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记叙文写作指导与训练2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01:21
文档

记叙文写作指导与训练2

记叙文写作指导与训练(一)高考考点要求(一)、符合题意1、命题记叙文以词、短语、句子直接命题的记叙类文题,往往具有寓意性,开放性,容量极为丰富,驰骋想象的空间也极为广阔。审题重在"咬文嚼字",要咬准字眼想开去,通过具体的事件、生活表象的概括,使得主题渐趋明朗,最终再把一度放开的思路收回来。词句不完全型记叙类文题对所要写的内容带有定向的性质,只允许在某一方面进行选择。选择时要斟酌酝酿,反复筛选,权衡而定,选择既定之后就要搜罗素材,设计内容,展开结构。   2、材料记叙文材料记叙文是典型的“戴着镣
推荐度:
导读记叙文写作指导与训练(一)高考考点要求(一)、符合题意1、命题记叙文以词、短语、句子直接命题的记叙类文题,往往具有寓意性,开放性,容量极为丰富,驰骋想象的空间也极为广阔。审题重在"咬文嚼字",要咬准字眼想开去,通过具体的事件、生活表象的概括,使得主题渐趋明朗,最终再把一度放开的思路收回来。词句不完全型记叙类文题对所要写的内容带有定向的性质,只允许在某一方面进行选择。选择时要斟酌酝酿,反复筛选,权衡而定,选择既定之后就要搜罗素材,设计内容,展开结构。   2、材料记叙文材料记叙文是典型的“戴着镣
记叙文写作指导与训练(一)

高考考点要求

  (一)、符合题意 

  1、命题记叙文 

  以词、短语、句子直接命题的记叙类文题,往往具有寓意性,开放性,容量极为丰富,驰骋想象的空间也极为广阔。审题重在"咬文嚼字",要咬准字眼想开去,通过具体的事件、生活表象的概括,使得主题渐趋明朗,最终再把一度放开的思路收回来。词句不完全型记叙类文题对所要写的内容带有定向的性质,只允许在某一方面进行选择。选择时要斟酌酝酿,反复筛选,权衡而定,选择既定之后就要搜罗素材,设计内容,展开结构。   

  2、材料记叙文 

  材料记叙文是典型的“戴着镣铐跳舞”。尽管如此,“镣铐”要戴,“舞”也要跳好。考生主要掌握想象描述类、续写类记叙文。想象描述类文题的写作要注意:一、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诸如行动、心理、对话描写等;二、要精心揣摩要求,依照要求应节而舞,舞出水平,舞出风格。续写类文题的写作关键在于揣摩透彻文题所提供的情境,然后展开想象创造与文题情境协调一致的情境,通过情境表现主题。 

  3、话题记叙文 

  近三年高考考察了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只要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写记叙文热仍不失为“避重就轻”的明智选择。因为文章的主题业已明确,考生所考虑的只是如何用生动曲折的事件、个性鲜明的人物以及生动具体的描述把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哲理性的思索表现出来,让生活暗示出深刻的主题,因而审题难度大大降低。 

  (二)、符合文体要求 

  1、写景记叙文 

  要写出景物的特点,突出景物的个性。写景要从表达中心的需要出发,同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还要选好写景角度,最好能够由所见之景引发开去去描绘出更广阔的图景。 

  2、叙事记叙文 

  应选择典型的、有现实意义的事件,以事件的产生、发展、高潮、结局为贯穿全文的要素;要把文中的人物置于从属地位,要巧妙安排线索,合理安排结构。 

  3、写人的记叙文 

  写人一要抓住人物的神采气质,二要让你的理性的认识涂抹上至情至性的情感色彩,三要找到表现这种神采与色彩的感性材料——情节性的、道具性的、戏剧性的、情绪化了的种种载体。 

第一章     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

  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的要求与议论文大致相同,但由于文体不同,又各有特点:记叙文的文体样式多于议论文,如写人、叙事、抒情的散文,小小说、剧本等;其立意或显或隐;由于构思选材时多用形象思维,其思想感情倾向有时难于把握。

  一、审题要细心

  1.用词语做题目。有时用它的本义,如《尝试》,就是记叙某个人或某些人有目的地去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上海题《忙》,用的也都是该词语的本义。有时用其比喻义,如《铺路石》,并不是要你直接写铺路的石子,而是要你写一位像铺路石那样具有“默默无闻,甘做贡献”精神的人物。又如《春风》,也并非要你直接写春天的风,而是要你写像春风一样给人带来温暖和生机的人或事。有时则用引申义,如《窗口》,不是要你去写窗前所见,而是要写“透过它能看到某个方面的基本情况”的某个地方。

