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1.对下列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都具有细胞核,能储存遗传信息 B. 都能完成取⾷、运动、繁殖等⽣命活动
C. 都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合成有机物 D. 都能进⾏呼吸作⽤,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下列不属于器官的是( )
A. ⼈的⾎液 B. ⼩麦的根 C. 菠菜的叶 D. 家鸽的肺
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物之间的关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B. 该生态系统中,若羊的数量减少,不会影响到蛇的数量
C. 除生物外,该生态系统还包含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
D. 该生态系统的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可以参与物质循环
A. ①→②过程所需要的有机物由胚乳提供
B. ③中地上部分由菜⾖种⼦中胚轴发育来
C. ④时期会进行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
D. ⑤中有多颗菜豆是因为⼀朵花中有多个子房
A. ②过程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①②过程分别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
C. ①②过程均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 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①②过程
6.下列对人体消化吸收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所有食物的消化都是从胃开始的 B. 人体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C. 大分子有机物经消化才能被吸收 D. 营养物质吸收只发生在小肠
7.在⼿腕部可以触摸到“脉搏”,这是桡动脉的搏动。与⼿腕处同等大小的静脉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 )
A. 弹性较大 B. 血流速度慢 C. 管壁较薄 D. 送血回心脏
8.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 )
A. 肾小管的滤过作用 B.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 膀胱的贮存作用 D. 收集管的分泌作用
9.复眼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其中的每个小眼都能感光并在一定范围内单独成像。外界光线通过角膜和晶锥传向感杆束(如图所示),每个感杆束都可以接收到若干个小眼折射过来的光线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最终传到脑产生视觉。以下关于复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人眼相似,复眼能完成折光成像和信号转换
B. 复眼的角膜类似于人眼的角膜,能够透过光线
C. 感杆束的功能类似于人眼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D. 昆虫的视觉是在其复眼的感杆束和脑中形成的
10.不同的动物运动形式不同。下列四种动物中,完成运动所需结构与鲫鱼最相似的是( )
A. 草履⾍ B. 蚯蚓 C. 海葵 D. 家鸽
11.如图为苎麻珍蝶⽣长发育的四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苎⿇珍蝶的⽣长发育顺序为②④①③ B. 蝗⾍的⽣长发育过程与苎⿇珍蝶相同
C. 苎⿇珍蝶⽣长发育各阶段的⾷物相同 D. 阶段④的发育过程中需要蜕掉外⾻骼
12.河套平原的河套密瓜果肉嫩脆、汁多、味甜,但只能存放一周时间,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可存放40天的耐贮藏河套蜜瓜。这个事实说明( )
A. 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 B.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C. 基因有显性隐性之分 D. 基因是DNA上的片段
13.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种遗传病。健康的父亲和白化病母亲的后代的性状和基因组成( )
A. 不可能为白化病(aa) B. 可能全部为正常(AA)
C. 可能为白化病(aa)或正常(Aa) D. 可能为白化病(aa)或正常(AA)
14.科研团队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棉花DNA中获得一株抗虫棉。取抗虫棉叶片的一部分进行大量繁育,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抗虫棉的获得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B. 如图所示繁育过程属于无性生殖
C. 该方法可快速获得多种变异类型
D. 该过程包括细胞生长、、分化
A. 青霉菌--葡萄 B. 醋酸菌--食醋 C. 乳酸菌--酸奶 D. 酵母菌--馒头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16.圆明园遗址公园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水域辽阔,分布着荷花、芦苇等120多种水生植物,还有绿头鸭、⼤苇莺等60多种鸟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荷花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其种子外有果⽪,属于______植物。藕是荷花的地下茎,用具有芽的藕段繁殖新植株的方式属于______繁殖。
(2)⼤苇莺在芦苇丛中栖息繁殖,主要以金花虫、豆娘等为食,豆娘捕食飞虱、蚜虫等小型昆虫,飞虱、蚜虫都可以吸食芦苇汁液。据此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3)大苇莺的繁殖期在5-7月,营巢于芦苇丛、灌丛等。杜鹃常把卵偷偷产在大苇莺巢内,大苇莺替杜鹃孵卵和育雏。杜鹃雏鸟比大苇莺形体还大,可大苇莺依然不断饲喂它,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大苇莺饲喂杜鹃雏鸟的行为属于______。
(4)2008年有两只⿊天鹅定居于此,并繁育后代至今,成为圆明园一道新景。然而研究小组的同学发现⿊天鹅活动水域被芦苇丛得很小,因此提出大面积割除芦苇的方案。请结合文中信息,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对该方案作出评价,并提出合理建议______。
17.正常人体内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处于动态平衡,这与机体的调节过程有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组织细胞时刻进行______作用,消耗氧,释放⼆氧化碳。
