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篮球课程简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06:59
文档

篮球课程简介

《篮球》课程简介开课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学时576学分20主要学习内容:篮球运动概述;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篮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教材:1孙民治主编.《篮球运动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第1版,2007年第1次印刷2郭永波等主编.《篮球》.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3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规则》,20174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裁判员手册》,2017考核办法:技术评定30%;达标30%;理论成绩30%(理
推荐度:
导读《篮球》课程简介开课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学时576学分20主要学习内容:篮球运动概述;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篮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教材:1孙民治主编.《篮球运动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第1版,2007年第1次印刷2郭永波等主编.《篮球》.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3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规则》,20174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裁判员手册》,2017考核办法:技术评定30%;达标30%;理论成绩30%(理
     《篮球》课程简介

  开课专业

运动训练专业 课程性质

专业主干课程
学时             576学分       20
  主要学习内容:

     篮球运动概述;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篮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教材:

1孙民治主编.《篮球运动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第1版,2007年第1次印刷

2郭永波等主编.《篮球》.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规则》,2017

4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裁判员手册》,2017

  考核办法:

         技术评定30%;达标30%;理论成绩30% (理论作业);课堂表现10%。

广州体育学院《专项理论与技术(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

根据201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大纲适用于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学生的必修课程的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共计576学时,修完本课程并达到考试合格标准可获得规定的20学分。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篮球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及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三)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篮球技术教学训练与指导”、 “篮球战术教学训练与指导”、“篮球教学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和“篮球规则与裁判法”四个系列模块。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在第一到第六学期进行,每学期教学16周。具体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如下:

1、加强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教育

(1)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刻苦训练、勤学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以及顽强奋斗的意志品质和团队意识。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愿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作贡献的一代新人。

(2)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精神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系统讲授篮球运动理论知识

(1) 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特点、规律及其历史演变趋势的理论和知识。

(2) 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技术分类体系和技术动作结构理论分析。掌握篮球运动主要技术动作方法、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要求等理论知识,并了解其最新发展。

(3) 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战术分类体系及制定战术的原则。掌握篮球主要攻守战术形式、结构、变化、战术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要求等理论知识,并了解其最新发展。

(4) 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专项身体素质的特点以及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方法与要求。

(5) 学习和掌握篮球规则、裁判法的基本条款及知识。掌握当前国际上篮球规则、裁判法改变及发展动态以及篮球运动竞赛组织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

3、熟练掌握、巩固与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

(1)在学生原有篮球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巩固与提高,并在训练中逐步提高技术运用与应变能力。在比赛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对抗能力和组合技术运用的实际效果。

(2)巩固正确的篮球技术动力定型,纠正不良或错误的技术动作习惯,形成良好的技术动作规范。

(3)熟练掌握篮球攻守战术基础配合方法,在比赛实践中能够比较自如地运用。

(4) 掌握篮球主要攻守战术方法、变化规律与打法原则,并具备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

4、培养学生从事篮球技术、战术教学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篮球竞赛与裁判工作的能力

(1)掌握篮球技战术教学原则、方法与要求,了解教学文件的种类。掌握篮球技战术教学课规范教案的书写。

(2)通过技战术教学实习,使学生具有一般讲解、示范能力和安排组织教学练习的能力;初步具备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的能力。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篮球教学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3)通过篮球裁判的基本功练习、篮球裁判的临场实习及技能培养,使学生具备组织篮球课外活动和担任篮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工作和记录台工作及裁判工作的能力,达到篮球二级以上裁判水平。

5、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的科研程序和科研方法

掌握篮球运动的科研程序、基本科研方法和论文撰写格式及要求,学会查阅、整理和分析文献资料。

(四)教学内容安排与学时分配

章  节

学时理论实践作业
篮球运动概论44
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23412222
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16012148
篮球专项体能教学与训练728
篮球竞赛组织与管理44
篮球规则与裁判法728
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44
篮球训练理论与方法44
篮球运动科学研究工作44
机  动

18414
合  计

576512
二、大纲正文

(一)理论部分

第一章  篮球运动概论(第一学期)

目的要求: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演进、特点、发展趋势及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篮球运动的演进、特点、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篮球运动的起源与演进

第二节篮球运动的特点

第三节 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 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篮球技术理论(第二、三学期)

目的要求:通过篮球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篮球技术的理解,促进篮球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重点:篮球各主要技术的分类分析(技术分析、动作方法和要领)以及教学训练方法步骤。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篮球技术的基本理论

1、篮球技术的概念

2、篮球技术的特点

3、篮球技术的分类

4、现代篮球技术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篮球各项主要技术的分类分析

1、移动

2、传接球

3、运球

4、投篮

5、持球突破

6、防守技术

7、抢篮板球技术

第三章 篮球竞赛裁判理论(第二、四学期)

