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活动背景
教具材料及环境创设:走在幼儿园里建构区,总是会见到孩子们蹦蹦跳跳的身影,听到悦耳的欢笑声和交流讨论的声音。因为那里投放了数量充足,形状各异的积木块,设置了一片较开阔的长方形活动区域,在空间上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活动需求。
幼儿兴趣及前期经验:孩子们走过路过或者晚间离园前都会去拼摆几下,如果发现积木摆放不规整都会主动上前帮忙摆整齐,积木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中班幼儿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能够主动去游戏,与伙伴交流,但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偶尔会发生争执,喜欢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活动,能够主动探索。之前,孩子们在家中或是在幼儿园都有接触小型积木,进行过拼接、搭叠,以及镶嵌的游戏形式,也有利用废旧纸箱纸盒搭建的亲身体验,无不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之中,孩子们的户外时间离不开滑滑梯,这次的游戏活动,滑滑梯带给了孩子们灵感。
教师预期:面对困难愿意主动去观察思考并解决问题,互相之间能够友好相处,互谦互让,能够共同商量,探索发现不同形状积木的特性,创造新现象、发现新玩法、总结新规律,获得新知识,进而体验游戏带来的奇妙感觉与享受。
游戏规则:幼儿自主选择不同形状积木进行搭建游戏,尝试不同形状积木在斜坡上滑动。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活动过程:区域活动时间一到,孩子们就兴高采烈地来到建构区。明明和淘淘是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一次,他们又选择了同一个区域。淘淘最先抱来了几块薄木板,铺好了第一层,明明转身选择了一块中空的较厚的长方形积木搭在了旁边。这时候明明在若干的积木中四处张望,他要找什么呢?我好奇极了。“找到了。”明明突然一声大叫,只见他拿来了一块又扁又长的木板搭了一个滑梯一样的小陡坡。“太好了,可以滑滑梯了。”明明兴奋地说。不一会儿,就吸引了好几名小朋友围观。明明拿着一个圆柱形的积木,放在了“滑梯”顶端,手一松,积木从“滑梯”最高处滑了下来,淘淘则在最面伸出手接着。
明明激动地笑起来:“哈哈哈,快看,好快啊”,淘淘和其他小朋友也拍手叫好。嘴里喊着“我也想玩。”明明又去积木中逛了一会儿,似乎若有所思地在寻找什么?“就是你。”他拿来了一块细长的木板放在了“滑梯”上,长木板却一动不动。淘淘拿了一样的木板准备尝试。“让我来试试。”明明站在滑梯顶端,想继续尝试。明明尝试将木条放在斜坡不同的位置上,然而长木板仍然一动不动。于是又重新选择了几块圆柱形的积木玩了几次“滑滑梯”。
这时,很多小朋友看见你的积木轱辘辘的滚呀滚,就围了过来,明明双手掐腰,想了想说:“我们把滑梯搭长一些吧。”小朋友们齐心协力,有的在铺第一层,有的在用宽积木加高。小滑梯变成了先下坡再上坡的长滑梯。
淘淘拿了一块小方形积木向下滑,嘴里说着“让我先来试一试。”淘淘小手一松,发现积木没有滚动。明明对淘淘说:“放中间试一下。”淘淘将积木拿到“滑梯”中间,手松开了方形积木还是不能滚动。明明也拿起了一块方形积木想让它滑下去,于是他使劲一推,果然积木滑了下去。可是,淘淘却说:“这块积木不是滚下去的,是你推下去的。”明明提议:“我们再拿一块三角形的积木试下”。经过反复的实践操作,积木块一动不动,这时他们看到了我,兴奋的对我说我:“快看啊,老师,我们的滑梯”。我笑眯眯地竖起了大拇指“那你们能给我演示一下三角形积木“滑滑梯”么?”“好呀好呀。”明明重复了一遍还是不能滑下来。这时,我说:“那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淘淘大声说:“我知道了,三角形的积木不能滚动。”
明明和淘淘的“滑滑梯”游戏吸引了更多的小朋友,大家你一块,我一块,滑梯越来越长,小伙伴们拿着不同形状的积木让其从滑梯上滚下来,发现无法滚动,就换下一个。“这个形状不能滚动,得是圆的。”明明有模有样地指导了起来。明明和淘淘也越来越兴奋,玩到最高兴处还把几个圆柱形积木一起往下滚。“让我来一次多放几块圆柱形积木。”“太刺激了。”淘淘在一旁叫着。“你先玩。”“我们一起试试。”“哈哈哈,太好玩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欢快极了。
“我能试试么?”我兴奋地问道。“老师,你猜三角形能不能滑下去?”在孩子们的见证下我尝试了圆柱形积木和三角形积木。“老师,是不是太好玩了。”我点头笑道。“为什么圆柱形会滚动,三角形和长方形不能呢?”“他们有什么区别呀?”我提出了几个问题。明明抢先回答:“三角形是尖的,长方形是方的,圆柱形是圆的,只有圆的会滑下来。”我被孩子的回答惊讶和可爱到了,我点点头,帮助孩子梳理了原因。“是啊是啊,我知道原因。”“我也知道。”“我早发现了这个规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兴奋地说着,满脸洋溢快乐的笑容。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
中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善于交流,能够尝试新事物。通过在建构区投放不同形状和特点的积木板,能够激发幼儿自主选择的兴趣,创造性的去搭建和组合游戏,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能感知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在游戏中明明和淘淘是好朋友,他们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明明选择积木之前,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发现能够自主选择不同形状的积木快,在需求有变化时能及时调整更换材料。选择的积木无法滑动没有让幼儿停止游戏,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游戏热情,经过多次尝试,发现能够“滑滑梯”积木板的特性。孩子们相互交流分享发现与思考,友好协作。在游戏中,明明的观察力、发现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在主动探究中得到了提升。具有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能够带动伙伴们一起探究和尝试,是小朋友们学习的榜样。(游戏时,明明、淘淘搭建了不同长度的滑梯,尝试了圆柱体、长方体、三角体积木是否能够从高处滑下来,积极与材料发生互动。)活动中,我扮演者观察者的角色,不失时机地竖起大拇指,为他们充满兴趣地继续游戏打下了基础,通过适当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幼儿在游戏中明白原理,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
四、下一步支持策略:
1.用低结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创造性游戏。积木块属于低结构的游戏材料,对于幼儿小,操作和想象空间大,积木中空、易滚动等特性,会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在下一阶段的区域活动指导中,要创设相应的条件,丰富游戏材料,让幼儿多方面感受滚动这一特性,形成一节教学活动《什么东西可以滚下来》,激发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建构活动中丰富生活知识经验,并把探究和尝试延伸到家庭教育中。
2.树立榜样的作用。在游戏中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幼儿互相交流,你今天搭建了什么?和谁一起搭建的?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让幼儿在交流分享中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3.要带领孩子们多看、多观察生活中会滚动的物品,让幼儿多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特征,使孩子们的建构作品更有创意,更好的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及物体的形状和空间关系。
4.教师适时灵活扮演角色,有效支持幼儿自主游戏,除了观察记录以外,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需求,以适当的方式介入,给予有效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