(2)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______和______进入肺泡,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还有一些二氧化碳随血液经______(填血管名称)回到心脏。
(3)人体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可引起呼吸运动频率的改变。由图可知,当流经主动脉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时,主动脉中的感受器感知这一变化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到[______]______,最终使肋骨间肌肉和[______]______收缩和舒张的频率加快。这一过程会提高排出二氧化碳的效率,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将二氧化碳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18.在白背飞虱群体中,眼睛的颜色有白色和橙⾊.取多只白背飞虱两两杂交,分别统计其子代数量,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 杂交组合 | 亲代 | 子代 | ||||
| 雌性 | 雄性 | 橙眼 | 白眼 | |||
| 雌性 | 雄性 | 雌性 | 雄性 | |||
| 1 | 白眼 | 白眼 | 0 | 0 | 135 | 157 |
| 2 | 白眼 | 橙眼 | 257 | 232 | 241 | 270 |
| 3 | 橙眼 | 白眼 | 90 | 100 | 93 | |
| 4 | 白眼 | 白眼 | 55 | 62 | 136 | 156 |
| 5 | 橙眼 | 橙眼 | 203 | 199 | 0 | 0 |
(2)根据第______组数据可判断出眼睛的______是隐性性状。
(3)在第三组杂交组合中,亲本中白眼白背飞虱的基因组成为______(⽤字母A、a表⽰)。
(4)进一步研究发现,橙眼个体在群体中交配竞争能力显著弱于白眼个体。如果在实验装置中放置等比例的白眼和橙眼白背飞虱,请推测经过多代繁殖后,______白背飞虱的比例会提高。
19.猕猴桃富含硒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研究硒对猕猴桃叶片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者开展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猕猴桃果实中硒元素主要通过植物根尖的______区吸收,通过______( 选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至叶片和果实。
(2)研究人员分别⽤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处理猕猴桃植株,⼀段时间后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结果如图1、图2。
①该实验应控制各组的______(⾄少写两个)等条件保持相同。
②有⼈认为,叶片气孔导度与植物的光合速率密切相关。图中气孔导度的变化______(选填“⽀持”或“不⽀持”)以上说法。
③综合上述实验结果,0.5mg/kg组的光合速率最⼤可能是因为______,进而增强光合作用。
(3)研究者进⼀步测定各组猕猴桃果实的鲜重、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硒等物质的含量,结果如图3。
从图3可以看出,在⼀定范围内,亚硒酸钠浓度越高,猕猴桃单果硒含量越高。但农业⽣产中常施加0.3mg/kg的亚硒酸钠,请你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
20.阅读下⾯的科普⽂章。
青春期性成熟包括⽣殖器官的形态发育成熟、功能发育成熟和第⼆性征发育成熟,以⼥性第⼀次月经来潮、男性第⼀次遗精为标志。中国男女儿童性萌发、成熟的年龄平均为11、12岁~16、l 7岁。
性早熟是⼀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前,⼀般认为女孩在8岁前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前⽉经来潮,男孩在10岁前开始性发育,可诊断为性早熟。性早熟会对少年儿童的⾝⼼健康和正常学习⽣活造成影响,而且因⾻骺融合较早,性早熟的⼉童成年后⾝⾼较矮。在男女儿童中,性早熟的发⽣率⼤约为0.6%,其中⼥性多于男性。是什么原因导致性早熟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青春期发育是怎样开始的。
控制青春期发育的中枢是下丘脑⾥⼀块被叫做⼸状核的区域,该区域含有神经内分泌神经 元,这些神经元会制造并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刺激下,垂 造黄体化激素和促卵泡激素。这两种激素被释放到⾎液中,刺激卵巢制造雌激素、睾丸制造雄 激素,从⽽分别让⼥孩和男孩的⾝体开始发育。
⼈在出⽣之前和刚出⽣的那⼀段时间,⼸状核是活跃的,但是在出⽣⼏个⽉后,⼸状核的 功能被抑制住了,直到8~10岁的时候,这种抑制被解除,于是青春发育开始。如果脑部有肿 瘤,不能抑制⼸状核的功能,就会出现性早熟。结核性脑膜炎的后遗症,可能会造成下丘脑部 粘连,也可发⽣性早熟。但这并不常见。
有很多⼈会把性早熟的成因归结于⾷物,如蜂蜜、蜂王浆、⽜奶等常被认为含有较多性激 素。其实,蜂蜜99%以上的成分是糖和⽔,不含性激素。蜂王浆虽含性激素,但含量只相当于⼈体⼀天合成量的⼏⼗万分之⼀.⽜奶中的性激素含量也⾮常低。 科学家在研究性早熟过程中,发现了⼀个现象:他们测定了肥胖组与对照组中性激素的⽔平,发现肥胖组男性雄激素(10.36 nmol/L)⾼于对照组男性(8.65 nmol/L),⽽肥胖组⼥性 雌激素(8.25 pmol/L)⾼于对照组女性(5.63 pmol/L),且肥胖组男性⾸次遗精年龄及⼥性⽉经初潮年龄和第⼆性征发育均早于对照组。据此推测,性早熟可能与肥胖有关。
此外,环境中存在很多能够引起⼈体内分泌紊乱的内分泌⼲扰物或“环境激素”。例如有机 氯农药(DDT)、⽤作塑料添加剂的溴化阻燃剂(双酚A等),它们能⼲扰内分泌系统,改变 性激素⽔平,从⽽导致性早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春期发育受到神经系统和______系统的。
(2)性早熟表现为性器官提前发育和第⼆性征提前出现,从细胞⽔平来看,这些结构内进⾏了旺盛的细胞和______。
(3)结合⽂中信息,请写出字母和数字分别代表的含义。
A:下丘脑⼸状核中的神经内分泌神经元,B:______(填结构)。
a:______(填激素),b:促卵泡激素,①:______(选填“抑制”或“促进”)。
(4)为减少性早熟的发⽣率,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______。
A.不喝⽜奶和蜂蜜 B.合理营养,控制体重
C.禁⽤有机氯农药 D.不⽤含溴化阻燃剂的塑料制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A、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细胞核,A错误;
B、植物细胞不都能完成取食、运动的生命活动,B错误;
C、酵母菌、大肠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衣藻、酵母菌、大肠杆菌、叶肉细胞都能进⾏呼吸作⽤,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正确。
