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峨眉山唐河坝滑坡勘察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05:23
文档

峨眉山唐河坝滑坡勘察报告

峨眉山唐河坝滑坡勘察报告1、前言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体的结构,滑动面、滑动带的位置,分析滑坡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评价和预测滑坡的稳定性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分析边坡的稳定性,为整个边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具体任务有:(1)查明滑坡体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假基岩、滞带土)、水文地质特征(冲沟)、变形破坏特征,拉裂缝(横张、纵张);(2)查明勘察区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提供各地层岩性及滑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查明滑坡体的分布范围、形态、
推荐度:
导读峨眉山唐河坝滑坡勘察报告1、前言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体的结构,滑动面、滑动带的位置,分析滑坡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评价和预测滑坡的稳定性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分析边坡的稳定性,为整个边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具体任务有:(1)查明滑坡体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假基岩、滞带土)、水文地质特征(冲沟)、变形破坏特征,拉裂缝(横张、纵张);(2)查明勘察区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提供各地层岩性及滑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查明滑坡体的分布范围、形态、
峨眉山唐河坝滑坡勘察报告

1、前言

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体的结构,滑动面、滑动带的位置,分析滑坡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评价和预测滑坡的稳定性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分析边坡的稳定性,为整个边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具体任务有:

(1)查明滑坡体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假基岩、滞带土)、水文地质特征(冲沟)、变形破坏特征,拉裂缝(横张、纵张);

(2)查明勘察区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提供各地层岩性及滑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3)查明滑坡体的分布范围、形态、规模、类型,分析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4)综合分析滑坡形成条件,产生机理及运动模式的基础上,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

(6)对滑坡防治提出经济技术合理的建议措施。

                  2、自然地理概况

唐河坝滑坡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由于峨眉山地区属于中亚热带,气候湿润多雨,近年来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破坏,受暴雨或峨眉河的影响,滑坡区的稳定性将变差,局部将失稳,对上游河边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危机数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实施滑坡与塌岸灾害治理工程。滑坡体横向宽约800米,纵向长约500米,后缘紧靠通往峨眉山景区的盘山公路。

滑坡所在地区有一条3级公路通往景区方向,此公路路况良好。在滑坡堆积区有一条乡村路从滑坡体上游边界通往下游边界,路面较窄,但可供一辆小汽车通行。整个滑坡植被覆盖率较高,但有几条小路可供人从滑坡前缘通向滑坡后缘。滑坡后缘常年受峨眉河侵蚀、冲涮。

               3、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

滑坡区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地貌,山势低缓,侵蚀切割程度中等,地势为阶梯状斜坡,总体上是东部(滑坡后缘)高西部(滑坡前缘)低,海拔高程468~551m,相对高差为83m。滑坡前缘紧挨的峨眉河,河浅水缓,由北东走向转90 º弯呈北西走向,在滑坡前缘形成大拐弯,对滑坡前缘形成侧向侵蚀,与峨眉河隔河相对的是黄湾五级阶地,阶地地形平坦开阔,地貌形态单一。

3.2地层岩性

滑坡体主要为第四系(Q4)松散覆盖层,在滑坡前缘峨眉河岸及滑坡体后缘有假基岩出露,理由为其产状与滑坡岩层产状有较大出入,假基岩为名山组砖红泥岩。滑坡体第四系(Q4)松散覆盖层主要为砖红色、棕黄色坡积、残积物,含砾石层,砾石直径0.2~1m,砾石层较密实,砾石之间被粉砂质粘土充填。在堆积体表面可见大块基岩出露。第三系古新统名山组(Em)下部以砖红色中厚层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上部以砖红色泥岩为主,加粉砂岩及细砂岩。该组岩体在滑坡体前缘、后缘及滑坡体内有多处出露。滑坡体后缘基岩产状220°∠30°,滑坡前缘出露产状105°∠30°。滑坡前缘有大量冲击砾石,磨圆度良好,直径3-20CM,有农作物覆盖。

