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6:59:51
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卷(含答案)(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的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并冷却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2.下列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3.(贵州黔西南州,改编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卷(含答案)(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的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并冷却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2.下列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3.(贵州黔西南州,改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的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并冷却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2.下列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

  

3.(贵州黔西南州,改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P+O2P2O5

B.S+O2SO2↑

C.2H2O2H2↑+O2↑

D.Mg+O2MgO2

4.化学方程式aC2H2+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依次为    (    )

A.2、5、2、4            B.1、2、1、2

C.4、5、2、4            D.1、3、1、2

5.(湖南株洲)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 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 g物质C和9 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A.16    B.32    C.48    D.

6.(甘肃天水)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7.(河南)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人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的化学式为CO

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

8.(甘肃兰州)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7.62.00.20
反应后的质量/g3.2x5.80.4
A.x=0.4

B.丁一定是单质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

9.加热干燥KClO3和MnO2的混合物m g制取氧气,待反应完毕后,剩余固体物质为ng,则其中含KCl的质量为    (    )

A.(m-n) g                    B.(m-n)g

C.(m-n)g                D.(m-n)g

10.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410125
反应后的质量/g未测定21109
已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    (    )

A.1:1    B.1:2    C.1:3    D.2:1

二、填空简答题 (共20分)

11.(10分)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判断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判断的依据是                               。

(2)某同学取一根洁净的铜丝,称量其质量为m1g,将此铜丝加热并冷却后再次称量,其质量为m2g,则m1       m2(填“>”“<”或“=”),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3)在密闭容器中放人X、Y、Z、W四种物质并使其发生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物质XYZW
反应前的质量/g211616
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7m611
A.m=1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Y与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3:2

D.若该反应充分进行,反应后W仍有剩余

12.(10分)铜器放置时间久了,表面会披上一层绿色物质,称为铜绿,其化学式为Cu2(OH)2CO3。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发现,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及空气中的另外两种物质反应而生成的。

(1)请你推测出空气中的另外两种物质是                             。

(2)试写出铜绿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

(3)每      份质量的铜与其他物质充分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Cu2(OH)2CO3。

(4)已知铜绿在加热条件下可得到一种黑色金属氧化物(氧化铜)、水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13.(22分)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甲同学做图A所示实验时,在瓶中先铺一层细沙,再引燃白磷,为什么?         ,此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                                                 。

(2)乙同学用图B所示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步骤如下: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

①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                                         。

②将本实验中的烧杯换成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如下图所示,其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可能是                 ,从而导致天平不平衡。

(3)丙同学认为图C所示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

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原因:                               。

(4)丁同学用图D中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发现一定质量的镁条完全燃烧后留下的固体质量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小,联系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将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出现的结果是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综上所述,A、B、C、D所示四个实验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图        (填“A”“B”“C”或“D”,下空同);上述现象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图       。可见,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                                          。

四、计算题(共8分)

14.(8分)(广东,改编)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工原料,工农业生产中用作漂白剂、种子消毒剂及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

(1)若用150 g某过氧化钙工业样品可制得氧气32 g,请计算150 g该过氧化钙样品中CaO2的质量是多少?

(2)往150 g上述过氧化钙工业样品中逐渐加入水至过量,在下图中画出产生氧气的曲线图。

1.C  2.B  3.C  4。B  5.B

6.A  解析:B选项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C选项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2(SO4)3;D选项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

7.B  8.A  9.B

10.D  解析: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4价,故A错误;萘胺申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9.8%,故B错误;这种试纸是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的,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9):(14×1)=120:9:14,故D正确。

11.D  解析:O2和O3的混合气体只由氧元素组成,但它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更不是单质,故A错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如H2O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纯净物,B错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才是氧化物,如KMnO4中虽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

12.(1)P  (2)3SO2  (3)Na+(或Cl-)

  (4)O(或其他合理答案)

13.(1)吸附

(2)AEF

(3)疏松多孔

(4)肥皂水  煮沸  软水

14.(1)过氧化氢

(2)氧气+氢气水

(3)分解反应

(4)炼钢

解析:由题意知B为能供给呼吸的单质,可知B为氧气,C通电产生氧气.可知C为水。A和C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常温下都为液体,且A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A为过氧化氢。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15.(1)C

(2)2  Al(OH)3

解析:(1)过滤池可除去难溶性杂质,A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活性炭吸附池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臭味,B正确;清水池中的水只是除去了难溶性杂质以及色素、臭味,并没有除去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故不一定是软水,C错误。

