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
关于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
刘红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财经贸易系重庆408000)摘要:盈利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企业在一定
阶段内赢得利润的能力。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盈利能力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经营者对企业进行了解的重要媒介。通过研究盈利分析,相关主体可更清楚的获悉企业的经营业绩以及内部管理水平,以作出科学的决策。
关键词: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
一、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概述
盈利能力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得到利润的能力,又被称作资金增值能力。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可用利润率进行衡量,当企业的利润率较高时意味着其盈利能力较强,反之,则意味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差。然而,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强弱并非决定的,其值应和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收益以及资源相比较才能得出结论。盈利能力分析是相关主体采取一定方式对企业的获利能力做出的判定,它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利润状况进行了解的一种有效路径。通过盈利能力分析,结合与盈利能力有关的指标数值,相关主体才能及时找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基于分析结果之上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的营销能力
企业的营销能力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基石,基于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企业的目的是拓展经营规模,提高此企业的营业收入。为了有效增强企业的营销能力,企业应加大力度销售自身的服务与产品,增加营业收入,以助于推动企业的生产发展。众所周知,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销售量愈多其得到的利润也就愈多,销量愈大,收入愈多。企业要想得到更多利润,就必须基于销量更多之上,待市场占有率处于一定水平后,才可使企业赢得更多利润。因此,企业十分重视市场调研结果以及营销策略的使用,此乃其实现长久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资产的管理水平
企业资产的支配使用状况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因子,要想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关键在于如何通过企业资产支配方式使企业资产创造出最大收益。减少资金闲置率,加快资金流转速度,从而创造出更大利润。在企业日常运作过程中,要合理的管控生产运行的投资比重,确保资金分配的均衡性,从而有效推动企业实现稳健发展。然而如今,我国企业对企业资产管理、使资产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没有予以高度关注,大部分企业资产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还不强,管理水平亟待进一步提升。
(三)资本结构及其风险因素
资本结构大致指的是权益与负债的比例关系,合理的负债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目前,采取负债方式增加利润的企业多为大型企业,其依靠负债拓展企业规模的方式获取到利润。然而,当负债超出企业承受范围时,对企业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此时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盈利能力下降。因此在对企业进行经营时,相关主体必须严格管控企业负债率。
(四)会计制度与核算方式
企业盈利会受到会计制度与核算方式的影响,伴随市场的持续发展,会计制度也在不断的发更变更,核算方式日趋多元化,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不同的会计,获取到的财务结果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目前,许多财务会计行业的工作人员都在发出迷惑,如何运用会计制度缩减企业成本,采取何种核算方式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并就此展开研究。
(五)成本控制能力
最大限度的增加营业收入、缩减成本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方式。企业盈利能力愈强,市场竞争力就愈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就愈高。在开展日常运营工作时,企业如何对经营成本进行管控、最大限度的减少运营成本,这是判定企业能否成功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今,部分企业的营业数额尽管比较大,然而利润率较低,成本较高,出现回报低、投入高的问题。当前,所有企业都在深思如何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最大限度的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三、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推动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借助贷款利率杠杆对负债融资利息进行调节,使资本结构不科学的问题得到妥善的处理。与此同时,要强化力度构建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再者,要对当前的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办法进行改革,一步步的取缔额度管理。此外,要不断健全企业债券市场的结构体系,构建并完善多层次的企业债券市场。
(二)采取财务手段构建提高企业盈利的科学模式
在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超过企业融资成本的情况下,财务人员可采取强化负债水平的方式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但也要因此同时承担更高的经营风险。下面笔者将站在长期的视角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进行研究。
因经济运行有着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如此即可采取反周期操作的方式赢得超额收益,增加股东回报。详细而言,在经济处在高峰阶段减小企业资产负债率,为经济下滑时企业的应对奠定基础;在低谷期应提升资产负债率。
采取反周期操作的财务策略,能有效提升企业长期的盈利能力,然而从长远的角度上看企业平均的资产负债率并未得到大幅提升。倘若可对经济周期作出精准判定与评估,采取反周期操作企业的风险水平的方式,确保企业风险水平保持不变,使企业的风险水平与资产负债率保持一致。
(三)选用恰当的能有效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方式
企业运营的宗旨是寻求利润最大化,在当前日趋激烈化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想实现长久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具有强大的盈利能力。所以,管理层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应把重心置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上。通常而言,要想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可采取如下三种方式:其一,提高内部运营水平或拓展规模,以此来促使企业的资产周转率提升;其二,采取成本控制或产品创新的方式促使企业销售净利率得以提高;采取增加负债的方式提升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四)强化力度进行市场管理,增加企业整体经营业绩
为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绩效,可采取如下四种策略:其一,拓展上市公司的经营规模,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竞争力;其二,将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贯彻落实至实处,坚持不懈的将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上市公司淘汰掉,坚持优胜劣汰的市场原则;其三,强化力度对行业公司上市、盈利能力强的区域进行审批,特别是要强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其四,要不断优化并健全上述公司的治理结构,努力改善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彭荣.信息产业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15,(23):187-188.
[2]江俊.五力模型视角下京东盈利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7):20-21.
[3]杨涵,陈和平.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48(04):528-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