故选:D。
(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细菌的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未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一些附属结构如鞭毛和荚膜等,
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所以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衣藻属于单细胞藻类,属于植物细胞;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单细胞;叶肉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
了解各类生物的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
解:A、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血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符合题意。B、C、D是由不同的组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属于器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组织是指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组织、器官的概念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
3.【答案】B
【解析】
解:A、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A正确;
B、该生态系统中,若羊的数量减少,鼠因失去部分竞争者而增加,蛇则因食物丰富而增加,B错误;
C、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C正确;
D、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会堆积如山,动植物就会丧失生存空间,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D正确。
故选:B。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
4.【答案】C
【解析】
解:A、①→②过程表示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有机物由菜豆种子两子叶片提供,A不正确;
B、③中地上部分是茎和叶,由菜⾖种⼦中胚芽发育来,B不正确;
C、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C正确;
D、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大豆所结果实中种子不止一粒的原因是子房中含有多个胚珠,D不正确。
故选:C。
1、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2、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由于细胞不断、生长和分化,子房逐渐膨大,子房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如下图: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种子的结构和萌发的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知识
5.【答案】C
【解析】
解:A、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为动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错误;
B、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图中②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所有的活细胞,有光无光都能够进行,B错误;
C、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正确;
D、因为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应该促进光合作用①,减弱呼吸作用②.D错误。
故选:C。
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图中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图中②表示呼吸作用。
要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此内容考查的较多,应熟练掌握。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6.【答案】C
【解析】
解: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A错误;
B、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B错误;
C、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C正确;
D、胃、小肠和大肠都具有吸收能力,D错误。
故选:C。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
营养物质中,大分子有机物只有经消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7.【答案】A
【解析】
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血管大多数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动脉虽然大多数分布在身体的较深部位,但是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如手腕部的桡动脉。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 管壁 | 管腔 | 血流速度 | |
| 动脉 | 最厚,弹性大 | 较小 | 最快 |
| 静脉 | 较厚,弹性小 | 较大 | 较慢 |
| 毛细血管 | 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 非常慢 |
熟练掌握动脉的特点,其它血管的特点也要了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中医的“切脉”,按摸到的血管是动脉血管。
8.【答案】C
【解析】
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物质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尿液。由于血液循环不停的流动,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膀胱的贮存作用”。
故选:C。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3)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尿液的形成过程以及膀胱的作用.