目的要求:了解篮球竞赛组织工作的基本方法,学习篮球竞赛的主要规则知识、理解篮球规则的精神,掌握篮球裁判方法及其要求。

教学重点:篮球竞赛的编排方法;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篮球竞赛工作

1、篮球竞赛的组织工作

2、篮球竞赛的编排方法

3、国际重要赛事简介

第二节 篮球裁判工作

1、篮球运动竞赛规则

2、篮球运动竞赛裁判法

3、篮球运动竞赛的记录台工作

第四章 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理论(第三、六学期)

目的要求:学习篮球战术基本配合的基本理论知识,加深对篮球基本配合的理解,促进对篮球战术基本配合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重点:攻防战术基础配合的配合方法及要求,战术基本配合教学训练方法及步骤。

第一节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

1、传切配合

2、突分配合

3、掩护配合

4、策应配合

第二节 防守战术基础配合

1、抢过配合

2、穿过配合

 、绕过配合

 、夹击配合

 、关门配合

 、补防配合

 、交换防守配合

 、防守中锋配合

第三节 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教学与训练

1、战术基础配合教学与训练的任务

 、战术基础配合教学与训练的方法与步骤

    第五章 篮球全队战术理论(第四、五、六学期)

目的要求:学习篮球全队战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加深对篮球全队战术的理解,促进对篮球全队战术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重点:篮球全队攻防战术的特点、形式、配合方法及运用要求;全队战术教学训练方法与步骤。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篮球战术的基本理论

 、篮球战术概述

 、篮球战术结构原理

 、篮球战术分类体系

 、篮球战术设计与运用

 第二节 快攻与防守快攻

 、快攻

 、防守快攻   

 第三节 人盯人防守与进攻人盯人防守战术

 、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战术

 、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

 、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

 第四节 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

 第五节 区域紧逼与进攻区域紧逼

 第六节 混合防守与固定战术配合

 、混合防守战术

 、固定战术配合

 第七节 篮球全队战术的教学与训练

 、全队战术教学与训练的任务

 、全队战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与步骤

  第六章 篮球教学训练理论(第四、五、六学期)

目的要求:学习篮球教学、训练文件的制定,了解篮球教学、训练的一般原则、方法和要求,掌握篮球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及心理等的教学和训练的基本手段及方法。

教学重点:篮球教学、训练文件的制定;篮球基本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的教学、训练手段和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

 、篮球教学概述

 、篮球教学的任务与内容

 、篮球教学理论与原则

  4、篮球教学步骤与方法

 、篮球教学文件的制定

 、篮球教学课的组织模式与方法

 、篮球教学质量的测量与评价

 第二节 篮球训练理论与方法

 、篮球训练概述

 、篮球训练的任务与内容

 、篮球训练理论与原则

 、篮球训练步骤与方法

 、篮球训练文件的制定

 、篮球训练负荷的构成因素及特点

 、训练水平的测定与评价

 、学校篮球队是组建与管理

第三节 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1、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3、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测试

 第四节 篮球运动的心理训练

 、篮球专项心理特征

 、篮球心理训练的基本理论

 、篮球心理训练的方法

第五节 篮球比赛的准备与指挥工作

1、比赛前的准备工作

 、临场比赛的指挥工作

3、篮球技术统计指标界定

4、篮球视频分析软件运用

5、现代篮球比赛分析方法

第七章 篮球科研理论(第六学期)

目的要求:学校篮球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培养从事篮球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篮球科研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篮球科研资料与事实的收集和整理分析;科研论文的撰写。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篮球科研的范围与内容

 第二节 篮球科研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第三节 篮球科研选题

 第四节 篮球科研资料与事实的收集和整理分析

第五节 篮球科研论文的撰写

(二)实践部分

1、篮球运动一般与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及游戏

(1)一般及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2)篮球游戏

2、篮球技术

项目重点教学内容一般教学内容
进攻移动技术基本姿势;起动;前、后转身;变速、变向跑;跳步急停;跨步急停;单、双脚起跳。放松跑;跨步。
传接球技术双手胸前传球;双手头上传球;各种反弹传球;单手肩上传球;单手体侧传球;单手勾手传球;单手胸前传球;单手、双手接高、中部位球。双手背后传球;单手背后传球;单手点拨传球;单手、双手接低部位球;空中传球与接球。
投篮技术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行进间单手勾手投篮;行进间单手反手上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急停跳投;转身跳起投篮;跳起转身投篮。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单手、双手补篮;单手、双手扣篮;跳起空中接球投篮。
运球技术运球急起;运球急停;高运球;低运球;体前变向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球后转身;背后变向运球。胯下变向运球。
突破技术原地持球交叉步突破;原地持球同侧步突破;持球前转身突破;持球后转身突破。行进间接球变向运球突破。
篮板球技术抢进攻篮板球;

