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探讨各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特征,交流提高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阑尾炎住院患者,应用超声二维及彩色多普勒重点观察阑尾形态结构、大小、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结果 各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类型极其吻合,特别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较特异。结论 掌握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有助于急腹症的鉴别诊断,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超声检查
急性阑尾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阑尾血液循环障碍,使阑尾粘膜受损后继发感染,是外科常见病,居急腹症的首位。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对诊断本病的阳性率明显提高。现将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超声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收治住院的60例患者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60例均住院,男41例,女19例,年龄6—72岁,平均38岁。均为腹痛就诊,右下腹痛41例,中上腹痛6例,右上腹痛2例,脐周腹痛10例,左侧腹痛1例。血常规白细胞均增高(11.8×109/L—28×109/L),体温58人38℃—40℃,2例37.5℃。
1.2 仪器
LOGIQ S6彩超:凸阵探头(4.0~5.5MHz)、高频线阵探头(8~12 MHz)、腔内探头(8~11MHz)。
1.3 方法
检查前部分进食,部分未进食,先用腹部凸阵探头常规扫查肝、胆囊、胰腺、脾脏、泌尿系统,女性子宫、附件,女性肥胖者阴道超声检查,然后再用高频线阵探头扫查腹腔、盆腔,重点是右下腹。观察腹腔有无包块、积液、肠管有无扩张,阑尾有无肿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现观察阑尾周边有无血流信号。记录阑尾大小,内部回声,有无粪石,周边有无积液及肠系膜淋巴结是否肿大。
2 结果
2.1超声表现[1] [2]
4例声像图表现为:阑尾轻度肿胀,长约4~5cm,内径约0.7~0.9cm,阑尾粘膜下层较薄,阑尾纵切面形态似腊肠形,横断面呈靶环状,内部呈均匀的弱回声;53例声像图表现为:阑尾明显肿大,长约4~6cm,内径约1~2cm,阑尾粘膜下层增厚,回声增高,阑尾纵切面呈腊肠形,横切面为圆形,内部部分呈无回声、不均质性,部分呈弱回声。其中3例阑尾腔弱回声内可见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周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例右下腹探及34cm×30cm×26cm实性不均质性包块回声,周边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肿大声像;2例阑尾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完整,不规则,纵切面未见明显腊肠形,横断面未见明显靶环状,周边呈无回声区,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肿大声像。60例患者中有57例探及腹腔积液,3例未探及腹腔积液。60例患者中58例彩色多普勒阑尾壁内显示条状血流信号;1例右下腹实性不均质性包块内见散在杂乱彩色血流;1例无明显血流信号。
2.2 合并其他疾病
急性阑尾炎并急性胆囊炎1例,急性阑尾炎并急性附件炎1例,妊娠(7月+)并急性阑尾炎1例。
2.3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2例,均为单纯性阑尾炎,长分别为4.2cm、4cm,内径为0.7cm、0.9cm。经抗炎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血常规白细胞恢复正常,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手术治疗58例,2例为单纯性阑尾炎;53例为化脓性阑尾炎,其中3例并粪石;2例阑尾穿孔;1例阑尾周脓肿。
2.4 位置
2例不详,回肠前位18例,盲肠后位21例,回肠后位16例,盲肠下位2例,盆位1例。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临床分为四种病理类型: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③坏疸性及穿孔性阑尾炎。④阑尾周围脓肿。
经本组病例观察各型阑尾炎的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类型极其吻合,早期诊断急性阑尾炎,对手术方式及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但超声要提高该病的诊断率,一定要综合思考,我总结如下与大家交流:①腹痛的位置不能局限思考,如上腹痛、脐周痛,仍不能忽视阑尾炎,常规用高频探头探查麦氏区。②腹痛位于麦氏区,但声像图不明显,可将探头深压麦氏区后,患者腹痛加剧者,应仔细扫查阑尾,减少漏诊。③常规检查肝、胆、胰、脾,泌尿系、子宫附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腹痛的同时,避免漏诊急诊阑尾炎合并其他疾病如右侧附件炎、胆囊炎等。④当阑尾肿大不明显时应结合临床如白细胞、体温等综合分析,给出恰当的超声结果,辅助临床。⑤因肥胖或腹腔内积气明显的病人,左侧卧位可以提高检出率,盆位急诊阑尾炎女性病人可加用阴道超声。⑥妊娠中、晚期阑尾位置向上外后移位,症状不典型,右侧腹、中上腹腹痛的孕妇必要时可考虑检查阑尾。
总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有无创、经济、方便、可重复的特点。掌握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有助于急腹症的鉴别诊断。超声检查对阑尾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 考 文 献
[1]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8—370.
[2]姜玉新,王志刚.医学超声影像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