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战略视域下的贵州主导产业选择研究_赵普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00:07
文档

战略视域下的贵州主导产业选择研究_赵普

2013年第1期SHIJINGJI经济JIAO视角战略视域下的贵州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赵普(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00)摘要:本文分析了贵州产业发展及主导产业的变迁,并对黔周边省区市主导产业选择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全球经济竞争、区位条件变动、经济发展主题、发展阶段前提、金融危机背景、科技进步态势等六个方面对贵州主导产业选择进行战略分析,提出贵州主导产业选择的建议,并据此对贵州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最后就贵州发展主导产业提出有关对策措施建议。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
推荐度:
导读2013年第1期SHIJINGJI经济JIAO视角战略视域下的贵州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赵普(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00)摘要:本文分析了贵州产业发展及主导产业的变迁,并对黔周边省区市主导产业选择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全球经济竞争、区位条件变动、经济发展主题、发展阶段前提、金融危机背景、科技进步态势等六个方面对贵州主导产业选择进行战略分析,提出贵州主导产业选择的建议,并据此对贵州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最后就贵州发展主导产业提出有关对策措施建议。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


2013年第1期

SHI JINGJI 经济JIAO

视角

战略视域下的贵州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赵普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00)

要:本文分析了贵州产业发展及主导产业的变迁,并对黔周边省区市主导产业选择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全球经济竞争、

区位条件变动、经济发展主题、发展阶段前提、金融危机背景、科技进步态势等六个方面对贵州主导产业选择进行战略分析,提出贵州主导产业选择的建议,并据此对贵州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最后就贵州发展主导

产业提出有关对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主导产业;选择作者简介:赵普(1974-),男,山西襄汾人,贵州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 ).2013.01.05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1-16-04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本质是经济总量的扩张与结构变动(主要是产业结构)的不断转换,两者相互促进的过程,而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作为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动力之一,对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的趋势将产生现实的影响。

贵州从古到今都是欠发达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量在全国长期处于落后地位,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对于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具有重大而根本的作用。而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作为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动力之一,对贵州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的趋势将产生现实的影响。

一、贵州主导产业的变迁及其与周边相邻省区市的比较研究

1949年以前,贵州几乎没有现代产业,现代工业更是匮乏。贵州在新中国建立之初,

是一个极为贫穷的农业省,在“一五”、“二五”、“三年调整”时期,贵州重点发展冶金、电力、煤炭和食品工业,努力调整国民经济结构。19至1976年,在“三线建设”的带动下,东中部地区一大批工业企业迁到贵州,从而陆续发展了航空、航天、

电子、煤炭、冶金、机械等工业基础。改革开放以后,贵州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依托矿产资源和能源优势的基础工业比重逐步提升,新兴工业比重不断上升,轻工业比重有所下降,形成了以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冶金、建材为主的重工业体系和以卷烟、白酒、民族制药、特色食品等为主的轻工业体系。2005年,能源工业占据了贵州省主导产业的首位,改变了长期以来一直以单一的烟酒工业为主导产业的状况。

概括地说,建国以来贵州主导产业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1949年———1958年贵州主导产业是由传统农业型向传统工业型过渡,1958年到1978年,贵州主

导产业有航空、航天、电子、制造业、冶金及电力等产业,1978年到1999年,贵州主导产业逐渐转变为卷烟、酿酒、原材料工业、电力产业等产业,2000年至今又增加生态畜牧业、制造业等产业。

1.黔周边各省区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本文利用MATLAB 7.1和EXCEL 软件对黔周边各省(市、区)40个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行计算,结果显示:黔周边各省(市、区)以选择第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为主,且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其他五个省区市相比较,贵州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高于其他5个省区市,1.1317)、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仅低于重庆1.249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低于云南、四川,0.9295)的影响力系数较高。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来看,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5072)、交通运输及仓储业(2.4577)、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0488)、化学工业(1.963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9184)、农林牧渔业(1.8654)。

2.本文还对黔周边省区市的经济增长和结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对各省区市的产业发展规划作了对比研究。从工业化程度上看,湖南的工业化程度最高,重庆和四川也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尤其是重庆汽车、摩托车业已体现了在消费性领域的突破,广西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云南和贵州还没有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集中表现在装备制造业实力较弱。这与各省人均GDP 在全国的排名基本一致。

值得重视的是,对比研究显示:在黔周边各省(市、区)中,近年来发展较好、经济增长较快、工业化水平较高的湖南和重庆与贵州的互补性最强,经济合作的意义

理论经济学

16

2013年第1期

SHI JINGJI 经济JIAO

更显著。

二、关于贵州主导产业选择的战略考量

(一)全球竞争条件下,重新审视贵州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需求结构角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由此决定了主导产业的选择不仅要符合传统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也要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对于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区域经济已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自我循环系统中得到发展,区域内产业发展应该瞄准全球市场与需求。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需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状况,应把那些市场需求弹性较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总体来看,贵州需求结构尚属于最终消费拉动性,即满足本省的消费需求,还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作为一个内陆山区,贵州过去选择主导产业主要是依靠本地区的需求和投资。今后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合作问题,选择具有较高省外需求性的产业,这对于推动贵州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具有长远的意义。