抢防守篮板球。

防守移动技术防守基本姿势;横滑步;后撤步;攻击步;交叉步、绕前步。平步、碎步、后退跑。
防守对手技术防守有球队员;防守无球队员;抢、打、断球技术;盖帽技术。
组合技术与位置技术主要进攻组合技术。各位置的主要技术。
3、篮球战术

项目重点教学内容一般教学内容
进战术基础配合攻传切;突分;掩护;策应。
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挤过;穿过;交换;关门;夹击;协防;补防。绕过;围守中锋。
快攻战术与防守快攻短传与运球结合的快攻;快攻结束段的多打少;防守快攻发动与接应、推进;快攻结束段的少防多。长传快攻;掷后场篮板球快攻;抢断球快攻;争球获球后的快攻。
人盯人防守战术与进攻人盯人防守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进攻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半场缩小人盯人防守;进攻半场缩小人盯人防守。
全场紧逼与进攻全场紧逼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全场区域紧逼;进攻全场区域紧逼。
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2-1-2、2-3、3-2、1-3-1等区域联防的防守与进攻相应阵形区域联防。

对位联防与进攻对位联防。
混合防守与进攻混合防守;进攻混合防守。
全队固定战术全队固定进攻战术。
攻守转换各种形式的攻守快速转换。
     4、篮球竞赛裁判

(1)篮球裁判员的宣判及跑位

(2)篮球比赛的记录台工作

(3)篮球两人制裁判法及三人制裁判法的临场实践

(4)三人篮球比赛规则与裁判实践

三、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学期(教学16周;每周3次课、6学时;共计96学时)

周次教   学   内   容

1、介绍本学期教学安排与要求;2、熟悉球性,一般身体训练;3、移动技术,投、传、运技术。

1、一般身体训练;2、移动练习:(基本站立姿势、起动、变向跑、变速跑、急停、转身);3、各种运球、传球技术练习;4、行进间高手、低手投篮。

5、篮球运动概述(一)

1、移动练习:(滑步、交叉步、攻击步);2、身体素质训练; 3、各种变向运球、传球技术练习;4、行进间勾手、反手投篮。

1、移动综合练习;2、身体训练;3、各种变向运球、传球技术组合练习;4、跳投技术。

5、篮球运动概述(二)

1、身体素质训练;2、各种运球、传球、投篮技术的组合练习;3、投篮综合练习;4、教学比赛。 

1、各种运球、传球、投篮技术的组合练习;2、持球突破技术;(交叉步、同侧步)3、投篮练习;4、教学比赛。

1、各种运球、传球、投篮技术的组合练习;2、持球突破技术;(交叉步、同侧步)3、投篮练习;4、教学比赛。

1、身体素质练习2、进攻技术组合练习; 3、攻守移动练习(防无球、防有球队员);4、抢、打、断技术练习;5、教学比赛;

1、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2、攻守对抗练习(全场一对一);

3、投篮练习;4、教学比赛。

1、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2、攻守对抗练习(全场一对一);

3、移动接球投篮;4、教学比赛。

5、篮球专项体能训练(一)

十一1、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2、投篮练习;3、全场各种运球、传接球练习;4、半场攻守对抗练习;5、教学比赛。

十二1、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2、全场各种运球、传球、投篮综合练习;3、抢篮板球技术;(冲抢、挡抢技术)。

4、篮球专项体能训练(二)

十三1、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2、全场各种运球、传球、投篮综合练习;3、抢篮板球技术;(冲抢、挡抢技术)4、半场攻守对抗练习。

十四期末技术测试内容复习及测试
十五以班为单位组织年级内教学比赛
十六以班为单位组织年级内教学比赛
第二学期(教学16周;每周3次课、6学时;共计96学时)

周次教   学   内   容

1、介绍本学期教学安排与要求;2、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3、熟悉球性,恢复体力;4、移动技术,投、传、运技术。

5、篮球技术分析(一)

1、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2、进攻移动技术;3、各种运球、传球组合技术; 4、投篮训练。

1、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2、防守移动技术;  3、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3、各种变向运球、传球组合技术。 

4、篮球竞赛规则(一)

1、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2、移动综合练习;2、身体素质训练;

3、运球、传球、投篮组合技术;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2、身体训练;3、突破、运球、投篮组合技术;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5、篮球裁判法(一)

