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2年7月,溧阳特别支部成立前马贫农会,带领灾民抗租。(同年2月爆发了前马灾民与豪绅械斗,影响波及全县。前马是溧阳最早建立党支部的地方)】
【1932年8月,前马支部成立。】
【1937年12月1日,日军攻占溧阳城,溧阳一次沦陷。为防范日军抢掠,前马成立自卫团,以前马碉楼为制高点,武装保卫家园。】
【1938年1月4日,日本侵略军退出溧阳。】
【1938年1月9日,日军撤离溧阳城,乘此空隙,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部参谋詹汝民带军入城。】
【1938年3月19日,日军二次入侵溧阳城,詹汝民以所谓“焦土抗日”为名,放火烧毁码头街后仓皇逃离溧阳。其时,码头街火光冲天,浓烟蔽城。码头街多是砖木结构老屋,许多大户商号、雕梁画栋被烧毁,数百年商业精华已是残垣断壁、一片废墟。】
【1938年5月25日,日军发动驻南渡、别桥等地的伪军百余人攻打前马。前马自卫团反击,击毙日军数人,副团长陈敬生等三人阵亡。当天,日军占领前马,烧毁陈氏宗祠德馨堂和多家民房、商铺,前马碉楼竖起太阳旗。】
【1938年6月12日,陈毅领新四军一支队抵达竹箦,9月初,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移驻皇赘村(今王渚村),9月13日移驻宋巷里,11月移驻水西村。】
【1938年9月20日,日本侵略军二次退出溧阳。】
【1939年,陈毅带领的新四军选择码头街邹人龙杂货铺为地下联络站,以卖香烟为掩护搜集城内敌伪情报,也是溧阳地下党组织联络点。同年,陈毅于前马水西村创办溧阳光华中学。码头街协成卷烟号经理狄全法,为新四军筹款。永新布店经理周葆生,掩护新四军地下党沈锁泉(新四军地下党区长沈啸森胞弟)脱险。码头镇镇长王建兴,为新四军缴获一百多石大米。】
【1940年2月23日,日本侵略军入侵,溧阳第三次沦陷。】
【1940年2月27日,日本侵略军退出溧阳。经此三度沦陷,溧阳城内市房付诸一炬,瓦砾满地,焦木纵横,断壁危墙,目睹这种情景,不觉惨烈泪下。(据《江南日报》)】
【1943年日伪时期,10月18日,日军最后一次占领溧阳城,日军驻军司令重滕。日伪在码头街设立中国东和贸易公司溧阳办事处,抢购稻谷、废金属、桐油、树柴。拆除西门洋桥铁质扶栏供敌特使用】。
【1945年8月18日,新四军苏浙军区二、三支队,由王必成带领整编溧阳地方武装,攻打溧阳城汪伪和驻城日军,消灭汪伪一个师部,守城日军多人死伤,日军弃城由水路逃跑。】
【1945年8月22日,溧阳城光复。】
谢升标,曾任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1937年,参加吴淞、大场诸役,奋勇杀敌。一度进入江苏溧阳县城,严惩汉奸组织“维持会”首恶陈燮坤等6人。不久,退据张渚、湖汶一带,吸收爱国青年千余人入伍。转战苏、浙、皖边境,屡予敌以重创。1938年4月,日军进逼溧阳,他率部出击敌后,旋以弹尽援绝,壮烈殉国。
吴中正(1920-1945),曾用名洛山、梦卿,平湖衙前人。小学华业后去上海某烟纸店当学徒。26年加入中国党。28年参加新四军,31年任苏南根据地溧阳县财经科长。
34年8月,他组织和发动溧阳人民为配台新四军主力溧阳作准备,并提供了日伪军布防资料。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二、三支队根据提供的资料,拔除暗堡,开灭了两个团的伪军和部分日军,8月19日溧阳。10月中甸,新四军苏浙军区奉命北撤,临时征用中华轮船公司镇江分公司“中安”客轮,15日,中正随第四纵队政委韦一平,溧阳徐公鲁等乘客轮从武进荫沙启航,驶至泰兴县天星桥西南江面处,因船体陈旧,舱底漏水,加之超载,客轮沉没,他与800余同志不幸殉难。1985年江苏省为纪念800英烈牺牲40周年,在泰兴县城北郊迁葬建墓,立碑建馆。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亲笔题词:“烈士英灵,永镇江海”,刻于墓碑。
