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苏童《妻妾成群》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07:26
文档

苏童《妻妾成群》分析

《妻妾成群》中的女性悲剧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写于19年底,它是苏童的代表作,也是“新历史小说”最精致的作品之一。由“一夫多妻制”生成的封建家庭内部互相倾轧的人生景象及其相应的生存原则,是这篇小说的核心意念。作者用其独特的视角来叙写一家四个女人之间的纠葛,展示了善于写女性的特点。他用那种非常细腻精微的文字魅力,极其善于抓住女性身心的微妙感受,在生存景象的透视中融入深邃的人性力量。文章将通过存在在人身上对性的欲望,颂莲以及园子里其他女人的相互争斗,悲凉色彩的意象描写这三个方面来描写女性的生活悲
推荐度:
导读《妻妾成群》中的女性悲剧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写于19年底,它是苏童的代表作,也是“新历史小说”最精致的作品之一。由“一夫多妻制”生成的封建家庭内部互相倾轧的人生景象及其相应的生存原则,是这篇小说的核心意念。作者用其独特的视角来叙写一家四个女人之间的纠葛,展示了善于写女性的特点。他用那种非常细腻精微的文字魅力,极其善于抓住女性身心的微妙感受,在生存景象的透视中融入深邃的人性力量。文章将通过存在在人身上对性的欲望,颂莲以及园子里其他女人的相互争斗,悲凉色彩的意象描写这三个方面来描写女性的生活悲
                      《妻妾成群》中的女性悲剧

                                                

   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写于19年底,它是苏童的代表作,也是“新历史小说”最精致的作品之一。由“一夫多妻制”生成的封建家庭内部互相倾轧的人生景象及其相应的生存原则,是这篇小说的核心意念。作者用其独特的视角来叙写一家四个女人之间的纠葛,展示了善于写女性的特点。他用那种非常细腻精微的文字魅力,极其善于抓住女性身心的微妙感受,在生存景象的透视中融入深邃的人性力量。文章将通过存在在人身上对性的欲望,颂莲以及园子里其他女人的相互争斗,悲凉色彩的意象描写这三个方面来描写女性的生活悲剧。

一、人存在对性的欲望,于是男人渴求三妻四妾、妻妾成群,而女人也渴求得到男人的爱护。

苏童曾经说过,他写作《妻妾成群》是受了青年诗人丁当的一句诗的灵感触碰:“男人有一个隐秘的

幻想——妻妾成群”。在这篇小说中,苏童的写作风格发生了变化,他借着旧中国特有的封建家庭模式作为小说的框架,从先锋派的注重形式退回到了注重故事本身,用一种老式的传统的方法讲述了一个老式的故事,也即是一个女性遭受的婚姻悲剧。从整篇小说读下来会发现,隐藏在其中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便是:不管男女对性的一种本能。它是妻妾成群故事的开始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首先是陈佐千在女性身上获得性方面的满足。他一连娶了五个老婆,自己越老反倒娶的老婆越年轻漂亮。陈佐千五十岁时纳颂莲为妾,一两年以后又还娶了五太太文竹。每天纠缠于四个女人之间,每个女人都希望能得到他的宠爱,为其生儿育女。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陈佐千身上发生了某种悲剧,已经无法像从前一样了。可是他自己无法相信这个事实,于是采用了变态的做法来满足自己身体,亦或者可以说是心理。而作为小说中的另外以为男主人公---飞浦,本来他是陈家的继承者,是代表着一种希望。“我没法改变了,老天惩罚我,陈家世代男人都好女色,轮到我不行了,我从小就觉得女人可怕,我怕女人。特别是家里的女人让我害怕。”正是由于环境的影响,致使内心对女人产生恐惧感,开始喜欢上了男人变成同性恋。家中的长辈都是好色之徒,总是沉湎于女色之中,也无疑也是凸显出性始终贯穿家族兴与灭。

再有就是陈家的太太们都是受着性的驱使,这里体现的最淋漓尽致就是三太太梅珊,为了那短暂的快活不惜铤而走险。在小说的开始,给人的感觉是梅珊最不好相处,且对男人非常有手段。在颂莲刚加进去的第一天便用生病的理由把陈佐千抢到了自己的房里。她似乎是这几个太太中最置身事外的一个,没有明显的要费尽心机去争夺。但是,她确是敢爱敢恨且大胆开放的女子。书上写到:我就不,我跟他直接说了,他只要超过五天不上我那里,我就找个伴。我没法过活寡日子。这些直白的话语就把内心的想法都道出来了,作为一个女子依旧也还是需要一个伴。后来颂莲发现梅珊其实和高医生有染,只是没有去和别人挑明,至少她内心还保留着一份善良。梅珊禁不住对快活的渴望,于是把那些关于枯井死亡故事都抛诸脑后。“雪大怕什么,只要能快活,下刀子我也要出门。”可正是这样大无谓的想法和行为,最终把她送上了不归路。颂莲眼睁睁的看着梅珊被人在半夜扔进那个枯井里,随之她自己也疯了。