1、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2、突破、运球、投篮组合技术;3、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2、前锋、后卫位置技术3、投篮练习;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2、前锋、后卫位置技术;3、教学比赛。

4、篮球技术分析(二)

1、篮球技术教学实习;2、中锋位置技术;3、抢、打、断技术综合练习;4、攻守对抗练习(半场一对一,二对二);5、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1、篮球技术教学实习;2、攻守对抗练习(半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

3、移动接球投篮;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5、篮球技术分析(三)

十一1、篮球技术教学实习;2、投篮练习;3、攻守对抗练习(全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十二1、篮球技术教学实习;2、全场各种运球、传球、投篮综合练习;3、攻守对抗练习(全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5、篮球竞赛组织编排及记录台工作(一)

十三1、篮球技术教学实习;2、全场各种运球、传球、投篮综合练习;3、抢篮板球技术;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十四期末技术测试内容复习及测试
十五以班为单位组织年级内教学比赛
十六以班为单位组织年级内教学比赛
第三学期(教学16周;每周3次课、6学时;共计96学时)

周次教   学   内   容

1、介绍本学期教学安排与要求;2、准备运动、结束部分教学实习;3、熟悉球性,恢复体力;4、移动技术,投、传、运技术。

5、篮球技术分析(四)

1、篮球技术教学实习;2、专项素质练习;3、全场各种运球、传球、投篮综合练习。

1、篮球技术教学实习;2、专项素质练习;  3、各种变向运球、传球组合技术; 4、攻守对抗练习(全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

5、篮球技术分析(五)

1、篮球技术教学实习; 2、突破、运球、投篮组合技术;3、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突分配合);

1、篮球技术教学实习;2、专项素质练习;3、进攻战术基础配合(掩护,策应配合);4、半场教学比赛。

4、篮球基础战术分析(一)

1、篮球技术教学实习;2、突破、运球、投篮组合技术;

3、防守基础配合(挤过、穿过、绕过、交换配合);4、半场教学比赛。

1、篮球技术教学实习;2、战术基础配合(突分配合、策应配合、关门配合、协防、补防);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5、篮球基础战术分析(二)

1、篮球技术教学实习;2、战术基础配合(掩护配合、挤过、穿过、绕过、交换配合);3、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专项素质练习;2、半场攻守对抗练习(进攻和防守战术基础配合练习);3、教学比赛裁判实习。4、4、篮球竞赛规则(二)

1、快攻(快攻的发动、接应、推进);2、全场各种运球、传球、投篮综合练习; 3、投篮练习; 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十一1、快攻(快攻的发动、接应、推进);2、投篮练习;3、攻守对抗练习(全场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5、篮球裁判法(二)

十二1、快攻(快攻的发动、接应、推进);2、全场各种运球、传球、投篮综合练习;3、快攻结束部分(二攻一、三攻二); 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十三1、抢篮板球技术;2、全队快攻; 3、防守快攻;4、快攻结束部分(二攻一、三攻二)。

5、篮球竞赛组织编排及记录台工作(二)

十四期末技术测试内容复习及测试
十五以班为单位组织年级内教学比赛
十六以班为单位组织年级内教学比赛
第四学期(教学16周;每周3次课、6学时;共计96学时)

周次教   学   内   容

1、介绍本学期教学安排与要求;2、熟悉球性,专项素质训练;3、移动的组合练习(进攻、防守);4、投、传、运技术。

4、篮球专项体能训练(三)

1、专项素质练习;2、运、传、突、投球组合技术; 3、基础配合(夹击、补防、协防)。

1、专项素质练习;2、防守快攻(封堵第一传和接应、防快下队员、少防多);3、基础配合综合练习。

1、专项素质训练;2、快攻结束部分多打少的综合练习;3、防守快攻;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专项素质训练;2、快攻与防快攻的综合对抗练习;3、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4、篮球全队战术分析(三) 

1、投篮练习;2、运球突破组合技术;3、半场人盯人防守(缩小、扩大)。

1、投篮练习;2、半场人盯人防守(缩小、扩大);3、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素质练习;2、运、突、传、投组合技术;3、半场人盯人与进攻半场人盯人对抗练习。

1、素质练习;2、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3、二、三人的攻守配合;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5、篮球专项体能训练(四)

1、运、突、传、投组合技术;2、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3、二、三人的攻守配合;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十一1、运、突、传、投组合技术;2、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3、二、三人的攻守配合;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十二1、运、突、传、投组合技术;2、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3、二、三人的攻守配合;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5、篮球裁判法(三)

