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说明书由科艺翻译社翻译,使用时请参照英文原文,以英文原文为准。
HEIDENHAIN
TNC426 TNC430
软件编号
280-476XX
280-477XX
使用说明书
对话式编程
可视显示器上的控制器
| 分割屏幕 | ||
| 切换加工和编程模式 | ||
| 屏幕上选择功能的软键 | ||
| 变换软键行 | ||
| 改变屏幕设置(仅BC120) |
| 文件名称 注解 | ||||||
| ISO 编程 |
| 手动操作方式 | |
| 电控手轮 | |
| MDI定位 | |
| 单行程序运行 | |
| 全序列程序运行 |
| 编程和编辑 | |
| 试运行 |
| 选择或删除程序和文件,外部数据传送 | |
| 在程序中输入程序调用命令 | |
| MOD功能 | |
| 显示NC出错信息帮助文本 | |
| 袖珍计算器 |
| 移动高亮显示部 | ||||
| 直接转到程序行、循环和参数功能 | ||||
编程路径移动
| 仿型进刀和退刀 | |
| FK自由仿型编程 | |
| 直线 | |
| 圆心和极座标极心 | |
| 定圆心圆 | |
| 定半径圆 | |
| 切线连接圆弧 | |
| 倒角 | |
| 修圆尖角 |
| 输入和调用刀具长度和半径 |
| 定义和调用循环 | ||
| 输入和调用子程序及程序段重复的标签 | ||
| 程序中程序停止运行 在程序中输入触头功能 | ||
| … | 选择座标轴或在程序中输入座标轴 | |||
| … | 数字键 | |||
| 小数点 | ||||
| 改变代数符号 | ||||
| 极座标 | ||||
| 增量座标 | ||||
| Q参数 | ||||
| 实际位置归零 | ||||
| 跳过对话提问,删除字 | ||||
| 确认输入和恢复对话 | ||||
| 结束程序行 | ||||
| 清除数字输入或者TNC出错信息 | ||||
| 中断对话,删除程序段 | ||||
本说明书按照下述NC软件编号,叙述了TNC 提供的功能和特性。
TNC型号 NC软件编号
TNC 426 CB,TNC 426 PB 280 476-xx
TNC 426 CF,TNC 426 PF 280 477-xx
TNC 426 M 280 476-xx
TNC 426 ME 280 477-xx
TNC 430 CA,TNC 430 PA 280 476-xx
TNC 430 CE,TNC 430 PE 280 477-xx
TNC 430 M 280 476-xx
TNC 430ME 280 477-XX
后缀E和F表示TNC的出口版本,有下列:
⏹线性轴联动不超过四轴。
机床制造商要根据设定的机床参数,对其制造的机床的TNC配上适用功能。本说命书叙述的某些功能可能不包括在您的机床所具备的功能之中。
在您的机床上可能有下例不可使用的功能:
⏹三维触头探测功能。
⏹数字化选择。
⏹TT130刀具测量装置。
⏹强力攻丝。
⏹中断后返回仿型。
为使您熟悉您的机床的功能,请联系机床制造商。
许多机床制造商,包括HEIDENHAIN在内,都提供有关TNC的编程方法。我们推荐采用这些方法来提高您编程的熟练程度,以及和其他TNC使用者一起共同探讨有关资料和概念。
| 触头循环说明书 触头的全部功能在另一单独的说明书中叙述。如果用户需要此说明书,请和HEIDENHAIN联系,ID编号为:329 203-xx。 |
根据EN55022文件规定,TNC遵守有关A级设备的限定,规定只能在工业范围内使用。
NC软件280 476-xx的新特点
⏹螺纹铣削循环262-267(参见219页“螺纹铣削的基本原理”)
⏹断屑攻丝循环209(参见217页“断屑攻丝循环209”
⏹循环247(参见307页“数据设置(循环247)”)
⏹利用点位表运行循环(参见190页“点位表”)
⏹输入两个辅助功能M(参见162页“输入辅助功能M和STOP”)
⏹用M01停止程序运行(参见396页“选用的程序运行中断”)
⏹NC程序自动运行(参见394页“程序自动运行”)
⏹在NC程序中选用数据表(参见305页“在零件程序中选用数据表”)
⏹在程序运行模式中编辑激活的数据表(参见306页“在程序运行模式中编辑小表”)
⏹选择随行夹具表在屏幕上的布局(参见82页“执行随行夹具表的屏幕布局:)
