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按要求在诗句中填空。(15分)
1.填写表示颜色的词。
(1)一点飞鸿影下,( )山,( )水,( )草( )叶( )花。
(2)便引诗情到( )霄。
2.填写乐器名。
(1)欲饮( )马上催。
(2)犹恐春阴咽( )。
3.填写数量词。
(1)添得黄鹂( )声。
(2)( )里河东入海,( )仞岳上摩天。
4.填写表示地点的词。
(1)(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关。
(2)( )边野草花,( )口夕阳斜。
二、把诗句诗题和作者用线连起来。(10分)
1.早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桃花溪》 王安石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飞来峰》 张旭
3.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幽州台歌》刘禹锡
-1-
4.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月夜》 刘方平
5.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乌衣巷》 陈子昂
6.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碛中作》 岑参
三、把诗句补充完整。(10)
1.前不见古人,
2. , 自缘身在最高层。
3.肖得春风多少力,
4. ,不敢问来人。
5.吴宫花草埋幽径, 。
四、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20分)
1.诗句“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出自( )的《天净沙 秋》。
A、马致远 B、张九龄 S、白朴 D、韦应物
2.诗句“南望王师双一年”中的“王师”的意思是( )
A、姓王的老师 B、姓王的师傅
C、姓王的 D、朝廷的
3.读诗句“红树青山日欲斜”的朗读节奏是( )
A、红树/青山/日/欲/斜 B、红树/青/山/日/欲斜
C、红树/青山/日/欲斜 D、红树/青山/日欲/斜
4.读诗句“洞在青溪何处边?”时的语气应该是( )
A、疑问 B、反问 C、茫然 D、询问
-2-
5.诗句“绝胜烟柳满皇都”描写的是( )的景色。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6.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抒发了( )情感。
A、寂寞无耐的情感 B、继续为国效力的情感
C、忧国忧家的情感 D、为自己感到悲伤的情感
7.“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中的妇女后悔的是( )
A、不该上楼来看春景 B、后悔没有跟着丈夫去从军
C、后悔丈夫还没有取得功名 D、后悔让丈夫去取什么功名。
8.诗句“始怜幽竹山窗下”中“怜”的意思是( )
A、可怜 B、怜惜 C、珍惜 D、爱
9.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讽刺的是( )
A、皇帝老儿和达官贵人 B、来杭州游玩的人
C、在西湖游玩的公子小姐 D、不关心国家大事的杭州百姓
10.诗句“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中敲门人是( )
A、贾岛 B、苏轼 C、韩愈 D、陆游
五、判断句子,正确的在序号上打√,错误的打×。(10分)
-3-
1.韩愈是宋朝著名诗人。
2.诗句“僧敲月下门”出自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3.诗句“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4.诗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出自杜甫的《登金陵凤凰台》
5.诗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前一句是“乌衣巷口夕阳斜。”
六、读诗句填空。(15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诗句中把( )比作( )
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句把( )和( )当作( )来写。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诗句中把( )比作( ),还把( )比作( )。
4.“鸡声茅点月,人迹板桥霜。”写了6处景点,它们分别是( )、( )、( )、( )、( )、( )。
七、读诗句,完成练习。(20分)
(一)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用“/”画出诗句的朗读节奏。(4分)
-4-
2、这首诗由青草( )、( )、( )、( )五种景物组成了一幅淡雅的风景画。(4分)
这幅风景画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画下来。(4分)
(二)“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气概?(4分)
(三)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妙在哪里?(4分)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