十三1、运、突、传、投组合技术;2、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3、二、三人的攻守配合;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十四期末技术测试内容复习及测试
十五以班为单位组织年级内教学比赛
十六以班为单位组织年级内教学比赛
第五学期(教学16周;每周3次课、6学时;共计96学时)

周次教   学   内   容

1、介绍本学期教学安排与要求;2、熟悉球性,专项素质训练;3、移动的组合练习(进攻、防守);4、投、传、运技术;5、基础配合综合练习。

1、专项素质练习;2、运、传、突、投球组合技术;3、区域联防(2-1-2)。

4、篮球全队战术分析(四)

1、专项素质练习;2、区域联防(2-3、3-2)。3、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专项素质训练;2、区域联防(1-3-1);3、区域联防(2-1-2、2-3、3-2);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5、篮球全队战术分析(五)

1、专项素质训练;2、进攻相应阵型区域联防;3、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投篮综合练习;2、进攻相应阵型区域联防;3、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4、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一)

1、各位置投篮练习;2、对位联防和进攻对位联防;3、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专项素质练习;2、运、突、传、投组合技术;3、对位联防和进攻对位联防;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专项素质练习;2、半场区域紧逼防守;3、掩护配合;突分配合;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5、篮球训练理论与方法(一)

1、专项素质练习;2、全场区域紧逼防守;3、策应配合、传切配合;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十一1、专项素质练习;2、进攻半场、全场区域紧逼防守;3、二、三人的攻守配合;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5、篮球全队战术分析(六)

十二1、专项素质练习;2、进攻半场、全场区域紧逼防守;3、二、三人的攻守配合;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十三1、专项素质练习;2、进攻半场、全场区域紧逼防守;3、二、三人的攻守配合;4、教学比赛裁判实习。

十四期末技术测试内容复习及测试
十五以班为单位组织年级内教学比赛
十六以班为单位组织年级内教学比赛
第六学期(教学16周;每周3次课、6学时;共计96学时)

周次教   学   内   容

1、介绍本学期教学安排与要求;2、熟悉球性,专项素质训练;3、移动的组合练习(进攻、防守);4、投、传、运技术;5、快攻综合练习。

1、专项素质练习;2、运、传、突、投球组合技术; 3、快攻综合练习;4、篮球战术基础配合。

5、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二)

1、专项素质练习;2、基础配合综合练习; 3、混合防守、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专项素质训练;2、快攻结束部分多打少的综合练习;3、混合防守和进攻混合防守;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5、 篮球训练理论与方法(二)

1、专项素质训练;2、快攻与防快攻的综合对抗练习;3、固定配合(掷界外球)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投篮练习;2、运、突破、传球、投篮组合技术;3、固定配合(掷边线球、跳球)。

5、篮球科研理论(一)

1、投篮练习;2、运、突、传球、投篮组合技术;3、固定配合(特殊情况下的打法);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专项素质练习;2、外线位置技术教学与训练;3、战术综合运用;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专项素质练习;2、内线位置技术教学与训练;3、战术综合运用;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1、专项素质练习;2、外线位置技术教学与训练;3、战术综合运用;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十一1、专项素质练习;2、内线位置技术教学与训练;3、战术综合运用;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十二1、专项素质练习;2、篮球战术基础配合;3、战术综合运用;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5、篮球科研理论(二)

十三1、专项素质练习;2、篮球战术基础配合;3、战术综合运用;4、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

4、对当今篮球技战术的分析研究专题讲座

十四期末技术测试内容复习及测试
十五以班为单位组织年级内教学比赛
十六以班为单位组织年级内教学比赛
教学进度说明: 1、表中斜线部分是理论教学,其余为实践教学。2、以班为单位组织年级内教学比赛,由负责该年级的教研组长(教师)组织,竞赛编排、裁判工作由学生承担。3、进度中未明确的部分,由该年级的教研小组讨论决定。

四、执行大纲的措施和要求

(一)本大纲是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项学生专项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根据本大纲规定的任务、时间和学时进行教学,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训练相结合,教学与训练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把理论、身体素质、技术、战术、思想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都要全面计划,统筹安排,使学生既能学以致用,又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三)大纲所规定的技术、战术的一般理论,采用在教学训练课中进行现场讲授,重点要突出,加强讲解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使学生正确理解技术、战术概念、动作方法、规范要求、运用时机等,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正确掌握技术和战术并逐步提高运用能力。形式上可采用讲授、答疑、专题讲座、观看技、战术录像、讨论、作业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思考能力。

(四)技术实践课教学和训练应突出精讲多练。除加强老师主导下的技术、战术教学和训练外,应帮助和鼓励学生根据个人技、战术掌握情况积极开展个性化学习和训练,提高技、战术实践能力。