⏹控制TS校正数据用的刀具表中新的表格栏(参见87页“在表格中输入刀具数据”)
⏹利用TS触发探头控制非限定的校正数据(参见触头循环使用说明书)
⏹在ISO编程格式中,TT刀具触头自动测量刀具循环(参见触头循环使用说明书)
⏹TT刀具触头测量机床温度状况的新的循环440(参见触头循环使用说明书)
⏹远程服务功能支持(参见425页“远程服务”)
⏹为多于一行的程序行设置显示模式(参见243页“MP7281.0编程和编辑操作模式”)
⏹从数据表中读出REF数值的新的SYSREAD功能501(参见355页“FN18:SYS-DATUM READ读出系统数据”)
⏹M140(参见174页“按刀具轴线正方向从切削轮廓上退刀”)
⏹M141(参见175页“停止触头检测”)
NC软件280 476-xx已更改的性能
⏹编程PGM CALL(参见327页“作为子程序的程序”)
⏹编程CYCLE CALL(参见188页“调用一个循环”)
⏹M136进给率单位由μm/每转改为mm /每转(参见170页“进给率单位为主轴每转毫米”)
⏹SL循环的仿型存贮器容量加倍(参见268页“SL循环”)
⏹现在M91和M92能用于倾斜加工面(参见315页“倾斜座标系中的定位”)
⏹执行随行夹具工作表时显示NC程序(参见8页“单一程序行程序运行、全序例程序程序运行”)和(参见82页“执行随行夹具工作表时的屏幕布局”)
本说明书中新的和已修改的说明
⏹TNCremoNT(参见405页“TNC和TNCremoNT之间的数据传送”)
⏹FK自由仿型编程(参见144页“仿型轨迹—FK自由仿型编程”)
⏹输入格式一览(参见445页“技术资料”)
⏹随行夹具工作表的中程序启动(参见392页“中程序启动(程序行扫描)”)
⏹更换缓冲存储器电池(参见449页“更换缓冲存储器电池”)
前言 1
手动操作和调整 2
手动数据输入定位 3
编程:文件管理的基本原理,编程帮助 4
编程:刀具 5
编程:仿型编程 6
编程:辅助功能 7
编程:循环 8
编程:子程序和程序段重复 9
编程:Q参数 10
试运行和程序运行 11
MOD功能 12
标签和概述 13
1前言……..1
1.1TNC426,TNC430……..2
编程:HEIDENHAIN对话式和ISO格式……..2
兼容性……..2
1.2可视显示器和键盘……..3
可视显示器……..3
屏幕布局……..4
键盘……..5
1.3操作方式……..6
手动操作和电控手轮……..6
手动数据输入定位……..6
编程和编辑……..7
试运行……..7
全序例程序运行和单行程序程序运行……..8
1.4状态显示……..9
“一般”状态显示……..9
辅助状态显示……..10
1.5附件:HEIDENHAIN三维触头和电控手轮……..13
三维触头……..13
HR电控手轮……..14
2手动操作和调整……..15
2.1电源接通,电源关闭……..16
电源接通……..16
电源关闭……..17
2.2移动机床轴……..18
说明……..18
用机床轴方向按钮来回移动……..18
用HR410电控手轮控制行程……..19
点动增量定位……..20
2.3主轴转速S,进给率F和辅助功能M……..21
功能……..21
输入数值……..21
修改主轴转速和进给率………21
2.4座标原点设置(无三维触头)………22
说明……..22
准备……..22
座标原点设置……..23
2.5倾斜加工面……..24
用途,功能……..24
在倾斜轴上移动基准点……..25
在倾斜的座标系中设置座标原点………25
利用旋转工作台设置机床座标原点.26
在倾斜座标系中的位置显示……..26
倾斜功能加工……..26
启动手动倾斜……..27
3手动数据输入(MDI)定位……..29
3.1编程和执行简单的切削加工操作……..30
手动数据输入(MDI)定位……..30
在$MDI中保护和删除程序………32
4编程:NC的基本原理,文件管理,编程帮助,随行夹具管理…….33
4.1基本原理……..34
位置编码器和基准标记……..34
基准系统……..34
铣床上的基准系统…….35
极座标……..36
工件的绝对位置和增量位置……..37
选择座标原点……..38
4.2文件管理基本原理…….39
文件……..39
数据安全……..40
4.3标准文件管理……..41
说明……..41
调用文件管理器……..41
选择一个文件…….42
删除一个文件…….42