3.3地质构造

峨眉山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部边缘,由于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而形成的一系列复背斜,复向斜及交错复杂的短层组成,在本构造区内主要起控制作用的褶皱构造主要为峨眉山大背斜,牛背山背斜;断层构造主要为峨眉山断层,回龙山断层,大峨寺断层。峨眉山地区构造线方向有南北向(峨眉山背斜)北东向(峨眉山断层),北西向(观心俺断层),近东西向(大峨寺断层),

滑坡区区域处于峨眉山地质构造区的东北侧,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均有发育。滑坡区附近主要发育了凉水井断层和马林岩向斜。

3.4水文地质特征

根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水动力特征,结合含水介质的组合状况,滑坡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以及碎屑岩类裂隙水两类。

(1)松散岩类孔隙水

该种地下水广泛储存于各类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中,主要受大气降水、灌溉渗入补给,补给量较小。地下水径流路径短,具即补即排之特点。

(2)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的赋水性与岩体节理、裂隙的大小、密度、以及连通性等密切相关,分布不均匀,主要取决于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上部全-强风化泥岩层节理裂隙较发育,接受补给条件有利,因此富水性较好,其下微风化砂岩层则富水性较差,总体上看,勘察区基岩裂隙水基本上以点滴状下渗,下渗面不连续。

3.5物理地质现象

滑坡左缘为滑坡滑移拉裂后形成的大裂缝,常年受雨水冲刷,地下水的侵蚀,形成一大冲沟,有出露基岩,产状为215°∠28°,而其旁基岩产状为160°∠20°,两处产状明显不同,定此处为滑坡左边界。

4、滑坡体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

4.1形态特征及边界条件

跟据现场调查以及分析,唐河坝滑坡平面上形态不规则,呈圈椅状。滑坡以高程为500m的小路拐弯处往上至采石场再至景区公路一线为滑坡右缘;以景区公路向上10m左右阶坎为滑坡后缘;以左侧第二条大的冲沟为滑坡的左缘;以滑坡前陡坎为滑坡前缘。唐河坝滑坡可以分为两级滑坡,一级滑坡为右侧至左侧第一条冲沟位置,二级滑坡为左侧两条冲沟之间位置。滑坡右侧长约150m,中约180m,左侧长约200m,总体宽约400m。滑体厚度统计分别为A-A'剖面平均7m、B-B'剖面平均10m、C-C'剖面平均厚度约10m。

由横、纵剖面图可见,A-A'剖面地形坡度相对较平缓,变化不大,滑面上部呈近直线型,下部呈近弧线型,滑面上部与地形基本平行。滑坡后部陡坎明显,小路往下至滑坡洼地,地形坡度约23°,滑坡洼地至滑坡前缘坡度较缓,约为4°,滑体厚度在滑坡洼地往上部分变化不太大,平均8m,滑坡洼地部分平均7m。滑床明显长度为200m左右可见基岩,后缘可见阶坎,阶坎高度大约为1m~2m;B-B'剖面地形起伏较大,滑面上部呈近直线型,下部呈近弧线型。滑坡后部陡坎较明显,从小路往下至滑坡洼地,地形坡度变化不大,约23°,滑坡洼地至滑坡前缘为一长约60m的滑坡鼓丘,滑体厚度在滑坡洼地往上部分变化不太大,平均10m,鼓丘处最大厚度则达30m左右; C-C'横剖面地形起伏相对较大,滑面呈折线型。左侧滑体厚度较大,右侧滑体厚度较小,平均厚度大约10m左右。

4.2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峨眉山唐河坝滑坡体主要为第四系(Q4)松散覆盖层,覆盖层主要为砖红色、棕黄色坡积、残积物。植被覆盖良好。

