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学校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关键时期。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开拓创新,进一步弘扬优良传统,凝练办学特色,传承工大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在全校营造一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昂扬向上的氛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
这里我们提到校园文化。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归结为文化的竞争,一个民族的崛起也正是文化的崛起。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而被其他的外族文化而取代,那么这个国家无论从经济还是其他方面都将沦落为其他强国的傀儡,达不到真正的强大。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同样校园文化也是校园的灵魂。如果一个学校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那么它便没有长远的发展和生存空间。为此,我们必须好好审视、提炼我们的校园文化,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物质文化是指硬件环境建设,如教学建筑,教学设施,校园景观等。精神文化则是指和谐的育人氛围,学习氛围。物质文化是表层的文化,精神文化才是内在的、深层的文化。我们要讲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指的就是在校园内建设一种纯洁,年轻,活力,张扬,拼搏,不断吸取知识,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的氛围。将这种氛围作为一种精神引领与熏陶感染,引导同学们自觉学习,自主成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当前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纷纷开展,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但就学校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而言,仍存在着一些诸如,对学校了解不深刻、社团活动多而不精等不足。笔者粗陋地认为咱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小的方面做一些实践性的思考。
1、努力使学校的校风校训深入人心。学校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以培养“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工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为办学目标。但是就目前的具体情况而言,大多数在校学生对学校的这些办学理念还缺乏一定的认识。我们仍需要充分挖掘校风校训的精神内涵,让全体师生充分感知其实质,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同自身的发展相结合,增强同学们“今天我以工大为荣,明天工大以我为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想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小的细节来体现工大文化的这一特色:1)在校园内建设一些能够体现我们学校特色的雕塑、标志等,书刻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等,使之以成为师生们耳熟能详的口号,以彰显我们学校的文化品位。2)积极宣传学校校徽、校歌等具有学校代表性的事物,激发师生们的爱校热情。在新生入学时,尽量使每位同学都有一枚咱们学校的校徽,让他们了解其含义。积极组织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校歌,让全体师生们都会唱。3)通过除了让新生们参观校史馆以外的形式让广大师生们了解学校的历史。校园文化根植于历史,并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让同学们了解先辈们的奋斗历程,让大家从中受到鼓舞,增强其主人翁意识。
2、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包括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这里主要从学校方面考虑:1)学校可以搭建可供老师和学生们进行学习探讨、课外交流的网络平台,以弥补由于课堂教学的缺陷和由于时空分离而造成的交互不足。2)学校可以加强网上的引导,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这就需要网络中心的负责人做好一些工作,如,针对师生的言论,及时跟帖,澄清事实,答疑解惑;针对热点问题,积极参加与讨论,并进行有目的的引导;针对社会重点、热点、难点等问题,可在校内征集有深度、说服力强的评论性文章。3)充分发挥工大论坛的作用,努力将工大论坛建设成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论坛,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活动的规范及引导。目前我们学校的团学活动已经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几乎每天在一三食堂下都有来自各个学院和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一方面反映了我校校园文化欣欣向荣的形势,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同学们浮躁和盲目跟风等情绪。某些社团活动形式呆板、内容陈旧、意义浅薄,或者缺少特色,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活动,而只是一味跟风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学生对社团活动的满意度下降。社团活动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入广大学生内部,让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意义更加明确。学校和学院也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控制,对学生社团活动加以规范,杜绝社团活动出现面子工程的现象。
以上是我个人在对校园文化初步认识和总结社团工作经验和的基础上提出的几点粗鄙的思考。总之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学校的长足发展,这要求学校、老师们及各社团的负责人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性的道路,为工大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不断努力!
2011-4-22
20091734 朱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