复制一个文件…….43
和外部数据存储器来回传送数据……..44
选择最后选定的十个文件之一……..46
文件重命名………46
FK程序转换为HEIDENHAIN对话式格式……..47
保护文件/取消文件保护……..48
4.4高级文件管理………49
说明………49
目录………49
路径………49
概述:扩展文件管理器的功能…….50
调用文件管理器……..51
选择驱动器,目录和文件……..52
创建一个新目录(只能在TNC的硬盘上进行)……..53
复制一个文件……..54
复制目录……..54
选择最后选定的十个文件之一…….55
删除一个文件…….55
删除一个目录…….55
给文件加标签…….56
文件重命名…….57
附加功能……..57
和外部数据存储器来回交换数据……..58
文件复制到另一个目录……..59
TNC联机(只有选用了以太网接口才能用)…….60
4.5创建和编写程序…….62
以HEIDENHAIN对话式格式组织NC程序…….62
定义空格:BLK FORM……..62
创建一个新的零件程序……..63
以对话式格式编制刀具移动程序…….65
编辑一个程序…….66
4.6交互式编程图形……..69
编程时生成/不生成图形……69
为当前的程序生成图形…….69
程序行编号显示ON/OFF…….70
擦除图形……..70
细部放大/缩小……..70
4.7程序结构化……..71
定义和用途…….71
显示程序结构窗口/修改当前窗口……..71
在(左侧)程序窗口插入结构化程序行…….71
在(右侧)程序窗口插入结构化程序行…….71
在程序结构窗口选择程序行……71
4.8添加注解…….72
功能……..72
编程时输入注解……..72
程序输入后插入注解……..72
在一的程序行中输入一个注解…….72
4.9创建文本文件……..73
功能……..73
打开和退出文本文件……..73
编辑文本…….74
删除和插入符号、字和行……..75
编辑文本行……..75
查找文本段落……..76
4.10内置袖珍计算器……..77
操作……..77
4.11NC出错信息的即时帮助……..78
显示出错信息……..78
显示帮助内容……..78
4.12随行夹具管理……..79
用途……..79
选择随行夹具表格……..81
退出随行夹具文件……..81
执行随行夹具文件……..81
5编程:刀具……..83
5.1输入刀具相关数据……..84
进给率F……..84
主轴转速S……..84
5.2刀具数据……..85
刀具补偿要求……..85
刀号和刀具名称……..85
刀具长度L……..85
刀具半径R……..86
长度和半径的偏差值Δ……..86
刀具数据输入程序……..86
刀具数据输入表格……..87
换刀装置的刀座表……..92
调用刀具数据……..93
换刀……..94
5.3刀具补偿……..96
前言……..96
刀具长度补偿……..96
刀具半径补偿……..97
5.4三维刀具补偿……..100
前言……..100
法向矢量的定义……..101
许用的刀具形状……..101
使用其他刀具:偏差值Δ……..102
无刀具定向的三维补偿……..102
平面铣削:有或无刀具定向的三维补偿……..102
周边铣削:有工件定向的三维补偿……..104
5.5利用切削数据表加工……..106
说明……..106
用途……..106
工件材料表…….107
刀具切削表…….108
刀具表的数据要求……..109
自动计算转速和进给率的切削加工……..110
修改表格结构……..110
从切削数据表传送数据……..112
配置文件TNC.SYS……..112
6编程:编制仿型程序……..113
6.1刀具移动……..114
路径功能……..114
FK自由仿型编程……..114
辅助功能M……..114
子程序和程序段重复……..114
用Q参数编程……..114
6.2路径功能的基本原理……..115
编制工件加工的刀具移动程序……..115
6.3仿型进刀和退刀……..119
概述:仿型进刀和退刀的路径类型……..119
进刀和退刀的重要位置……..119
由相切的直线进刀:APPR LT……..121
由和仿型起始点垂直相交的直线进刀:APPR LN……..121
由和轮廓相切的圆弧进刀APPR CT……..122
由直线沿着和轮廓相切的圆弧进刀APPR LCT……..122
沿相切的直线退刀……..DEP LT