(五)篮球技能是教学和训练以教学、训练、裁判和开展课外活动技能的培养为主。结合平时的教学和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训练、裁判和开展课外活动技能的实际操作及训练过程中。

(六)重视日常教学管理,加强考勤登记,严格贯彻、执行课堂常规和考核要求,稳定教学秩序。

(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教师育人,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专门人才。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孙民治主编.《现代篮球高级教程》.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年8月第1版

2、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规则》.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裁判员手册》.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主要参考书

1、田麦久主编.《高水平竞技选手的科学训练与成功参赛》.北京.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2012年6月印刷

2、张月英主编.《篮球专选课的组织与教法》.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第3次印刷

六、考核内容与成绩评定方法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学年两学期技能评定内容相同,第一至五学期每学期只进行技能评定和平时成绩考核,第六学期由理论考试、技能评定、平时成绩相结合考核。

学期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技能评定
(二)考核要求

1、学生缺课达1/3者,不能参加阶段考核。

    2、学生在每阶段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应参加补考。

(三)具体考核安排与标准要求

1、第一学年技能评定内容与标准

(1)全场往返折回跑  20分                  

 测试方法:考生从端线、罚球线、中线、罚球线、端线连续做全场折回跑两组。每组之间间隔30秒。两组成绩相加取平均成绩。

要求:每人只测试一次,如出现违例则取消考试成绩。

达标标准:20分:

男子28”29”30”31”32”33”34”35”36”37”
标准分201816141210642
女子30”31”32”33”34”35”36”37”38”39”
  

(2)投篮:40分(其中达标20分,技评20分)

测试方法:以篮圈的中心垂直线与地面的交点为圆心至罚球线距离画弧,弧线外自投自抢1分钟。在弧线外两分区投中计两分,三分区投中计三分。记录投中的分数。

要求:男生跳投,女生投篮方式不限。达标与技评同时进行。每人测试两次,取最好一次成绩。

达标标准:

标准分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投中分数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技评标准:(10分)

①动作正确,发力协调,投篮准确 -20分

②动作较正确,发力较协调,投篮较准确 -17分

③动作主要环节较正确,投篮较准确 -14分

④动作关键环节较正确,投篮不太准 -11分

⑤动作明显错误,投篮不准 分以下

(3)全场综合运球上篮技术  40分(其中达标20分,技评20分)

测试方法:(如图所示)考生从端线的中点出发,监考员同时开表记时,考生用右手运

球前进,到标志物①后用后转身运球,换左手运球,到中圈标志物②后(脚必须触及前场地面)做两次胯下运球,用左手运球到标志物③后做后转身运球,用右手运球上篮。中篮后(不中补篮)左手运球到中圈标志物②做左手背后运球,变右手运球前进,在标志物④前做右手背后运球,变左手运球上篮,命中后停表。

标志物放置的位置:标志物①③放在罚球线的延长线与3分线的交接点处;标志物②放在中圈的圆心处;标志物④放在罚球区半圆的顶部。

要求:考试过程中考生出现违例,则取消考试成绩。考生如碰倒标志物,则必须将标志物放回原位,才能继续开始考试。每人测试两次,记最好一次成绩。

达标标准:20分

男子16”17”18”19”20”21”22”23”24”25”
标准分201816141210642
女子18”19”20”21”22”23”24”25”26”27”
技评标准:20分

①能左右手运球上篮,动作熟练正确,速度快,不违例,命中率高; -20分

②能左右手运球上篮,动作较熟练正确,速度较快,不违例,命中率较高;15-17分

③动作熟练正确,速度快,不违例,有补篮; -14分

④动作熟练较正确,速度较快,不违例,有补篮; -11分

⑤动作不熟练不正确,速度慢,有违例,多次补篮; 分以下

2、第二学年技能评定内容与标准

(1)防守脚步移动  30分(其中达标20分,技评10分)

测试方法:(如图所示)测试队员面向中线站立于端线A点后,下达“预备——开始”口令后开始计时。1.测试队员向上快速跑动并做迎上防守至B点,右脚踩踏B点;2.右脚后撤步,侧滑步至C点,右脚踏C点;3.再次向上快速跑动,做迎上防守至D点,左脚踩踏D点;4.左脚后撤步,侧滑步至A点,左脚踩踏A点;5.后撤右脚沿端线向右做横滑步(面向场内),右脚踩踏C点后向左做横滑步(两腿不允许交叉)返回A点,左脚踩踏A点;6.向D点快速起动跑,越过无撞人半圆区后,采用前滑步(攻击步)移动至D点,右脚踩踏D点;7.向左横滑步(面向中圈)到B点,左脚踩到B点,再向右横滑步(两腿不允许交叉)返回踩到D点后,右脚踩踏D点;8.后退跑到C点,任意一脚踩踏C点;9.向B点快速起动跑,越过无撞人半圆区后,采用前滑步(攻击步)移动至B点,左脚踩踏B点;10.向右横滑步(面向中圈)到D点,右脚踩到D点,再向左横滑步(两腿不允许交叉)返回踩到B点后,左脚踩踏B点;11.后退跑向A点。测试者任意一脚踩过A点后停止计时。