(二)区位条件变动下,重新审视贵州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

供给结构角度区位条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获得经济增长机会的可能性大小,区域供给资本、劳动力、土地、基础设施等的可获得性是区域产出,满足区内外需求的根本保证。一国或地区所形成的产业的绝对优势或者比较优势与其区位条件密切相关,良好的区位条件有利于促成某些特殊产业的发展。产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区位条件的因素,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区位条件的优势。项目研究根据区位条件的影响因素(自然资源因子、运输因子、

劳动力因子、市场因子和集聚因子等)设定的综合评价体系,对贵州区位条件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一级指标上,贵州与西南四省区相比,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两方面。从二级指标来看,贵州在矿产资源、非矿产资源、劳动力数量、能源供应与科学技术得分较高;而从三级指标具体来看,贵州省在森林覆盖率、煤炭储量、失业率、平均工资、平均工资、

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以及电力几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以此为基础,项目研究重点分析了自然资源条件、劳动力要素、原有“三线建设”基础、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等区位条件对贵州主导产业选择的现实影响。

(三)经济发展主题下,重新审视贵州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价值取向角度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近几年来审时度势而反复强调的一个十分重大的战略问题,而主导产业的特征决定了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扮演着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角色。当前,贵州省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重要时期,进入了发展的

“快车道”。从现阶段看,以主导产业选择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正确把握和处理好速度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技术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的关系、促进与创新的关系,着力推动增长动力由投资驱动型为主向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增长途径由资源消耗型为主向效率提高型为主转变、

增长机制由推动型为主向市场导向型为主转变,这样才能最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最终实现经济集约化增长的目标。为此,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应着力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以主导产业选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2)以主导产业选择促经济发展方式由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四)发展阶段前提下,重新审视贵州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

现实定位角度一国或地区的主导产业选择是与其所处经济增长阶段紧密联系的,主导产业的演进总是与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阶段相适应。课题组结合有关资料,对当前贵州所处经济增长阶段的进行了分析和判断:一是贵州经济总量和人均值都较低,面临着需要扩大总量和人均值的挑战。二是贵州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化程度不高。三是贵州经济发展正处于资源市场化的前期和资产价格的市场发现过程。四是贵州经济发展正处于“边际收益递增”

阶段前的基础设施完善时期。基于此,贵州的主导产业选择要瞄准快速扩张经济总量和加快工业化进程。对于贵州来说,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应把做大总量摆在重要位置,在做大总量的同时不断完善结构,通过结构的完善实现结构优化。在调整现有结构时,不能仅以一个产业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而应集中做大做强几个,同时大力发展有优势的配套产业和非支柱产业。在选择主导产业时,

要注重主导产业能启到的带动总量增长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贵州工业化进程还处于初期,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加快贵州工业化进程。

(五)金融危机背景下,重新审视贵州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国际竞争角度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给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一方面,金融危机暴露了我国产业结构中的深层次问题,即长期以来的低附加值、粗放型的加工贸易

产业经济

17

2013年第1期

SHI JINGJI 经济JIAO

模式,另外,农业产业的安全性问题、大量资金都集中于虚拟的经济所带来的泡沫风险;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坚定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加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力度,更加注重劳动力就业等民生问题。由于主导产业在国家或地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选择与发展事关地区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步伐。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对于扭转结构失衡不利局面,提高产业竞争力至关重要。课题组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了贵州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说,贵州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的还是一些重工业部门及少数装备制备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贵州传统的比较优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贵州主导产业选择应放在这些部门或行业上,通过选择这些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的产业使贵州摆脱金融危机的困境,实现“率先突围”。

(六)科技进步态势下,重新审视贵州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

科技因素角度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具有吸收先进技术的潜力和较快的技术进步制度,这样才可能推动区域内产业整体技术进步的速度,从而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技术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区域科技发展状况是影响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和条件,为此,本文分析了贵州科技的发展现状。贵州传统支柱产业由于主要以资源为导向,因此必然存在一定的不可持续性。今后,贵州主导产业的选择和调整必须注重将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近年来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发展总量和速度持续稳定上升,高新技术产业主导地位显现,区域布局呈现聚集态势,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这种背景下贵州选择和发展主导产业可以重点关注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

三、贵州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影响

(一)贵州主导产业的选择

综上所述,项目研究建议将如下产业作为贵州的主导产业:(1)装备制造业,特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煤炭工业、电力、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等原材料深加工业;(3)医药制造业。