沿和仿型结束点垂直相交的直线退刀……..DEP LN
沿和轮廓相切的圆弧退刀……..DEP CT
沿和轮廓相切的圆弧和直线退刀……..DEP LCT
6.4仿型路径—直角座标……..125
路径功能概述……..125
直线L……..126
在两条直线之间插入倒角……..127
尖角修圆 RND……..128
圆心CC……..129
绕圆心CC的圆路径 C……..130
规定半径的圆路径CR……..131
相切的圆路径CT……..132
6.5仿型路径—极座标……..137
概述……..137
极座标的原点:极心CC……..137
直线LP……..138
绕极心CC的圆路径………138
切线连接的圆路径CTP……..139
螺旋插补……..139
6.6仿型路径—FK 自由仿型编程……..144
基本原理……..144
FK编程时的图形……..145
开始FK编程对话……..146
直线的自由仿型编程……..146
圆弧的自由仿型编程……..147
输入可能性……..148
辅助点……..150
相关数据……..151
转换FK程序……..153
6.7仿型路径—样条插补……..159
功能……..159
7编程:辅助功能……..161
7.1输入辅助功能M和STOP……..162
基本原理……..162
7.2程序运行控制、主轴和冷却的辅助功能……..163
概述……..163
7.3座标数据的辅助功能…….1
编制机床基准座标程序:M91/M92……..1
激活最新输入的数据:M104……..166
把倾斜加工面移动到不倾斜的座标系中的位置:M130……..166
7.4仿型加工状态的辅助功能……..167
倒角:M90……..167
在两条直线之间插入修圆圆弧M112……...168
加工小的轮廓台阶:M97……..168
加工开口型轮廓:M98……..169
吃刀移动的进给率系数:M103……...169
主轴每转进给率 (mm):M103……..170
在圆弧上的进给率:M109/M110/M111……..171
预先计算半径补偿路径(超前):M120……..171
程序运行期间添加手轮定位:M118……..173
以刀具轴线正方向退刀:M140……..174
停止触头监测:M141……..175
7.5旋转轴的辅助功能……..176
旋转轴A,B,C的进给率,mm/分钟:M116……..176
旋转轴的短路径行程:M126……..176
旋转轴的显示减少到小于3600:M94……..177
倾斜轴加工时机床几何尺寸的自动补偿:M114……..178
在倾斜轴定位时保持刀尖位置(TCPM*):M128……..179
非切线过渡时精确地停在角上:M134……..181
选择倾斜轴:M138……..181
在程序行结束的实际或标定位置补偿机床的动态配置:M144……..182
7.6激光加工机床的辅助功能……..183
原理……..183
直接输出编程的电压:M200……..183
作为距离函数输出电压:M201……..183
作为速度函数输出电压:M202……..184
作为时间函数输出电压(时变斜坡函数):M203……..184
作为时间函数输出电压(时变脉冲):M204……..184
8编程:循环……..185
8.1循环加工……..186
用软键定义循环……..186
用GOTO功能定义循环……..186
调用一个循环……..188
辅助轴U/V/W加工……..1
8.2点位表……..190
功能……..190
创建一张点位表……..190
在程序中选用一张点位表……..191
调用和点位表相关的循环……..192
8.3钻孔、攻丝和螺纹铣削循环……..193
概述……..193
啄式钻孔(循环1)……..195
钻孔(循环200)……..196
铰孔(循环201)……..198
镗孔(循环202)……..200
万能钻孔(循环203)……..202
反镗孔(循环204)……..204
万能啄式钻孔(循环205)……..206
镗削(循环208)……..208
用浮动攻丝夹头攻丝(循环2)……..210
用浮动攻丝夹头攻新丝(循环206)……..211
强力攻丝(循环17)……..213
不用浮动攻丝夹头强力攻丝(循环207)……..214
螺纹切削(循环18)……..216
断屑攻丝(循环209)……..217
螺纹铣削的基本原理……..219
螺纹铣削(循环262)……..221
