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6:58:23
文档

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摘要】中长期贷款占比是影响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快速上升的现象,文章通过研究中长期贷款占比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中长期贷款占比与商业银行稳定性的数理模型,利用华夏银行2002—2011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推导出华夏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的最优值和最优区间。【关键词】中长期贷款占比;稳定性;影响机制;最优值一、引言及文献回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一轮投资需求的膨胀,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
推荐度:
导读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摘要】中长期贷款占比是影响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快速上升的现象,文章通过研究中长期贷款占比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中长期贷款占比与商业银行稳定性的数理模型,利用华夏银行2002—2011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推导出华夏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的最优值和最优区间。【关键词】中长期贷款占比;稳定性;影响机制;最优值一、引言及文献回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一轮投资需求的膨胀,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
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摘 要】 中长期贷款占比是影响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快速上升的现象,文章通过研究中长期贷款占比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中长期贷款占比与商业银行稳定性的数理模型,利用华夏银行2002—2011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推导出华夏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的最优值和最优区间。

【关键词】 中长期贷款占比; 稳定性; 影响机制; 最优值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一轮投资需求的膨胀,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中长期贷款呈现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双增现象”,即中长期贷款额逐年增长的同时中长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也出现结构性的上升。

我国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占贷款总额比重结构性的快速增长引起了银行业监管机构和学术界的重视。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0年报》中明确指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中长期化趋势日益明显。学术界、国内学者对中长期贷款的现状、快速增长原因、潜在风险进行了大量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课题组,2005;李永和,2005;童士清,2004;缪普昌等,2006;杨雪莱,2007),同时,重点研究了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对商业银行稳定水平的影响,并产生了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中长期贷款占比的上升会引起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增加,不利于其稳定性(杨雪莱,2007;李永和,2005;童士清,2004)。第二种观点认为,中长期贷款占比的上升对银行的稳定性有正面效应(Wagner,2007)。第三种观点认为,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稳定水平的影响不是单方向的(张金清,2011)。上述已有研究中,具体分析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影响机制的较少;在研究对象方面,多数文献选取银行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缺乏针对某个具体商业银行的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机制,进而研究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效果。以华夏银行为例,在实证研究检验理论模型适用性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剖析中长期贷款占比如何影响其稳定性。

二、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本文定义的中长期贷款为:贷款期限在一年(不含一年)以上的贷款(《贷款通则》,1996);中长期贷款占比指:一定期限内(通常为一年),商业银行发放的中长期贷款与贷款总额的比值。

对于商业银行稳定水平的界定和测度,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分析方法。本文运用学术界普遍采用的破产概率模型定量地测定商业银行的稳定水平。商业银行的稳定性与破产概率之间呈现紧密的负相关关系,当商业银行的净资产小于零时,商业银行将陷入破产状态。因此,通过研究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可以推导出中长期贷款占比与商业银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本文基本分析思路如图2所示。

(一)中长期贷款占比对贷款利息收入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与贷款的期限紧密相关。从商业银行作为资金借出方的角度看,贷款利率反映了其考虑风险的期望收益率。一般而言,贷款期限越长,未知因素越多,资金借出方因为期限的延长而要求的风险补偿也越高,因此随着贷款期限的延长,贷款利率通常也越高。因此,中长期贷款较短期贷款拥有更高的利率水平。

在贷款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假设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利率不随二者比重的变化而变化,则平均贷款利率将随着中长期贷款占比的上升而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也会随之上升,如图3所示。rs、r1、r、l/s、R分别表示短期贷款利率、中长期贷款利率、平均贷款利率、中长期贷款额和短期贷款额的比值和贷款利息总收入。

(二)中长期贷款占比对资产减值损失的影响

贷款减值损失金额是指:贷款账面金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中长期贷款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可以表示为:

PV、FVt、FVt分别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终值和终值的期望值,i表示贴现率(我国商业银行通常采用中长期贷款的利率代替贴现率),a表示根据未来现金流量标准离差确定的约当系数,其按照中长期贷款风险调整未来期望的现金流量,未来现金流量的标准离差率越大,约当系数越小。已有研究证实,中长期贷款未来现金流量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中波动率较短期贷款更大,即标准离差率更大,因此中长期贷款的未来期望现金流量将调整为较小的确定现金流量。同时,前面已阐述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较高,较高的折现率水平和较低的确定未来现金流量,共同促使中长期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减小,这就使得中长期贷款未来现金流量小于账面金额的风险上升。在贷款总额一定的前提条件下,中长期贷款占比的上升会一定程度上导致贷款减值损失提高,从而扣减当期收入,影响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水平。

(三)中长期贷款占比影响商业银行稳定性的模型构建

依据净资产收益率的定义,可由式(2)表达:

基于上文的分析和式(2)可以推导出:中长期贷款占比的变化同时影响利息收入和资产减值损失,进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大小。

为了进一步得出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程度的数量形式,以式(2)为基础公式,推导中长期贷款占比影响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函数表达式。

假设银行发放的贷款中,短期贷款全部可收回,总贷款的违约比例即为中长期贷款的违约比例;贷款违约部分由于无法收回而不能获得利息收入。设商业银行的贷款总额为L,中长期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为w,中长期贷款的利率水平为rL,中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的利率差为?驻r;中长期贷款的违约比例为y,?渍为中长期贷款最大违约比例,违约贷款给银行带来的损失比例为a;非利息收入和业务管理费用分别为常数RF和M;Net Assets、Net Profit分别表示净资产和净利润,ROE代表净资产收益率。

文档

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中长期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摘要】中长期贷款占比是影响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快速上升的现象,文章通过研究中长期贷款占比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中长期贷款占比与商业银行稳定性的数理模型,利用华夏银行2002—2011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推导出华夏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的最优值和最优区间。【关键词】中长期贷款占比;稳定性;影响机制;最优值一、引言及文献回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一轮投资需求的膨胀,我国商业银行发放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