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文言文实词积累记忆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05:29
文档

文言文实词积累记忆方法

文言文实词积累记忆方法作者:***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主要着眼文言文阅读积累,重点介绍了文言文实词的积累记忆方法:借助成语记忆法、本义勾连法、顺口溜记忆法、例句记忆法、集中处理法,以期指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轻松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关键词:文言文积累记忆实词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D-0035-02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对文
推荐度:
导读文言文实词积累记忆方法作者:***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主要着眼文言文阅读积累,重点介绍了文言文实词的积累记忆方法:借助成语记忆法、本义勾连法、顺口溜记忆法、例句记忆法、集中处理法,以期指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轻松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关键词:文言文积累记忆实词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D-0035-02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对文
文言文实词积累记忆方法

作者:***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05期

        摘 要:本文主要着眼文言文阅读积累,重点介绍了文言文实词的积累记忆方法:借助成语记忆法、本义勾连法、顺口溜记忆法、例句记忆法、集中处理法,以期指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轻松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关键词:文言文 积累 记忆 实词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D-0035-02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也就是说高中文言文学习不是古文研究而是能够理解语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就可以。“浅易”一词很重要,说明高考文言文阅读题难度不会太大,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必争之题。学生通过对教材中古代优秀作品的学习,了解、积累和梳理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活用、虚词、句式等知识,并能在阅读中举一反三,把课内积累的知识迁移到课外。高考文言文分值是19分,比重不小,如果教师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这部分知识内容多得分的目标是很容易实现的。教师指导就需讲究策略,方法适宜,常常会事半功倍,方法不仅仅指教学方法,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积累记忆方法。

        文言文阅读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和应用能力,所以前期学生知识积累必不可少,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灵活应用。面对离我们所处年代非常久远的古代语言,让没有太多生活体验的学生独自完成积累文言文知识的任务,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所以说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不仅是学生的任务,也是教师的职责。大多数语文教师虽然强调让学生积累,但不太注重教给他们积累记忆的方法,教师作了很多梳理总结,最后发现学生收效甚微。其中原因很多,学生懒散是其一,教师方法指导欠缺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只是梳理总结知识让学生积累是不够的,最好是能教给学生积累记忆的方法,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高考在文言文上的考点要求不外乎是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及在此基础上的翻译、筛选信息和理解内容,因为文言文构成的实词是文言文基本元素,文言文实词的积累,是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在此着重强调实词的积累记忆方法。

        文言文学习思路与方法大致是这样:先学习教材积累文言知识,形成能力,然后迁移运用到课外文言阅读巩固提高,最后在总复习时进行做题方法技巧的指导从而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在这里由于篇幅所限,主要讲述文言文实词的积累记忆方法。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包括120个常用实词和古今异义词以及常见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在数量上有限,学生只需在教师的指导下随时积累即可,散落在文中的大量(因为高考文言文考查有时不仅限于120个常用实词)一词多义的实词积累需要教师给予详细的指导。实词积累记忆方法包括借助成语记忆法、本义勾连法、顺口溜记忆法、例句记忆法、集中处理法等。

        一、借助成语记忆法

        成语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词语,它保留着古代的意思而且又为现代人熟知,利用它可以架起沟通古今的桥梁,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得多。如《氓》中“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的“爽”是差错的意思,成语“毫厘不爽”和“屡试不爽”的“爽”就是差错的意思,利用成语记忆这个词义就好记多了,而且把成语积累了,一举两得。如“顾”的常见义项:①回看、环顾; ②看、视;③顾念; ④看望、拜访;⑤顾虑、考虑。就可以借助成语“顾影自怜、左顾右盼、顾此失彼、三顾茅庐、顾虑重重”或“顾全大局”等来记忆它的义项。有些词语的义项我们现代汉语也经常用,如“假”的义项有:①借;②凭借、借助;③假装;④假期;⑤假如等,我们需要记忆的是和现代汉语距离远的义项,如“借”和“凭借”的义项现代汉语不常用,就可以借助成语“久假不归、狐假虎威”来记忆,而“假装”和“假期”及“假如”义项在具体语境中可以想到,也就不必花太多时间去记忆。