滑坡前缘:滑坡前缘近峨眉河,有的剪出口在河,有的在河岸边,剪出口可见明显的前缘反翘及鼓丘。

滑坡后缘:滑坡后缘在平面上形态大致为圆弧型,在实际踏勘中在滑坡后缘可以看见基岩台阶,基岩为名山组泥岩。台阶的高度为0.5m~2m。

滑坡左缘:由于滑坡左侧的剪切裂缝较破碎,长期受雨水侵蚀作用,逐渐形成一冲沟,该冲沟向上延伸至景区公路与后缘相交,向下至峨眉河,正符合“双沟同源”的滑坡判据。冲沟两侧植被茂密,最深处可达3m左右,沟内有石块堆积。

滑坡右缘:在滑坡右缘可见滑坡滑动后留下的剪切裂缝,滑坡外地层高度明显高于滑坡体,高差大约1—2m并且在侧壁上可见基岩。

滑坡拉裂缝:滑体中部可见少许拉裂缝,裂缝粗糙,裂缝走向与滑坡的滑动方向相垂直,裂缝长度8m~15m左右,宽度大约0.6m左右,深度0.3m。

滑床:于滑坡堆积体中部可见一新滑坡,新滑坡滑床基岩出露为名山组泥岩,基岩表面较光滑,可见一些细小裂缝,多数裂缝闭合。

4.3变形破坏特征

滑坡右缘可见一些拉裂缝,拉裂缝长度约10m左右,宽度0.4m,深度0.6m,只有少量粘土质充填物,坡体表层果树向坡下倾倒,未见马刀树,可见此拉裂缝为新产生。

滑坡前缘有一输水管,输水管表面光滑,有换接迹象。

滑坡中部可见一小型的新滑坡,滑面清晰无覆盖物,小滑坡前缘堆积体厚度大约3m,堆积物中可见新鲜的基岩块体。

坡体上景区公路边缘可见少数拉裂缝,拉裂缝的走向与公路一致,与坡体的滑动方向垂直。

4.4成因机制分析

滑体主要为坡积的泥岩风化产物,结构松散,极易吸水软化,抗剪强度很低,多呈软塑状。滑动面是堆积层沿基岩表层软弱的红色泥化夹层,层间剪切对其作用形成鳞片状劈理带,给水的参与活动提供了条件,使其泥化为含水量高、重度低的弹性黏性结构分散体,成为岩体内最软弱、延伸最长的软弱带。滑坡体位于峨眉河右侧凹岸,峨眉河切蚀河岸形成了高达5m的陡岸。在这些因素长期的共同作用下,滑坡体产生了蠕滑,且又有切坡形成的滑坡前缘临空面及张裂隙,滑体前缘部分开始滑出并牵引后部滑动,滑坡形成。因此,唐河坝堆积层滑坡的形成机制可分析为:切坡—蠕滑—前缘滑出—牵引整体下滑型,为中型薄层牵引式堆积层滑坡。唐河坝顺层滑坡形成机制研究滑坡形成前,滑体前是一沟谷,形成滑体前缘临空面。由于基岩的倾向和倾角和斜坡相近,斜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发育的节理裂隙拉裂变形并向坡前临空方向发生蠕动变形,由后缘产生拉应力,并使潜在构造面上的剪应力集中,促进了构造结构面的贯通,一旦剪切面上的构造结构面被贯通,顺层滑坡的滑面就彻底形成并推动前缘变形,进而全面滑动。

                   5、滑坡稳定性分析

这部分没有存电子档。。

里面涉及条分法计算,上网找得到。

最后也要写参考文献

注:1、要有目录

2、大标题写中间

3、文中要有插图

文档

峨眉山唐河坝滑坡勘察报告

峨眉山唐河坝滑坡勘察报告1、前言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体的结构,滑动面、滑动带的位置,分析滑坡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评价和预测滑坡的稳定性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分析边坡的稳定性,为整个边坡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具体任务有:(1)查明滑坡体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假基岩、滞带土)、水文地质特征(冲沟)、变形破坏特征,拉裂缝(横张、纵张);(2)查明勘察区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提供各地层岩性及滑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3)查明滑坡体的分布范围、形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