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00:56
文档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作者:丁昌亮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28期        【摘要】新版的201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这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主,而不应当把高考成绩作为评判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教师也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来。本文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
推荐度:
导读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作者:丁昌亮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28期        【摘要】新版的201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这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主,而不应当把高考成绩作为评判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教师也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来。本文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丁昌亮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28期

        【摘要】新版的201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这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主,而不应当把高考成绩作为评判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教师也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来。本文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2018)28-0054-02

        高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语文教学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的任务,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艰巨,任重道远,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主要是围绕课本来展开,主要是对课本中的字词,句式进行学习,对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手法进行分析,教学以老师的“传授”为主,并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较为被动,课堂的参与性、互动性较低。

        2.课堂教学目标具有局限性

        传统的教学通常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评判标准比较片面,在新的课程标准导向下,教师应当改变并优化对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目标应当锁定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核心素养确定为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本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这几种能力。

        1.为学生表达自我创造机会,提高学生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除了课堂上的朗读,回答问题以外,很少有表达自我的机会,这并不利于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课堂教学中,应当多多给出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可以多多开展辩论会,诗歌朗诵等,也可以开展“课堂话剧”的表演,以课文或课外读物为范本,由学生自己去编排和表演,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的能力。这样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利用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就会逐渐褪化。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对课本的预习,还可以让学生寻找并阅读与课文主题有关的文献或课外读物,新闻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去了解这一主题,丰富自己的视角和思考能力,培养良好的思辨能力和学习习惯。

        另外,写作也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手段。通过经常性的给学生布置一些小型的议论文的撰写作业,以及对于自己的学习生活规划等作业,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与自己展开对话,帮助自己分析问题,从而提高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3.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

        高中语文课文的选择是非常慎重的,课文的选择既注重国学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又注重引入一些小型的科技文章,让学生有科学客观的视角,而且也对其他的艺术形式有一定的介绍,比如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这些文章对提高学生基本的审美情趣,提升鉴赏能力大有裨益。

        然而,课文的内容和阅读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想要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到一定的层次,需要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以及阅读内容的广泛性,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高层次的期刊,杂志,书籍,也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文学讲座,参观美术展,博物馆,文艺演出等,通过撰写“观后感”的形式,增进学生的艺术感悟力和审美能力。良好的审美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对学生审美力的培养是非常恰当和适宜的。

        4.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进学生对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语文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阅读和写作,还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理解和传承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多媒体教学,有意识的向学生灌注一些中华民俗的传统文化,比如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纪录片,比如《大美中国》,《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园林》等,让学生深切的感受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好风光,意识到我们中华文化的广博精妙,从而认识到自身肩负的文化传承的使命。

        三、总结展望

        高中语文的学习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会有重要影响,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银平.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和培育路径探讨.新课程(下).2017

        [2]于欢欢.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

        [3]陆盛杰.能力导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6

文档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作者:丁昌亮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28期        【摘要】新版的201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这也为高中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主,而不应当把高考成绩作为评判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教师也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来。本文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