1m以外)宽度为0.2mm≤b≤2mm、纵向裂缝(纵向延伸不超过一板衬砌长度的1/3)宽度为0.2mm≤b≤2mm,裂缝深度不大于5cm,可采用注射修复材料法进行修补。

2、其余裂缝,如影响结构稳定、不能确保运营安全的对二衬进行拆换处理。

3、裂缝处理过程中,严禁采用刻槽补缺或者采用水泥砂浆涂抹的方式,防止出现掉块等次生问题。

4、裂缝处理完成后加强监测工作,并及时整理数据,若有异常,请及时通知参建各方,确保运营安全。

(二)脱空或空洞

脱空或空洞整治主要采取钻孔注浆填充空洞以发挥衬砌、初支及围岩整体结构能力,改善和维护衬砌今后工作环境。要求整治前进一步核实隐患类型和范围,如适当钻孔取芯验证等。根据隐患类型可按如下原则处理:

1、二衬与初支间脱空

对脱空区域钻孔注浆填充二衬背后空洞,材料采用无收缩灌浆料。当地下水为侵蚀性环境时,所用材料应根据侵蚀环境类型采用耐侵蚀浆材。注浆前应进行注浆试验及强度试验,注浆压力宜控制在0.2MPa以内。

2、初支与基岩间脱空

对脱空区域采用钻孔注浆填充初支背后空洞或不密实区,注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当地下水为侵蚀性环境时,所用材料应根据侵蚀环境类型采用耐侵蚀浆材。注浆前应进行注浆试验,以此确定注浆压力,注浆压力宜控制在0.5MPa以内。

(三)衬砌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或外露

对因钢筋施工不规范,而导致的二衬钢筋外露及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段,对裸露钢筋表面的砼和可能掉落的砼进行打磨清理,对外露钢筋进行除锈防锈处理,然后涂刷环氧树脂防水涂料2层,厚度1.2mm。

(四)施工缝错台

在二衬厚度、强度能够保证结构安全的条件下,对于施工缝错台凸出部分可采用砂轮打磨平整、圆顺。当错台凸出部分较大时,可先人工凿除错台后再采用砂轮进行打磨。

对于施工期间已针对错台采用砂浆修补处理的情况,必须将修补用砂浆全部清除干净,然后再采用砂轮将错台凸出部分打磨平顺。

(五)衬砌表面蜂窝麻面

在二衬蜂窝麻面处厚度、强度,密实度均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可按分布位置采用如下处理原则:

1、边墙部位:主要采用打磨的方式处理,混凝土表层打磨时应与四周成型混凝土平顺过渡,磨平清扫后混凝土表面用水泥基渗透性材料进行封闭防护。

2、拱部部位:首先应清除松动的砂浆块、混凝土骨料等,然后对表层进行打磨,打磨时应与四周成型混凝土平顺过渡。

(六)衬砌渗漏水

1、拱部渗漏水:可采用衬砌内部注浆堵水处理方案,注浆浆液可采用专用堵水材料。注浆钻孔孔深为衬砌厚度的三分之一,不得超过衬砌厚度的二分之一,一般控制在8-10cm。当渗水面积大,渗水点出水量较大时可在衬砌内表面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2、边墙渗漏水:可采用衬砌内部注浆堵水处理方案,要求同上。当渗水面积大,渗水点出水量较大时可在衬砌内表面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必要时可凿槽嵌埋管(槽)直接引排至侧沟。

如隧道内衬砌渗漏水段洞内地下水发育时,可采取疏通边墙泄水孔、增设边墙泄水孔的方案,以及时引排地下水至侧沟。当渗漏水段位于浅埋沟谷时,可采取地表增设铺砌、挡水墙等方案,以及早引排地表水,防止或减少地表水下渗。

五、注意事项

1、各工点在整治前应先切实核查清楚缺陷情况(类型、范围、程度等),检测、施工及监理单位应共同对无损检测发现的部位,采用加密扫描及钻孔等方式进行验证,对缺陷地段衬砌观感质量进行检查和详细记录,并进行安全评价,再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本指导意见进行整治处理,整治完成后按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整治效果和安全性评价、验收。

2、隧道缺陷整治的技术难度和专业性要求很高,施工单位需配备专业人员及设备,且已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质量缺陷整治施工,应先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安排好进度、各工序衔接、机具配置、施工场地布置等,并应特别强调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3、本整治意见为指导性意见,可供施工参考。缺陷整治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严禁在表面涂抹水泥砂浆等,以避免在运营期间出现开裂掉块等次生问题。

4、在整治前、整治施工过程中以及整治完毕后,均要求对缺陷段及相邻段进行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并搜集相关变形及病害数据。施工完成后应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为后续养护维修提供依据。

5、施工前应对实际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且应进行必要的施工工艺试验。对整治措施中使用的材料应严把质量关,杜绝不合格产品,并按照材料要求进行堆放、使用等,以保证整治工程的质量。

6、化学材料及堆放使用过程中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应由专人保管,严格领料、用料制度,避免发生事故。

7、整治施工时,对缺陷段已施作的道床、轨道、洞内设备设施等应加以防护,防止污染和破坏。

8、注浆参数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试验调整,注浆应严格控制压力,并在加压过程中对衬砌密切观察,防止对衬砌造成损坏。

9、相对于原设计,整治后二衬在结构安全度、耐久性、使用功能方面将存在差异,因此,整治后应对二次衬砌的工作状态进行长期监测并进行必要的维护、维修。鉴于隧道结构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其整体稳定性、结构性能、耐久性等都比原设计有不同程度劣化,即使整治补强也不可能完全恢复至原施工图设计要求的状态,且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评判尚缺乏直接、定量的方法,故本指导性意见不对整治后的结构耐久性进行评价。

10、施工中产生的废碴、废料不得随意丢放,应按环保、水保等要求进行妥善处理。

11、本意见未详之处参见相关规范、规定和设计文件。施工各项作业应切实遵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的规范、规程及安全规定。前期相关设计文件与此文件不一致之处已此文件为准。

文档

银西铁路隧道缺陷整治处理指导意见

银西铁路隧道衬砌施工质量缺陷整治设计指导性意见一、设计指导性意见适用范围及条件1、适用范围:银西铁路隧道工程工务静态验收(含提前介入)所涉及的局部缺陷问题的整治,不适用于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和强度不足情况的整治。2、适用条件(1)段内围岩符合设计及变更设计判定;(2)段内二次衬砌施做时,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符合规范规定的控制条件;(3)段内二次衬砌混凝土厚度、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4)段内二次衬砌灌注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未出现未经处理的异常现象(如冷缝、防水板侵入混凝土等)二、衬砌质量缺陷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