(二)对贵州中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项目研究在回顾“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通过ARIMA 模型对“十二五”时期贵州GDP 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十二五”时期,贵州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GDP 增长率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具体来看,2011年是此轮经济周期上行的初始阶段,GDP 增长率约为14%。根据世界普通呈现的4~5年景气

周期经验,预计2013年GDP 增长率将会达到峰值18%,平均而言,“十二五”期间GDP 年平均增长率仍会维持高位运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为16%以上,到2015年,预计贵州全省生产总值将突破10000亿元。

该模型的预测与贵州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经济增长目标基本吻合。ARIMA 模型在短期内预测比较准确,预测误差可能会逐渐增大,但是预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说明贵州省实现“十二五”经济增长规划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分析认为,贵州主导产业选择将有利于贵州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打破资源诅咒,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有力推动贵州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

(三)贵州中长期经济结构变动的趋势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贵州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规律与特点,并预测“十二五”时期贵州工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和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的可能趋势,研究认为:住房、汽车消费将推动贵州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此轮经济周期不同产业群将会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房地产业、汽车工业以及基础设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钢铁、

有色等原材料加工业的快速发展,间接带动装备制造业及采掘业的快速发展。从产值来看,装备制造业增速最高,

“十二五”期间年平均增速预计将达到23%以上,这主要是由于贵州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外需增加叠加内需旺盛的结果。采掘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其产出增速将处于较高水平。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原材料加工业处于中游位置,对房地产、汽车行业敏感度较高,也将保持一定速度增长。从服务业内部结构变化来看,在“十二五”及以后较长时期内,随着制造业由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转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将会继续上升,并且增长速度要快于“十一五”时期。

四、关于贵州发展主导产业的对策建议

贵州发展主导产业,首先应重点处理好职能定位、

制度安排、生产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效应发挥等方面的问题。

贵州发展主导产业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和增比、进位、突破的要求,全面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确定了贵州发展主导产业基本思路是“增强市场导向,树立全球竞争意识,转变职能,增强导向功能、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项目研究认为贵州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贵州发展装备制造业要明确着力点,增强整体竞争力,引进终端品牌,

产业经济

18

2013年第1期

SHI JINGJI 经济JIAO

视角

(上接21页)税)。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这些部门的电力需求弹性很小,可以不作为减排目标产业或者负担较小的减排任务。

参考文献:

[1]付雪,王桂新,彭希哲.哥本哈根会议目标下中国行业实

际减排潜力研究[J].复旦学报,2012(04):114.

[2]何晓萍,刘希颖,林艳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电力需求

预测[J].经济研究,2009(01):118.

[3]林伯强.2011中国能源发展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1:4.

[4]Henning D ,Trygg L.Reduction of electricity use in

Swedish industry and its impact on national power supply and European CO2emissions [J].Energy Policy ,2008,36(07)2330–2350.

[5]Metz ,Davidson ,P R Bosch ,et al.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473.

[6]Sherman J ,Morrison W.J.Adjustment of an inverse matrix

corresponding to a change in one element of a given matrix [J].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1950(21):124–127.[7]Soria A.The role of technology deployment to achieve

Post -Kyoto lowcarbontargets Towards a Global Climate Change Strategy[R].IPTS.European Commission.2006:11.

延伸拓展产业链,营造良好市场发展环境,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投入力度,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和创新成果转化;(2)贵州发展原材料深加工业应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低附加值产品,大力推动行业重组,增强产业竞争力,培育具有国内甚至国际竞争力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合作,充分发挥产业协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挥资源、能源最大利用效能,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产业所需各类人才;(3)贵州发展医药制造业要完善相关法规,充分开发民族特色医药资源,加强药材种植规范化和规模化建设,注重营销方式研究,全方位开拓市场。

参考文献:

[1]陈厚义.对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几点认识[J].贵州财

经学院学报,2004(02):68-71.

[2]汤正仁.“十一五”贵州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J].

贵州党校学报,2005(01).

[3]叶文春.贵州省主导产业选择的投入产出分析[J].贵州民

族学院学报,2008(01).

[4]翟欣.关于贵州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分析[J].中国商界,

2008(07).

[5]王礼全.贵州产业发展研究报告[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6]刘勇.区域经济发展与地区主导产业[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7:9.

[7]徐坡岭.经济变动与经济增长浅说[J].辽宁大学学报,1998.[8]于刃刚.主导产业论[M].人民出版社,2003:27.

产业经济

19

文档

战略视域下的贵州主导产业选择研究_赵普

2013年第1期SHIJINGJI经济JIAO视角战略视域下的贵州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赵普(贵州财经大学,贵州贵阳550000)摘要:本文分析了贵州产业发展及主导产业的变迁,并对黔周边省区市主导产业选择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全球经济竞争、区位条件变动、经济发展主题、发展阶段前提、金融危机背景、科技进步态势等六个方面对贵州主导产业选择进行战略分析,提出贵州主导产业选择的建议,并据此对贵州中长期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最后就贵州发展主导产业提出有关对策措施建议。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