作为四太太的颂莲,他嫁进去时才19岁,正是花样年华。她上过一年的大学,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却避免不了内心遗留的封建思想。开始她是受宠于陈佐千,于是在性方面并不是一件事情。随着陈佐千慢慢的不行了,和颂莲夹杂在内心深处的矛盾随性而发,毫无顾忌,慢慢的受到了陈的冷落。陈佐千可以一日无她,因为还有其他女的排队等着他的到来。可是颂莲却是不可整日无他,心里空空的让她变的越来越沉默。在颂莲二十岁生日时候,她喝醉了酒,实际上也是内心想法的宣泄。“陈佐千拦腰抱住颂莲,颂莲却一下瘫软在他身上,嘴里说,老爷别走,今天你想干什么都行,舔也行,摸也行,干什么都依你,只要你别走。陈佐千气恼得说不出话,毓如听不下去,冲过来打了颂莲一记耳光,无耻的东西,老爷你把她宠成什么样子了。”这一系列的描写完全展现了一个失宠且低三下四的落寞女人形象。她是孤独的,她需要人的陪伴,需要人的温暖。可是这么一个园子里,连曾经认为唯一有关的男人都离自己远去。那原本想要依靠的枝头就在自己的人性中慢慢的失去,想要再度拥有这个男人的亲睐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最后,她渐渐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飞浦身上,由于性的驱使导致她们的一种乱伦爱恋。可是飞浦的心里变态使得她希望破灭,他无法带给她新的生活。飞浦远离了颂莲,因为他知道自己为力,无法改变那既定的事实。小说最后颂莲反复说着,我不跳,我不跳。这样是不是也意味着她害怕自己某一天会如梅珊一样,一样去外面私会,然后一样的被人扔到井里。所以这些的东西迫使她最后疯了,也许这样是一种解脱。

还有一个便是二太太卓云,她不同于其他的太太。无疑她是其中最聪明,又是最毒辣的一个人。卓云是慈善面孔蝎子心,她的心眼点子比谁都多。她自知自己已经没有了身材以及容貌的优势了,于是她选择做最忠诚的那一个。费尽心机去挖空别人,只为显示自己对老爷才是最好的。大太太和三太太多都已经生有儿子,而自己却只有两个不成气候的女儿。于是,她将性的本能转化成生的本能。只有可以留住老爷对自己的宠爱,她可以答应陈佐千任何的变态做法与想法,她一直在努力为陈家再次添丁。

二、她们都为了能多赢得陈佐千的宠爱而巩固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四个女人齐拴在一个男人的脖子上,互相争宠,像一棵濒临枯萎的蔓藤在稀薄的空气互相绞杀而争得那一点点空气。

小说中充斥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争执,比如二太太卓云和三太太梅珊,大太太毓如和四太太颂莲,四太太颂莲和丫鬟雁儿。这三对矛盾是明显的,而卓云和颂莲之间的斗争则是后知后觉的。颂莲和大太太的冲突中, 颂莲更深切体味到做人小妾的卑微以及对元配夫人的嫉妒和排挤。颂莲和卓云的战争中,自己的仆人雁儿与之相联系,用针扎小布人来对自己进行打击,让颂莲痛彻地领会了什么是人面蝎子心,也让读者感到了来自卓云内心的阴毒。愤怒的她并没有立刻找二夫人理论或是相告丈夫,而是用她的知识和智慧更残忍地回应了卓云的挑战,而且让对手“ 哑巴吃黄连一一有苦说不出” 。当她在替卓云理发, 故意用剪刀刺伤卓云的头部时, 便真有了刀光剑影的血腥。与三太太梅珊的较量中,由于梅珊大单的“自我”——与医生私通,以及梅珊直率的性格使得两人的矛盾变得平淡些。卓云隐藏的太好,表面上对谁都是温和可亲的。卓云对颂莲的态度,和大太太的就千差万别,视她为自己的亲姐妹,有时侯比亲姐妹还要亲,珊就又不同,睁一眼,闭一眼,爱理不理的,还不让颂菊见一面,表现的挺清高的,一副不可亲近的嘴脸,有些人表面冷漠,但心地不见的很坏,这种人不需要提妨,她一有何不爽,马上表现出来,她觉得憋在心里难受,说出来舒服。最可怕的是有些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让人捉摸不透,妨不胜妨,表面是朋友,和你无话不谈,还偷偷告诉你有关家里的秘密,说知心话,等你放松对她的警惕,她就掏出一把刀,刺你于无声无息之中,你毫无还手之力。颂莲就被卓云暗地里刺伤,刺的不是身体,她的比身体更深的心灵。在这么复杂的大家庭里,和其他的人交朋友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这也是她在里面的一个悲剧。