抗战八年,日军三次占据溧阳城,六次到溧阳“清乡、扫荡”。从1937年11月27日至1943年9月6日,日军共出动122架次飞机,轰炸溧阳城乡34次,炸毁古建筑490多座,市房夷为灰烬。当时惨烈的状况,被照片真实地记录了下来。拍摄的照片上题跋这样写道:“西门城内大街,从前为著名之五大社,西式房屋高耸入云,银行钱铺绸庄百货满目琳琅。人皆比拟为苏州之观前街、上海之四马路。今则瓦砾累累满目凄凉。”
见下图:
1944年10月23日,新四军第6师第16旅向江苏省溧阳县周城镇伪军发起攻击。第48团担任主攻,第46、第47团负责阻击来援之敌。经1昼夜激战,全歼周城伪军1个营;24日上午,社渚伪军1个连前来增援,被第47团伏击全歼。同日中午,南渡伪军前来增援,被第46团全歼。南渡、社渚均被攻克。此次战斗,全歼伪军第1方面军第2师1个团,毙伤伪军连长以下40余人,俘团长牟新我以下600余人,缴获迫击炮两门、重机4挺、轻机18挺、步400余支、短32支。新四军伤亡30余人。
1943年10月下旬,新四军第16旅51团政治处主任姜如芝率第2连和溧阳县陈练生率领的县机关20余人,到后周下梅村一带活动。是月30日晚进驻清水塘,在此召开了会议,布置了有关抗日事宜。11月2日下午,第51团政委李彬山率第3连一部由长荡湖东去金坛县,布置南进任务后,返回湖西,到清水塘村与姜如芝会合。李问悉已住2晚,曾提出是否将动一下为好,但当时考虑到地方会议未开完,敌据点有些征候,也只认为是敌人准备南进,便未移动。
收复溧阳城战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当局命令日伪军不准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投降,江南新四军被迫继续向拒降的日伪军发动进攻。8月18日晚,新四军苏浙军区1纵队2、3支队在王必成司令员指挥下,在溧阳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攻打溧阳县城。当时城内驻有日军100余人,伪军3000人。新四军1纵2支队在张强生司令、吴 湘政委率领下,从城西北的双桥一带向城内发起进攻,第3支队在击溃由南渡向溧阳城逃跑的伪军后,也跟进突入城内。日伪军在砻坊场、太白楼、北固桥、文武桥、城隍庙等地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战斗十分激烈。我军从砻坊场向前进攻受阻,即将码头街的民房打通,利用隐蔽通道向前进攻。伪军因抵抗不住除被俘人员外向东逃跑。西门和北门各据点被我军一一攻克。日伪外围据点被我军攻克后,便死守宝塔湾城隍庙一带的据点。因伪军工事坚固,火力又猛,我军打了一天一夜未能攻下,伤亡严重。不久,宜兴方向又来日军增援,用炮火压制我军,我军为避免更大伤亡,决定暂时撤出战斗,调整部署,寻机再战。21日,日军派日机轰炸溧阳城,并从湖州派兵来援,由此,日军及部分汪伪乘汽艇在飞机的掩护下逃往宜兴。
此战,历时3天,毙伤日伪军数十人,俘伪军800余人,缴获大量装备和仓库物资,并同时占领了前马、平桥、新昌等敌伪据点。2支队1营营长陈柏元、3营营长刘成富等4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1939年11月7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溧阳水西村举行十月纪念大会,并宣布江南指挥部成立。
1938年6月12日,陈毅在溧阳竹箦桥召开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干部会议上讲话。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后方医院医务人员在准备做手术
第16旅在苏南溧阳县塘马进行刺杀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