(2)根据元素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KAl(SO4)m·12H2O中K的化合价为+1价,Al的化合价为+3价,SO的化合价为-2价,有(+1)+(+3)+(-2)×m=0,故m=2。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OH)3。

16.(1)6  1:3  (2)19.3%

17.(1)85.0    (2)9:8    (3)27

解析:(1)表格中rn=(84.9+85.1+85.0)×=85.0。

(2)该金属氧化物中,R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5 g:(85.0-45.0)g=9:8。

(3)已知R的化合价为+3价,则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x,则2x:(3×16)=9:8,x=27,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

18.(1)①没用玻璃棒引流  ②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2)滤纸破损(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题图中没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內壁。(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漏斗內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19.(1)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D管中,如果木条复燃就说明是氧气  负

(2)10

(3)水氢气+氧气

(4)增强水的导电性

解析: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生成氢气的体积约是氧气体积的2倍。

20.(1)C2H4O2    化合物

(2)1:2:1

(3)40

解析:(1)根据结构模型可知该分子的化学式为C2H4O2,属于化合物。

(2)该物质的1个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C、H、o原子个

数比为1:2:1。

(3)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

21.(1)钙

(2)27:44:1

(3)600

(4)1

解析:(1)从说明书上看,该钙片含碳酸钙和维生素D3,而碳酸钙含钙元素。

(2)根据维生素D3的化学式可知,每个维生素D3分子中含有27个碳原子、4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即C、H、O原子的个数比为27:44:1。

(3)碳酸钙(CaCO3)申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每片药片含1.5 g碳酸钙,故每片药片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1.5 g×40%=0.6 g=600 mg。

(4)因每片药片含600 mg钙,故该妇女每天需服该钙片1片。

1.D  2.B  3.C  4.A

5.B  解析: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12 g,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有

2A   +  3B   =     2C  +   4D

      3x

8 g     12 g

  x=32。

6.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丙的质量为:40g-(12 g+4 g+14 g)=10 g,故乙为反应物,甲、丁为生成物,丙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为杂质,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10 g-4 g):(14 g-10 g)=3:2;不知道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7.B  解析:根据原子守恒知X的化学式为CO2;偏二甲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100%=40%;N2和H2O的质量比为84:72=7:6。

8.B  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得x=0.4;甲、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丁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不一定为单质;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7.6-3.2)g:(5.8-0.2)g=11;14。

9.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是(m-n)g,由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可以得出生成的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49:96,则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m-n)g。

10.B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确定乙、丙为生成物,共增加了(21-10)g+(10-1)g=20 g,丁减少了(25-9)g=16 g,可知4 g甲完全反应,即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为4 g:16 g=1:4。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m:n,又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2倍,则m:2n=1:4,解得m:n=1:2。

11.(1)C、H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  m2中有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3)AD

12.(1)CO2和H2O

(2)2Cu+O2+H2O+CO2=Cu2(OH)2CO3

(3)128  222

(4)Cu2(OH)2CO32CuO+H2O+CO2↑

13.(1)防止锥形瓶底部炸裂    缓冲作用,防止瓶内压强增大,将橡胶塞冲出  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气球先变大后缩小,天平仍然平衡

(2)①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②产生的二氧化碳使气球变大,气球受到了向上的浮力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4)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的氧化镁(或实验过程中随白烟飘走一部分氧化镁等)  偏大

(5)ABCD  AC  装置密闭,容积不变

解析:(2)题图所示装置的气球会变大,浮力增大,可能会使天平不平衡。(4)镁条是用坩埚钳夹着燃烧的,坩埚钳上可能会残留部分氧化镁,镁条燃烧会产生白烟,部分氧化镁也可能随白烟飘走,这都可能使镁条燃烧后质量变小;若把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则生成物的质量一定比镁条燃烧前的质量大。

14.(1)解:设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

2CaO2+2H2O=2Ca(OH)2+O2↑

144                 32

x                   32 g

  x=144 g

答:150 g该过氧化钙样品中CaO2的质量为144 g。

解析:(2)由化学方程式计算知,150 g样品中的CaO2完全反应时,消耗水的质量是36 g,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2 g,由此可画出产生氧气的曲线图。

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综合测试卷(含答案)(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镁在空气中燃烧,虽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的大,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并冷却后试管中残留物比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小,但这个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可说明化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2.下列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3.(贵州黔西南州,改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