毓如作为陈家的长媳妇,看起来她并未参加这场争宠战争。但是,她对毓如反感的态度也是一种间接表示心中的不满。她知道自己已经丧失了争夺宠爱的机会,可是她借着霸占正房这个位置,做什么事都觉得自己是为陈家着想,是有道理的。看到颂莲的一点点不满与反抗,她都会以长者的身份进行教训。在颂莲醉酒以后,嘴上愤愤的说:“出了丑就出个够,还怕人看?看她以后怎么见人。”几句话带过就把她心里的阴暗面给描绘出来了。尽管得不到陈的宠爱,但是她要所有人都知道她才是最大的,说话最有分量的。

卓云总是在暗地里收集信息,希望有一天能够把其他人清除干净,让自己得到正位。她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就这样被两个女儿成定局。但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拉拢了丫鬟雁儿。作为每天陪在颂莲身旁最亲近的人,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信息。她把握了雁儿想当太太的思想,于是作为了自己的心腹安在别人身边。在颂莲初来咋到的时候,亲切的迎接到自己的房间,平时对她甚是关心。但在背地里怂恿雁儿做小人偶,上面插了无数针,就是一心想置人于死地。再到后面让雁儿在草纸上画颂莲的头像冲到厕所里。梅珊出事,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她在外蹲点,专门抓她外遇的把柄。作品的主人公四太太颂莲一个人身单力薄,并没有一个帮手,而且还要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颂莲作为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在父亲去世后迫于无奈,自愿嫁给一个有钱人做了他的四姨太,从此便介入到了“妻妾成群”的人际模式之中。她所处的是一个阴森恐怖、勾心斗角的生存环境,为了能在这个家庭中立足并获得尊严和做人的正常权利,她必须争取老爷陈佐千的宠爱,以及胜过毓如、卓云、梅珊等其他三位太太。小说的情节便在颂莲的个性和欲望与她的生存环境之间的摩擦中展开,由此而产生出许多含义丰富的意象与行为,例如颂莲探询死人井的秘密。当院里的佣人们以为来了一个陈家的穷亲戚, 他们都面露鄙夷与不屑之色。颂莲——这个昨天还是女学生的十九岁的女孩子面无惧色地迎接了挑战, 以与她年龄不相称的心智与气度给了佣人雁儿一个下马威, 让陈家的人不敢轻视她。在颂莲与前三房太太的第一次会面中实际也是颂莲与对手的第一次较量去展现各自的性格。

三、悲凉色彩的意象描写为结局埋好伏笔。

首先是后花园、落叶、紫藤、枯井。这些自然景物,从头到尾都透露着丝丝悲凉。“后花园的墙角那

里有一架紫藤,从夏天到秋天,紫藤花一直沉沉地开着。颂莲从他的窗口看见那些紫色的絮状花朵在秋风中摇曳,一天天地清淡。她注意到紫藤架下有一口井,而且还有石桌和石凳,一个挺闲适的去处却见不到人,通往那里的甬道上长满了杂草。蝴蝶飞过去,禅也在紫藤枝叶上唱,颂莲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她是坐在学校的紫藤架下读书的,一切都是恍若惊梦。颂莲慢慢地走过去,她提起裙子,小心不让杂草和昆虫碰撞,慢慢的撩开几枝藤叶,看见那些石桌石凳上积了一层灰尘。”这里涉及到紫藤、一口井、石凳、石桌、杂草、蝴蝶、禅等一系列的意象描写,我们感受到了凄凉的气息。这些描写是陈家后花园的景观,从另外一个方面体现家族慢慢的衰落,不再像从前那样光鲜亮丽。现在许多东西都蒙上了灰尘,散发出的都是阴郁、沉寂、古怪的味道。也或许没有如从前那么有闲情逸致去欣赏后花园的景色了。周边景物的描写则是更能体现那口井的荒凉与恐怖。颂莲一次又一次在那口井中受到刺激,似乎在那里有自己未来生活的预示。而那口井则是陈家园子里女人的其中一条路,要么极尽讨好老爷,一辈子深得其宠爱;要么可以守得住空房,耐得住寂寞;要么寻求快乐后被扔入井中。悲凉的意象描写贯穿全文,也是为悲剧的结局做好了铺垫。