要求:滑步重心降低,横向滑步两腿不允许交叉,后撤步动作要正确,动作姿势和移动路线正确,移动步法规范,步法转换清楚、移动路线到位,移动到拐点处一定要踩到“十”标志点。如有违犯按技评标准扣除成绩或取消测试。

达标标准:20分

男子22.0”22.5”23.0”23.5”24.0”24.5”25.0”25.5”
标准分2018161412106
女子24.0”25.0”26.0”27.0”28.0”29.0”30.0”31.0”
技评标准:10分

10-9分

8.9-7分

6.9-6分

5.9-0分

各种脚步动作规范、协调、熟练

各种脚步动作规范、熟练、不协调

各种脚步动作正确、不协调、不熟练

脚步动作不正确、不协调、不熟练

(2)一分钟强度投篮  30分(其中达标20分,技评10分)

测试方法:(如图)

外线:测试队员①站在端线中点外的出发区内持球做好准备,听到“预备开始”口令后,立即将球抛到3分线外,快速转移抢步接球、跳起投篮、冲抢篮板球、抛出,连续反复快速进行。

内线:测试队员站在端线中点外的出发区内持球做好准备,听到“开始”口令后,立即将球抛到2分线外,快速转移抢步接球、跳起投篮、冲抢篮板球、抛出,连续反复快速进行。

要求:测试队员听到口令后方可开始向外抛球,抢到篮板球后要快速抛到线外,抢步接球投篮,无论是抛球到线外,还是接球投篮均不允许走步,如果出现抢篮板球后抱球跑、接球投篮前走步违例、其他同伴触球等情况,此次投中和投篮次数均无效。切记投篮强度要求,未达到规定投篮强度要求,不予计算成绩。

达标标准:

外线队员标准分内线队员
投次命中投次命中投次命中投次命中
11810

92013101211
11710

8181391210
11610

716138129
11510

614137128
11410

512136127
11310

410135126
11210

38134125
1111026133124
技评标准:10分

10-9分

8.9-7分

6.9-6分

5.9-0分

动作规范、协调、熟练、命中率高动作规范、熟练、不协调、命中率高动作正确、不协调、不熟练、命中率低动作不正确、不协调、命中率低
(3)综合运球投篮  40分(其中达标30分,技评10分)

测试方法:(如图所示)测试队员持球从中圈圆弧线后起动,先用右手加速运球,当任意脚踩进三分线内后,后退运球(身体背对或侧对中线),当任意脚踩进中圈后做胯下变向,换成左手运球;当脚踩进B圆圈时做背后运球变向,换右手运球,当脚踩进罚球圈时,转身运球突破后左手上篮;投中抢到篮板球后,按原路线返回,首先是用左手加速运球,脚踩进罚球圈后做后转身变向运球,换右手运球,脚踩进B圆圈做背后变向运球,换左手运球;当脚踩进中圈时,继续用左手运球至三分线,当脚踩进三分线内,变后退运球,当脚踩进中圈后做胯下变向,换成右手运球;当脚踩进D圆圈时做背后运球变向,换左手运球,当脚踩进罚球圈,后转身运球突破右手上篮;投中抢到篮板球后,按原路线返回,首先是用右手加速运球,脚踩进罚球圈后做后转身变向运球,换左手运球,脚踩进D圆圈做背后变向运球,换右手运球;当脚踩进中圈时,反身快速运球投篮,球中篮通过篮圈后停表。

要求:运球前进变向,脚必须踩到身前圆圈,后退运球,身体背对或侧对中线,任意脚必须踩进中圈才能变向。未按测试方法和路线运球,出现脚未踩圆圈、未能及时换手运球、返回时脚未踩进中圈、未按规定左(右)手投篮、携带球等,按技评标准要求扣除成绩或取消测试。

达标标准(10分)

男子28.0”29.0”30.0”31.0”32.0”33.0”34.0”35.0”
标准分2018161412106
女子32.0”33.0”34.0”35.0”36.0”37.0”38.0”39.0”
技评标准:20分

