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识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让年仅六、七岁的小孩子掌握简便易行的识字方法,主动灵活地识记生字呢?在多年的低段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了一些识字教学的方法,感觉颇有成效。
一、编故事,趣认字。
教学中,会发现总有些字易记错。
如游,学生往往把游的右边记成攵。
为了让孩子加深印象,我以班上孩子的姓名为契机编了一个故事夏天到了,骄阳似火,人们热得汗流浃背。
星期三的下午,方中间是方臻扬的爸爸带他去海边游泳氵。
同学们发现他们游的时候可奇怪了,爸爸这个大人是躺着游 ,儿子是站着游的子。
讲到这里,孩子们忍不住笑了,而游早已在那会心的一笑中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所以,当再次碰见这个游字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个故事,自然不会再出错了。
。
二、顺口溜,乐记字。
有些字,通过仔细观察字形,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让孩子成诵,使孩子轻松快乐的识字,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比如,对那些笔画繁多的字,像喜,我将笔画进行分解,编成家里办喜事了,来祝贺的人真多!瞧,有十一口,二十一口呢!如此化繁为简,孩子轻而易举地就记下了喜字。
教学用书上介绍的照字,顺口溜也是编的很好记的。
中国汉字意义深远,形近音近字实在是很多,年仅6、7岁的小小孩童,常常是被弄得眼花缭乱。
所以此时,教他们几个区分的办法,无异于帮孩子擦亮了眼睛。
而编顺口溜来区分形近或音近字,是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如左、右、有、友,他们同是一个偏旁,并且后面三个字读音相近,这可是难倒了不少小朋友。
于是,我领着孩子一起观察、思考、分析,编成这样一句话左工右口有月亮,又一个是好朋友。
孩子边念边记,很快就能区分了,而且难以忘记。
长此以往,孩子也能逐步学会自己编顺口溜,快乐识字。
比如,在学到准时,他们把谁、堆、推、难、睡都找了出来,根据字义和偏旁,共同合作,编成顺口溜谁在说话,那是土堆,用手来推,又遇困难,闭眼睡觉,两点准备。
瞧,孩子的能力真是不可估量呀!三、做手势,巧辨字。
如果说形近音近字难以区分,那么同音字的区分就是难上加难了。
如何让如此年幼的孩子准确无误地区分好那么多的同音字呢?显现,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那必须是要能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不断积累,并能做到长持以往。
我在识字教学中,每出现一个有同音字的,便和孩子们一起逐个找出,如学到轻,找出清、青;学到座,找到坐、做、作。
并一一写在黑板上,而且标上序号,再通过让孩子听我说词语或句子,伸出指头做手势选字,这样,每个孩子的掌握情况便一目了然了,而尝未掌握的同学当场请弄明白的同学当小老师指教,这样既使学有困难的同学得到帮助,又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同学的能力得以锻炼和展示,何乐而不为呢?四、演一演,妙识字。
汉字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很多字,可以通过让孩子去演一演,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去记忆,那样的记忆会是刻骨铭心的。
比如,学两字时,我叫了两个个头相当的同学到讲台前,请他们并排站好,我拿了一把长尺子平放在他们的头顶上,然后,让他们把紧挨着的两只手握在一起,把外面的手臂自然下垂,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两字就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大家就轻而易举的记住了这个字。
还比如,旁字,以往,孩子们容易把底下的方记成力,如何让新学这个字的孩子自主掌握不致混淆呢?学字前,我刻意将方明的座位排在旁边,教字时引导学生以同学的名字来记,当学生说到方明坐在旁边,我记住了旁底下是个方时,我又请一个中间座位上的同学去用力地拉方明,直到拉到中间坐下。
再请同学观察,方同学被人用力拉走了,还坐在旁边吗?也许,在我们成人看来如此记字,有些牵强,但就在这拉来扯去的表演中,孩子们很自然地将这个字自主记住了。
以上是本人在识字教学中点滴积累,可以说是一些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减轻孩子对生字的重复抄写,真正做到让孩子轻松熟练地掌握生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