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简答(每小题15分,总计60分)
1. 简述中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种类及编写特点
答:(一)中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种类:
(1)以识字为主的综合性字书
(2)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的蒙养教材
(3)以进行历史知识教育为主的蒙养教材
(4)诗歌类蒙学读本
(5)名物类蒙学读本
(二)中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编写特点:
(1)重视汉字的特点
(2)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3)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特点
(4)著名学者直接编写或参与编写、修订蒙学教材,对保证教材的高质量,增强教 材的权威性意义非凡。
(5)寓道德教育和其他教育于识字教学之中,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2. 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答:朱熹一生勤学博览,根据自身体会,总结出许多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后人整理归纳成为六条:
a.循序渐进
b.虚心涵涵
c.熟读精思
d.切已体察
e.着紧用力
f.居敬持志
3. 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教育观点
答:(1)教育目的上要素主义认为,尽管宇宙的现象和社会现象是变动不息,变幻莫测的,但是人类文化的价值却具有永恒性和客观性,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有"各式各样的最好的东西",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学校教育的丰要任务就是把这些不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传递给年轻一代。
(2)在教育内容上要素主义强调学校教育的内容就是继承传统的"文化遗产"。(3)课程必须以学科为核心,学生的学习必须具有系统性。
(4)教学方法 主张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重视对学生的心智训练,强调努力学习,提倡天才学习,主张严格的纪律和高标准。
(5)教生地位要素主义强调教师中心,他们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的主动权在教师而不在学生,教师应该车教育过程中占居主导的中心地位,儿童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4. 评述《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答:《国防教育法》在第三条中对国防教育的内容和目的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国防观念是指人们对国防的认识和态度;国防知识是指有关国防的基本理论、常识;军事技能训练包括学习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知识和个人防护器材的使用,人民防空知识和战场救护知识常识,开展射击、投弹、刺杀等军事训练活动,以及越野、跳伞、滑翔、航海、驾驶等军事体育运动。
从完整性和系统性两个方面来讲,国防教育主要包括:国防理论、 国防历史、国防常识、国防精神。
此外,国防法制、国防科技、国防经济、国防外交与形势、国防体育等也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的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目的是使公民“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二、论述(每小题20分,总计40分)
1. 试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答: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德育教育应该是培养人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现代社会延续了传统的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礼仪之邦的德育实践理论使当时的社会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现代的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孔子的德育思想,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开展系统活动。学校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在办学的全部过程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继承儒家把德育作为核心和本质的德育思想,更加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把德育置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 “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任务。教育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素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做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品德、心理、责任感、精神、观念等。首先,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品德高尚的榜样,用高尚人格教育和鼓舞学生,从而实现教育的目标。其次,要从立身、行事和处世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性道德,然后根据思想形式形成处事之道。再次,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学习并实践孔子仁爱、礼义、忠恕、明智、诚信的修身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最后,理论结合实际,把孔子的仁爱和诚信等思想应用于实践之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2. 试论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答:杜威主要从四个方面肯定了进步教育运动:
(1)进步教育运动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冲击,进步学校的各种实验是对陈腐的学校制度的;
(2)教育是以儿童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为基础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使人的所有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
(3)进步教育运动使学校生活发生了富有意义的变化:在进步学校中气氛活跃,学生有较浓的学习兴趣、较多的自由和独创精神,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有较多的合作,有较多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性活动,有较多的反省思维,在团体生活中有较多的民主方式,学校较注意培养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
(4)推动教育理论的变革和发展。
但杜威对进步教育运动也提出了一些严肃的批评。他批评进步教育运动的“儿童中心”学校的主张,批评该运动忽视对课程和教材的组织,批评运动所采用的绝对的思维方式。作者指出,杜威对进步教育运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进步教育运动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有限的,教育革新实验缺乏周密的计划,这个运动仅仅是一个与教师有关的运动,对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它自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它的道路是崎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