  2.用短语做题目。一般说来,用偏正结构短语做记叙文题目的较多,审题时要注意定语对中心词的修饰和。如《诗意地生活》

  3.用句子做题目。审题重点一般落在谓语上,如《我要把春光留住》,“留住”是重点:谁要留住,留住什么,为什么要留住,始终围绕“留住”做文章,突出“春光”之美好,歌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貌。

  二、记叙文的立意

   立意,其中的“意”就是指中心思想,也称为主题或主旨。立意指的是写作时中心思想的确定。古人强调“文以意为先”。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对文章的高低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任何文章都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没有这个中心意思,文章就如同一盘散沙,失去了灵魂。

  那么,文章的中心从哪里来呢?

  这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命题作文中,题目已隐含了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另一种在一些命题作文或非命题作文中中心没有确定,要作者自己去确定。对于没有确定中心的文章,应该自己来确定中心。确定中心,或者说立意,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一篇文章的中心要集中,一般只能是一个中心。不能指望一篇只有几百字的文章能表现好几个中心,那样做只能造成“面面俱到”却“面面都不到”的结果。

  2、立意要深。

  立意要深是指文章能够引发人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写人的文章要对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能作一些发掘,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叙事的文章能以小见大,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做到深刻透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有个深浅的问题,体现在作文中,立意便有个深刻与否的问题。

  3、立意要新

  要用敏锐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新鲜问题、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发现时代特点,感受时代气息。

  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想别人想不到的,想别人不敢想的,想别人想不透的,这是立意创新的关键。摆脱思维定势,多逆向思维。立意与众不同,文章方能脱颖而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文贵新,这是古今作文的共同要求。同样的题材,同样的记叙对象,有的人写出了前人所不曾有的理解,这就是立意上的推陈出新。比如说有这样一个题目--《我的财富》,一般人都将“财富”理解为“钱”或“财物”,而有一位同学以“家境的贫寒和生活的艰辛”为“财富”,说“家境贫寒使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意义”,“使我不断发奋努力”,“使我懂得了做人要有骨气,有尊严”,让人耳目一新。

  4、立意要真,即“说真话”,“诉真情”。平时的观察和积累是我们写作材料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必拘泥于“真人真事”,完全可以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去调动自己的想象,合理虚构。虚构不等于胡编乱造,虚构要合乎生活逻辑,也就是要合乎情理。

  5、立意要积极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意”立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文章的格调和品味。总的来说,要追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要积极进取,而不能消极低沉。具体说,立意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社会的潮流,以小见大,展示时代风貌。有位考生通过父亲习惯的改变(由“有空就闲聊”到“有空就学习”),生动地反映了农村改革以后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个立意就很好。千万别写忧郁伤感、无病呻吟的内容。(2)关爱他人的博大胸怀。应清醒地看待物欲横流、金钱至上、急功近利等畸形现象,努力抒写对父母亲友的爱心、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生存环境的关注,进而思考自己应尽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3)高尚美好的生活情趣。不能只要娱乐,不要文化;只要刺激,不要思想,而应该努力体验什么是真正的生活,实事求是地去写探索科学之乐、欣赏艺术之美、人际和谐之趣。

  记叙文的立意方法:

  大中取小法: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揭示本体法:题目是喻体或象征体,就应该揭示它的本体。如《春风》、《暖流》,本体可以是党的的鼓舞,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可以是同学的帮助等等。

  瞬间升华法:如《得与失》、《机会》、《勇气》、《考场》、《位置》等,均可叙写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经过,结尾道明从中悟出的哲理。

第二章     写人的记叙文

  记叙文是各种记叙性文章的总称。从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上分,可以分为记人、叙事、状物,写景四类。常见的是写人、叙事的记叙文,我们先来谈谈如何写人。 

  有人说,写人要写“魂”,这里所说的“魂”是指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写人的记叙文,是通过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刻画来表现中心思想的。

  一是要确定文章的中心。一般说,所要表现的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征,便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可以侧重表现其中的一点,也可以精选人物性格的特点的几个方面来写。世界上的人是千差万别的。人们的性别、年龄、生活经历、文化教养等各不相同,自然决定了人的思想性格的差异。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抓住这个人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这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特殊之处。

  二是要选择典型事件来写。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品质总要通过事件来表现,写人离不开叙事,而这些事件的选择必须典型。对中心思想而言的,能够充分表现中心思想、突出人物性格的事件,就是典型事件。典型事件往往不止一件事,一般都要二、三件事以上。