再有是关于人物名字的意象描写。现有太太们的“毓如、卓云、梅珊、颂莲、文竹”,甚至那个丫鬟“雁儿”。这些和花草、动物、云彩等还有生育相关联的名字都预示着女人是男人手中的玩物,没有自己的思想与反抗。而那包含其中的都是自然的景物,毓、云、梅、莲、竹、雁,从常理来说那是代表美好纯洁高雅的意象。可是在小说中却赋予的是悲凉色彩,几乎所有女人的命运都是以悲剧结尾的。应该说,名字是美好的,可是她们却也甘愿去作为男人的奴隶,而不想做自己的主人,一心只想依靠男人。在颂莲继母问她关于以后生活的问题时,她没有显示出自己有文化的那一面,心里依旧是封建的思想。她在做工人和嫁人间选择了嫁人,且是要嫁一个有钱人,不管不顾是否做大做小。那么当初这个决定就已经出现了以后生活的征兆。

颂莲最为小说中最重要的主人公,在陈家受宠是短暂的,她的失败原因大概有三点:首先是选择的错误。她嫁给陈佐千做小主要是贪图有钱人家安逸、舒适的生活,这源于她上大一时父亲茶厂倒闭,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嫁人的惨痛记忆,无所谓爱情不爱情,无所谓做小的委屈。其次,是对自我身份的错误界定。作为一个19 岁的学生她无从了解旧式大家庭里太太们的大小名分和各类规矩。在那里她必须谨小慎微,善于察言观色,巧于与各色人等周旋,且做得滴水不露,这对于刚刚涉世的颂莲来讲真有些太难了。姨太太在大家庭里只不过是有吃有喝,有人伺候的高级奴隶,至于命运如何? 全在于男人喜不喜欢,高兴不高兴。第三是知识女性的性格悲剧。作为曾经是有钱人家的女子,颂莲的性格本就乖张、调皮,再加上新式学校的教育更强化了她的意识和个性意识。她对陈府里的许多事,包括陈佐千在房事上的过分要求都表现出抵触情绪和反叛意味儿来,为此,大太太毓如围剿她,陈佐千肆意冷落她,这些都是早晚的事。等颂莲意识到自己的柔弱和无助,感觉到与大少爷飞浦的交往也只是毫无希望的恋情时一切都晚了。随着陈佐千的冷落,房事上的,颂莲欲给陈佐千留个后而换取个名分的希望也成为泡影。颂莲最后的疯是不同于三太太梅珊的另一种死,是一种反抗没有希望,回归又无门径的绝望之死。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命运似乎总是不受自己的控制。可是那个时代即使是有文化,但是内心的思想没有真正改变的话,一切的悲剧都还会源源不断的来。就比如文章结尾文竹嫁进陈家,和开始颂莲嫁进来想照应。这些都预示着悲剧还在继续上演。

苏童有为擅长刻划女性形象,“红色薄命”的古训,在他手里特别的有韵味。在出版的《妻妾成群》、《红粉》等一系列小说中,女性都是里面的主角。她们都类似一样的命运,只是经历不一样罢了。是不是每个男人都想象《妻妾成群》中那样有四张床?我想起了张爱玲的一段经典台词: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文档

苏童《妻妾成群》分析

《妻妾成群》中的女性悲剧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写于19年底,它是苏童的代表作,也是“新历史小说”最精致的作品之一。由“一夫多妻制”生成的封建家庭内部互相倾轧的人生景象及其相应的生存原则,是这篇小说的核心意念。作者用其独特的视角来叙写一家四个女人之间的纠葛,展示了善于写女性的特点。他用那种非常细腻精微的文字魅力,极其善于抓住女性身心的微妙感受,在生存景象的透视中融入深邃的人性力量。文章将通过存在在人身上对性的欲望,颂莲以及园子里其他女人的相互争斗,悲凉色彩的意象描写这三个方面来描写女性的生活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