螺纹铣削/沉头孔(循环263)……..223
螺纹钻削/铣削(循环2)……..227
螺旋线钻削/铣削(循环265)……..230
外螺纹铣削(循环267)……..233
8.4铣凹槽、键和键槽的循环……..240
概述……..240
凹槽铣削(循环4)……..241
凹槽精铣(循环212)……..243
柱体精铣(循环213)……..245
圆槽铣削(循环5)……..247
圆槽精铣(循环214)……..249
圆柱体精铣(循环215)……..251
键槽铣削(循环3)……..253
往复进刀切削键槽(长圆型孔)(循环210)……..255
往复进刀切削圆弧型键槽(长圆型孔)(循环211)……..257
8.5加工孔模板循环……..261
概述……..261
圆形模板(循环220)……..262
线性模板(循环221)……..2
8.6SL循环……..268
基本原理……..268
SL循环概述……..269
几何形状仿型(循环14)……..270
轮廓重叠……..270
轮廓数据(循环20)……..273
铰削(循环21)……...274
粗加工(循环22)……..275
底面精加工(循环23)……..276
侧面精加工(循环24)……..277
齿形系轮廓(循环25)……..278
圆柱面(循环27)…….280
圆柱面槽铣削(循环28)……..282
8.7多刀铣削循环……..293
概述……..293
运行数字化数据(循环30)……..294
多刀铣削(循环230)……..295
规则表面(循环231)……..297
8.8座标变换循环……..302
概述……..302
座标变换的作用……..302
座标原点转换(循环7)……..303
利用数据表转换座标原点(循环7)……..304
座标原点设置(循环247)……..307
镜象对称(循环8)……..308
旋转(循环10)……..310
换算系数(循环11)……..311
指定轴换算(循环26)……..312
加工面(循环19)……..313
8.9专用循环……..320
停顿时间(循环9)……..320
程序调用(循环12)……..320
主轴停止定位(循环13)……..321
公差(循环32)……..322
9编程:子程序和程序段重复……..323
9.1子程序和程序段重复加标签……..324
标签……..324
9.2子程序……..325
运行顺序……..325
编程说明……..325
编制一段子程序……..325
调用一段子程序……..325
9.3 程序段重复……..326
标签LBL……..326
运行顺序……..326
编程说明……..326
编制一段程序段重复的循环……..326
调出任何程序作为子程序…….326
9.4 作为子程序的程序……..327
编程说明…….327
调出任意程序作为子程序…….327
9.5 嵌套……..328
嵌套类型……..328
嵌套深度……..328
在一段子程序内的子程序……..328
重复程序段循环……..329
重复一段子程序……..330
10编程:Q参数…….337
10.1原理和概述……..338
编程说明……..338
调用Q参数功能……..339
10.2同类零件—Q参数代替数字值……..340
NC程序行实例……..340
实例……..340
10.3通过数算描述轮廓……..341
功能……..341
概述……..341
编制基本操作程序……..342
10.4三角函数功能……..343
定义……..343
编制三角函数功能程序……..344
10.5计算循环……..345
功能……..345
10.6用Q参数作如果…则判定……..346
功能……..346
无条件转移……..346
编制如果…则判定程序……..346
所用的缩略语……..347
10.7检查和修改Q参数……..348
步骤……..348
10.8附加功能……..349
概述……..349
FN14:ERROR:显示出错信息……..350
FN15:PRINT:文本或Q参数输出数值……..352
FN16:F-PRINT:文本或Q参数输出数值格式化输出……..353
FN18:SYS-DATUM READ读出系统数据……..355
FN19:PLC:数据传送到PLC……..361
FN20:等待NC和PLC同步……..361
FN25:PRESET:设置新的数据……..362
FN26:TABOPEN:打开可任意定义的表格……..363
