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
(一)三轮车夫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辆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是呀是呀,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
“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说。女人感激地刚要上车,没想到被那中年男子一把拦住:“哎,车是我先要的,我也急着要回家呢。”女人停下步,惶惑地看着车夫。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别啰唆,上不上?”车夫不耐烦了。“太贵了,能不能少点?”那男子还想讨价还价。“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随即,他转身问那女人:“喂,20块钱,你坐不坐?”望着怀里的孩子,她把心一横:“20就20。”说完,她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上了车。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这个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容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1.第一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它的含义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句子,写出人物的内心想法。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把心一横:“20就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至少两处),用“ ”画出来。
4.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5.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精益求精话德国
欧美发达国家中,德国人素以勤奋能干而著称。有人甚至把上班一族喻为“公蜂”。在我供职的医院里,医生护士超时工作,科研人员加班加点,早已司空见惯。身为我的“老板”的室主任,周末也时来实验室“公干”。
但有些时候你又不难发现,他们做工似乎“慢慢腾腾”的,与想象中的争时间、抢速度的行为大相径庭,不由得令人怀疑所谓“高效率的德意志人”之说。比如大学里修缮房子,脚手架一支几个月不见卸,其实也就是给墙壁涂涂漆;医院里更换一段路边栏杆,叮叮当当,不紧不慢,捣鼓了将近半年。有时我都替他们着急。然而竣工以后观工程之成色,又不得不叹服其质量之优。原来,不急功近利,一板一眼,精益求精,是他们普遍遵循的信条。办一样事,计在百年。始作时多投入财、力、工时,乍看似有些“浪费”或“没必要”,却保证了完美无瑕、一劳永逸,虽慢犹快,真是高效率。
应邀访问汉堡时,住在德国朋友家里。那栋私宅是上个世纪的“遗产”,但看上去簇新簇新的。墙皮粉刷了快20年了,仍色嫩如鲜乳。厅内拼色大理石地面,光洁映人;镂花墙板、楼梯扶栏及门窗均油光锃亮,没有一点饱受风霜的痕迹。主人骄傲地向我们介绍着这先人的杰作。恩格思故乡的空中悬吊电车系统,建于百年之前。它逶迤于水面之上、沿河凌空飞架,长约30里,横穿全城。既解决了市内公共交通,又省却了路轨占地,乘客还可以凭窗俯眺,饱餐山城秀色,现已成为该市及全德的著名观瞻景点,可谓一举多得。据介绍,一个世纪以来悬吊电车系统从未出过事故。前人的远见卓识、奇妙构思、精巧设计,以及“铁龙”之耐用,运行之有效,令人赞叹。正是由于不片面追求“多、快”,而注重“一步一个脚印”,尽善尽美,才能够真正做到“好、省”。其与中国古语“欲速则不达”之寓意异曲同工,很值得借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精益求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引号的作用。
(1)有些时候你又不难发现,他们做工似乎“慢慢腾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中国古语“欲速则不达”之寓意异曲同工,很值得借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中,作者介绍德国人令人佩服的地方体现在哪些事情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⒋从这篇短文中你看出德国人的特点是 。
(三)一句歇后语
王小米喜欢说歇后语。他常把一句句歇后语挂在嘴边,有机会就用上一句,什么“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啦,“大热天穿棉袄——不是时候”啦,“一二三五六—— ”啦,张嘴就来。人们听了,都笑着说:“这小米油嘴滑舌的,真逗!”于是,他更得意了,平时说话不管有没有用,总要带上几句。
可是,王小米万万没有想到,歇后语( )新奇有趣,( )如果不掌握分寸,用它来嘲弄人,就会伤害到别人。
这不,有一次同学们一块儿去游乐园玩,那儿有个哈哈镜,它能把人变成大胖子、瘦猴子、弯弯曲曲的长蛇,真有意思。这时候,小米自然又要露一手了。他看见赵红正指着哈哈镜笑,就提高嗓门儿用滑稽的腔调说:“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啊。”赵红的小脸上生有几颗褐色的小斑点,大家都盯着她看。小米又慢条斯理地说:“麻子上台——群众观点啊。”引得一阵哄堂大笑。赵红再也忍不住了,捂着眼哭了起来。
气氛一下子变了,大家都愣住了。小米两眼发呆地看着赵红,也想不出什么歇后语来说俏皮话了。这时他才明白,拿歇后语来取笑人家,根本不是幽默有趣。
小米感到非常内疚,羞愧地对赵红说:“对不起,我伤了你的心。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是我错了!”
1.请你把文中的歇后语补充完整。我发现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和 。
2.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这句话是一个 句,在文中起 的作用。
3.你认为短文中最有趣的歇后语是哪一个?你也用它来写句话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红听了王小米的歇后语,为什么“捂着眼哭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小米喜欢说歇后语,为什么有时候因此被夸,有时候又因此向别人致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1.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带来温暖
2.(1)下定决心拒绝中年男子、帮助妇女。
(2)为给孩子治病不惜车费。
3.示例:“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 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
4.勤劳、机智、善良、助人为乐
5.示例:望着远去的背影,她的眼睛湿润了,心想:“大哥真是个好人啊!”急忙紧紧抱着孩子走进了医院。
(二) 1.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司空见惯:经常看到,不足为奇。2.(1)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2)直接引用。 3.德国朋友家里私宅是上个世纪的“遗产”,但看上去簇新簇新的。恩格思故乡的空中悬吊电车系统,建于百年之前。一举多得,且一个世纪以来悬吊电车系统从未出过事故。 4.精益求精
(三)、1.没事(四) 谐音 比喻
2.虽然 但是 过渡 承上启下
3.示例:我认为最有趣的是“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刚摔了一跤的他拍拍身上的灰尘,笑了笑说:“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4.因为王小米的歇后语说她脸上的斑点多,伤害了赵红的自尊,所以她“捂着眼哭了起来”。
5.王小米的歇后语有的幽默、有趣,能起到调节气氛的积极作用,但是有的对人有侮辱、调侃的意味,不够礼貌,让人难以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