        二、本义勾连法

        本义和字形密切相关,一般是造字时最初的意思,其他义项是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的。我们就可以利用本义把其他义项勾连起来记忆。如“信”的常见义项:①言语真实;②可靠;③信用;④相信;⑤信任;⑥的确、确实;⑦信息,还有通“伸”义,我们分析“信”的字形本为“人言”,因为古代民风淳朴,所以“人说的话”就是真实的,这就有了本义“言语真实”,这个人自然就“可靠”,可靠就讲“信用”,讲信用我们就能“相信”他,进而“信任”他。而“的确、确实”义项是“言语真实”的意思虚化为副词。“信息”也是“人言”的另外一种形式。至于通“伸”那只是与读音有关,需要特殊记忆。

        三、顺口溜记忆法

        古文中的词语的义项很凌乱,而且兼类词多,我们把这些义项适当加工串联起来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就容易记忆。如“兵”的常见义项是:①兵器;②士兵、;③战术;④战争;⑤侵略;⑥用兵器杀人。我们就可以编成一句话“里的士兵发动侵略战争用战术和兵器杀人”。再如“适”的常见义项:①到、往;②女子出嫁;③适合;④适应;⑤舒适;⑥恰好;⑦刚才,我们可以编成一句话“女子出嫁到适合人家,刚才恰好适应了舒适生活”。这样经过加工处理,本来较枯燥零碎的知识学生就愿意接受,消除了畏难情绪,学习的效率提高了。

        四、例句记忆法

        它是通过记忆课本中原句子实现记忆目的。有些高考试题分析专家对高考文言文做过细致的分析研究,发现高考课外文言文涉及的词语义项几乎都在课本中出现过,可见课本很重要,复习时要抓住课本。如果能对课本中的重点词了如指掌,何愁高考那篇课外文言文。如“道”: ①道理。例句:闻道有先后(《师说》);②原因。例句: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③说,谈论。例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孟子》);④ 方法。例句:此其为餍足之道也(《齐人有一妻一妾》);⑤。例句: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⑥道路。例句: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⑦取道。例句:道芷阳间行(《鸿门宴》);⑧说,讲。例句: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⑨风尚。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一些基础好的同学记住课本中的这些典型例句就能积累文言文实词。

        五、集中处理法

        一些文言词既是实词又是虚词,而且在一篇文章中出现频率高,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的实词义项和虚词义项集中梳理积累记忆,有助于学生课外迁移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出现二十多次,“儿已薄禄相”“相见常日稀”“还必相迎取”等,有实词义也有虚词义,还有出现多次的“谢”,“谢家来贵门”“阿母谢媒人”“谢家事夫婿”“多谢后世人”,在学习此文时总结比较恰当,因为例子现成的多,只需增加几个课文没有涉及的例句,记忆效果会更好。

        至于文言词语活用现象准确地说是实词的特殊形式,主要是三大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互相活用(除了动词不能活用为形容词,还有名词可以活用为状语)。词类活用是在具体语境中的一种临时变通的翻译方法,但是也有规律可循,甚至后来就成了一个固定的义项,如“穷”本来是“阻塞不通”之义,但后来就有了“穷尽、完结”“探究”之义,这是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最后约定俗成,固定成义。所以文言活用现象也可归在实词里。

        以上方法是笔者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如果能把这些方法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融会贯通使用,学生的积累记忆效果更佳。集作家、演说家和企业家身份于一身的陈安之说过:“成功是很简单的事,只要方法正确。”如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不断总结方法并传授给学生,笔者相信学生再也不用害怕文言文,也许还会喜欢上学习文言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寿永明.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论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课外阅读指导的思想[J]. 教育研究, 2007,(5).

        [3]陈万勇,黄志铃.破解课外阅读指导的死结[J]. 教学与管理, 2007,(10).

        [4] 盖笑松,杨芳.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识字状况测验的编制[J]. 中国特殊教育, 2006,(11).

        [5] 张坤锋.人教版2003高中语文教材文言选文常用字、词统计与分析[D]. 华中师范大学,2010.

文档

文言文实词积累记忆方法

文言文实词积累记忆方法作者:***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5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主要着眼文言文阅读积累,重点介绍了文言文实词的积累记忆方法:借助成语记忆法、本义勾连法、顺口溜记忆法、例句记忆法、集中处理法,以期指导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轻松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关键词:文言文积累记忆实词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D-0035-02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对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