FN27:TABWRITE:写入可任意定义的表格……..363
FN28:TABREAD:读出可任意定义的表格……..3
10.9直接输入公式……..365
输入公式……..365
公式规则……..366
编程实例……..367
10.10预先指定Q参数……..368
来自PLC的数值:Q100-Q107…….368
实际刀具半径:Q108……..368
刀具轴线:Q109……..368
主轴状态:Q110……..368
冷却开/关:Q111……..369
叠加系数:Q112……..369
程序中尺寸测量单位:Q113……..369
刀具长度:Q114………369
程序运行期间触头探测以后的座标……..369
在用TT130自动测量刀具时实际测量值和公称值之间的偏差……..370
带数学角度的倾斜加工面:TNC计算的旋转轴座标……..370
触头循环测量结果(也可参阅“触头循环使用说明书”)……..370
11试运行和程序运行……..379
11.1图形……..380
功能……..380
显示模式概述……..380
平面图……..381
三维投影……..381
三维图……..382
细部放大……..382
重复图影模拟……..384
测定加工时间……..385
11.2程序显示功能……..385
概述……..385
11.3试运行……..386
功能……..386
11.4程序运行……..388
用途……..388
运行一个零件程序……..388
中断加工……..3
一次中断期间移动机床轴……..390
中断以后恢复程序运行……..391
中程序启动(程序行扫描)……..392
返回到轮廓……..393
11.5程序自动启动……394
功能……..394
11.6选用的程序行跳越功能……..395
功能……..395
11.7选用的程序运行中断……..396
功能……..396
12MOD功能……..397
12.1MOD功能……..398
选择MOD功能……..398
改变设置……..398
退出MOD功能……..398
MOD功能概述……..398
12.2软件编号和选用编号……..400
功能……..400
12.3代码……..401
功能……..401
12.4设置数据接口……..402
功能……..402
设置RS-232接口……..402
设置RS-422接口……..402
设置外设的运转模式……..402
设置波特率……..402
赋值……..403
数据传送的软件……..404
12.5以太网接口……..407
前言……..407
安装以太网卡……..407
连接可能性……..407
配置TNC……..408
12.6配置PGM MGT……..414
功能……..414
修改设置……..414
12.7专用机床使用参数……..415
功能……..415
12.8在加工区显示工件……..416
功能……..416
12.9位置显示形式……..418
功能……..418
12.10测量单位……..419
功能……..419
12.11$MDI编程语言……..420
功能……..420
12.12为生成程序行选择轴……..421
功能……..421
12.13轴行程限位,数据显示……..422
功能……..422
无附加行程限位的加工…….422
找出并且输入最大行程……..422
数据显示……..422
12.14显示帮助文件……..423
功能……..423
选择帮助文件……..423
12.15显示运转时间……..424
功能……..424
12.16远程服务……..425
功能……..425
调用和退出远程服务……..425
13表格和概况……..427
13.1一般使用参数……..428
机床参数输入可能性……..428
选择一般使用参数……..428
13.2数据接口的插脚位置和连接电缆……..441
RS-232-C/V接口,HEIDENHAIN设备……..441
非HEIDENHAIN设备……..442
RS-422/V.11接口……..443
以太网接口RJ45插座(选购件)……..444
以太网接口BNC插座(选购件)……..444
13.3技术资料……..445
13.4更换缓冲存储器电池……..449
TNC426CB/PB,TNC430CA/PA……..449
TNC426M,TNC430M……..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