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目的】
应用光的折射定律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
如图1所示,在玻璃砖的上方插两颗大头针P1和P2 ,在玻璃砖的下方观察时,由于光线的两次折射,P1和P2的虚像将在 和 的位置。
为了确定沿P1、P2方向射入的光线(在玻璃中)的折射光线方向,可在玻璃砖下方插 和 两颗大头针,并让它们挡住P1′和P2′(在下方观察,可以看到P1′、P2′、P3、P4在一条直线上)。
P1、P2的连线与玻璃砖上边缘交点为O ,P3、P4的连线与玻璃砖上边缘交点为O′,连接O、O′即是玻璃中的 。
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利用 即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
【注意事项】
1、插针时,P1、P2的间距(或P3、P4的间距) ;
2、画出玻璃砖的边线后,在插针的过程中玻璃砖 (尤其不要扭动);
3、入射角不要太大(折射光强度太小),也不要太小(不能反映正弦之比为恒量的规律);
4、如果是用圆规作数据处理,圆的半径不要太小。
【实验器材】
玻璃砖、白纸、泡沫塑料板(图钉)、 、三角板、量角器(或圆规)
【实验步骤】
1、将白纸用图钉钉在泡沫塑料板上。
2、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借助三角板画出玻璃砖的 。
3、按图1所示放好玻璃砖后,插上大头针P1、P2 。
4、在玻璃砖的下放观察P1、P2的像,并用大头针 挡住它们的像P1′、P2′,将P3插入白纸。
5、再用大头针 挡住P1′、P2′和P3, 并插入白纸。
6、取下玻璃砖,用三角板过P1、P2画直线、过P3、P4画直线,分别与玻璃砖的上、下边界线交于O、O′点,连接O、O′得到玻璃中的折射光线。
7、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用折射定律计算玻璃的折射率。
8、改变 ,重复2~7步骤,多测几组。
【数据处理】
| 数据组次 | 入射角θ1 | 折射角θ2 | sinθ1 | sinθ2 | 折射率n | n的平均值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