  典型事例的选择和安排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这种典型事件有时可以是人物有代表性的重大行为,但更多的是那些看来细小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所谓“小中见大”。

  2、当然,这些事例不要平均使用笔墨,应当详略结合。一般至少有一件事应当详写。

  3、这些事例应注意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这样,人物形象显得丰满,立体化了。

  4、多个典型事例的安排上应注意衔接、过渡。通过什么方式来组接这些事例也要注意技巧。

  三是要抓住人物特征加以细致描写。写外貌、神态,要注意人物的年龄、服饰、身份,特别要抓“眼睛”和特有的神情;写动作,要注意人物内心活动引起的动作变化,特别要抓住特征性动作;写语言,要注意人物的习惯、个性等。

  四是记事写人同摄影一样,也要讲究角度。摄影师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究竟选择怎样的角度拍摄才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呢?这对于摄影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选择怎样的角度表现人物,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和成败。

  选择描写的角度,要注意四点:

  1、角度要新。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感到呆板乏味。因此,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尝试从新的角度去表现人物。 

  2、角度要小。选择写人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选择得小一些,小中见大,效果就好。

  3、角度要集中。写作对象的素材是分散的、零碎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应设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于把人物形象反映得集中突出。

  4、角度要典型。龙,具有首、尾、角、鳞、髯几个部分,高明的画家总是在“一鳞一爪”的描绘中,再现龙飞动的风采。写人的作文也是如此,作者往往通过对写作对象某一角度的描写,从而反映他们的全貌。

第三章     叙事的记叙文

一、写人记叙文和叙事记叙文的异同

  写人的记叙文着眼在人,以人为主,文中写的一件事或几件事都是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服务的,文中的事件不一定要求完整、细致,只选择用于表现人物的内容来写就可以了。而叙事的记叙文则着眼于事,以事件为主,通过对事件、对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中心思想,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发展动态叙述清楚。事情是人做的,写事必定要写人,但这类文章中写人是为叙事服务的,与事情的发展、与表现文章的中心有关就写,无关就不写。总之,叙事要贯串文章的始终。

  二 、写叙事的记叙文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一是一篇文章无论写一件事或几件事,都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写一件事自不必说,写几件事的情况尤其应注意,这几件事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事情也不一定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些人所做,但这些事应该有内在联系,共同说明一个道理,为一个中心服务。

  2、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3、要确定好记叙的线索。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如果把叙述中种种的人物与事件比做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就是那串珠的丝线,有了丝线,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能构成一条闪烁异彩的项链,有了线索,杂乱无章、错综纷繁的材料才能组织得有理有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要安排好行文的顺序。记叙比较复杂的事件,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采用一种方式,而是以一种方式为主,结合其他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楚,错落有致。

5、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要描绘生活中生动、具体的细节以及自己真实的感受,而不能只停留在泛泛地一般叙述。有位同学写自己参加义务劳动、打扫储藏室的事情,初稿写得干巴巴的,没有任何描写。写刚进储藏室的情况,只有一句话:“开始,我很不爱干。”后来,在老师启发下,她把这个字扩写成了下面的两小段:

  “这个储藏室又大、又脏、又乱,一进门儿,就有股怪味儿往脑子里钻,我纵了纵鼻子,想扭头就走,可是怎么好意思呢?

  劳动开始了,我抢先跳上窗台,推开一扇窗户,慢条斯理地擦起玻璃来。心想,这个活儿又轻省,又能呼吸窗外的新鲜空气。想到这儿,心里美滋滋的。”

  这两小段文字比原来的七个字就具体多了,使读者了解了这位同学为什么不爱干的原因,了解了她的想法和行动,内容也比原来更丰富,更真实。

(提醒: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关于记叙文的基本常识在阅读范文时要注意。)

文档

记叙文写作指导与训练2

记叙文写作指导与训练(一)高考考点要求(一)、符合题意1、命题记叙文以词、短语、句子直接命题的记叙类文题,往往具有寓意性,开放性,容量极为丰富,驰骋想象的空间也极为广阔。审题重在"咬文嚼字",要咬准字眼想开去,通过具体的事件、生活表象的概括,使得主题渐趋明朗,最终再把一度放开的思路收回来。词句不完全型记叙类文题对所要写的内容带有定向的性质,只允许在某一方面进行选择。选择时要斟酌酝酿,反复筛选,权衡而定,选择既定之后就要搜罗素材,设计内容,展开结构。   2、材料记叙文材料记叙文是典型的“戴着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