①能左右手运球上篮,动作熟练正确,速度快,不违例,命中率高;      18-20分

②能左右手运球上篮,动作较熟练正确,速度较快,不违例,命中率较高;15-17分

③动作熟练正确,速度快,不违例,有补篮;                          12-14分

④动作熟练较正确,速度较快,不违例,有补篮;                       9-11分

⑤动作不熟练不正确,速度慢,有违例,多次补篮;                     9分以下

3、第三学年技能评定内容与标准(此学年考核内容只有技评)

(1)三人传接球上篮   20分

测试方法:(如图所示)三人一组,直线推进,两个往返。每组做两次,以最好的一次技评成绩为准。

技评标准:20分

20-18分

17-15分

14-12分

12分以下

传球动作很熟练,准确,到位。

移动速度非常快,并能观察全场。跑动有弧形路线。

判断准确,传球及时,上篮动作正确并能投篮中篮

传球动作较熟练,准确,到位。

移动速度较快,并能观察全场。跑动有弧形路线。

判断较准确,传球能及时,上篮动作正确并能投篮中篮

传球动作熟练,较准确,到位。

移动速度快,并能观察全场。跑动有弧形路线。

判断准确,传球及时,上篮动作正确并能投篮中篮

传球动作一般,或不够准确、到位。

移动速度不快,观察全场不够。跑动有弧形路线。

判断不够准确,传球不及时,投篮不中篮

(2)篮球技战术应用能力测试    40分

测试方法:考生三人一组,进行全场三对三比赛。采用半场盯人防守,测试考生技术合理运用和战术意识战术能力。

评定内容:

①个人攻防技术能力,评定考生攻防技术运用的合理性、熟练性、准确性和攻击性。

②战术意识与战术配合能力,组织发动快攻与防快攻、攻防转换、两三人配合的意识与

能力。

③控制比赛节奏、比赛的意识与能力。 

评定标准:

①攻防技术合理,熟练准确,攻击性强,运用攻防基础战术配合意识和能力强,快攻与防快攻意识与能力强,控制比赛节奏好,比赛意识与能力强。                 36-40分

②攻防技术较合理,较熟练准确,攻击性较强,运用攻防基础战术配合意识和能力就强,快攻与防快攻意识与能力较强,控制比赛节奏较好,比赛意识与能力较强。     31-35分

③攻防技术基本合理,基本熟练准确,攻击性一般,运用攻防基础战术配合意识和能力一般,快攻与防快攻意识与能力一般,控制比赛节奏一般,比赛意识与能力一般。26-30分

④攻防技术不太合理,基本熟练准确,攻击性较差,运用攻防基础战术配合意识和能力较差,快攻与防快攻意识与能力较差,控制比赛节奏较差,比赛意识与能力较差。21-25分

⑤攻防技术不合理,基本熟练准确,攻击性差,运用攻防基础战术配合意识和能力差,快攻与防快攻意识与能力差,控制比赛节奏差,比赛意识与能力差。            15-20分

裁判工作能力(10分)

(3)篮球规则裁判法应用能力测试   40分

测试方法:结合全场三对三测试,三名同学为一组,一组担任记录台工作,一组担任临场执裁任务。

临场执裁评分标准(20分)

20-18分

17-15分

14-12分

12分以下

形象、气质好,手势规范;宣判及时、准确;分工配合清楚,选位合理;运用规则合理形象、气质较好,手势较规范;宣判较及时、准确;分工配合较清楚,选位较合理;运用规则较合理形象、气质较好,手势较标准;宣判不够及时、较准确;分工配合较清楚,选位不够合理;运用规则较合理形象、气质差,手势不标准;宣判不够及时和准确;分工配合不清楚,选位不够合理;运用规则不合理
    记录台工作评分标准(20分)

20-18分

17-15分

14-12分

12分以下

精神饱满、仪表端正、服装整洁;熟悉业务和所用器材,赛前进行检查和调试;赛中准确、快速、全神贯注;规则运用合理精神饱满、仪表端正、服装整洁;较熟悉业务和所用器材;赛中准确、反应较快、全神贯注;规则运用合理精神饱满、仪表端正、服装整洁;较熟悉业务和所用器材;赛中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规则运用较合理精神状态差、仪表不端正;不熟悉业务和所用器材;赛中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规则运用不合理

文档

篮球课程简介

《篮球》课程简介开课专业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学时576学分20主要学习内容:篮球运动概述;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篮球战术教学与训练;篮球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教材:1孙民治主编.《篮球运动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第1版,2007年第1次印刷2郭永波等主编.《篮球》.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3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规则》,20174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篮球裁判员手册》,2017考核办法:技术评定30%;达标30%;理论成绩30%(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