9.【答案】D
【解析】
解:复眼的功能是能成像,复眼成像时,每个小眼只形成物体的一部分画面,整个物体的像由各个小眼拼凑而成。由六变形的小眼构成的,复眼的体积越大,小眼面的数量就越多,它们的视力就越强;反之,复眼的体积越小,视力就越弱。
A、与人眼相似,复眼能完成折光成像和信号转换,A正确
B、复眼的角膜类似于人眼的角膜,能够透过光线,B正确
CD、感杆束的功能类似于人眼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并产生神经冲动,昆虫的视觉是在其脑中形成的,C正确,D错误
故选:D。
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同样结构的器官亦有在双壳纲身上出现。复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小眼面的数目、大小和形状在各种昆虫中变异很大,雄性介壳虫的复眼仅由数个圆形小眼组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复眼与人眼的异同。
10.【答案】D
【解析】
解:鲫鱼属于鱼类,由运动系统骨、骨连接、骨骼肌的参与,运动方式为游泳;而选项中,草履虫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蚯蚓运动方式为肌肉的蠕动;一般是随波逐流或附着在寄居蟹等生物上运动,都没有运动系统的参与;只有家鸽属于鸟类,运动方式为飞行,有运动系统的参与;因此,完成运动所需结构与鲫鱼最相似的是家鸽。
故选:D。
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只要熟练掌握了动物分类的知识,就能做出正确的答案。
11.【答案】D
【解析】
解:A.苎⿇珍蝶的发育分为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因此正确的顺序为②④③①,故A选项错误;
B.蝗虫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苎⿇珍蝶的发育为全变变态,所以蝗虫和苎⿇珍蝶二者的发育过程不相同,故B选项错误;
C.苎⿇珍蝶⽣长发育分为四个时期,其中蛹期这个阶段不食不动,所以苎⿇珍蝶各阶段的⾷物相同,故C选项错误;
D.④过程为幼虫,身体外侧有外骨骼,幼虫期的发育过程中需要蜕掉外⾻骼,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是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幼虫又称为若虫。图中①是成虫,②是卵,③是蛹期,④是幼虫。
理解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
解: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可存放40天的耐贮藏河套蜜瓜,贮藏效果明显。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故选:B。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生物性状,培育新品种,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转基因技术的概念。
13.【答案】C
【解析】
解:父亲健康,基因是AA或Aa,母亲白化病,基因是aa。
A、若父亲的基因是Aa,母亲的基因是aa。其遗传图解如图1所示:
从遗传图解1中看出,后代患病的几率是50%.A错误;
BD、母亲的基因是aa,一定向后代传递a,所以后代不可能是AA,BD错误;
C、若父亲的基因是AA,母亲的基因是aa。后代的基因是Aa,若父亲的基因是Aa,母亲的基因是aa。从遗传图解1中看出,后代可能为白化病(aa)或正常(Aa),C正确;
故选:C。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小写字母是隐性基因,因此a控制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14.【答案】C
【解析】
解:A、科研团队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入棉花DNA中获得一株抗虫棉。因此这种现代生物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A正确;
B、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原理,使植物组织在培养基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脱分化作用和分化作用,快速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如图所示取抗虫棉叶片的一部分进行大量繁育属于无性生殖。B正确;
C、组织培养方法可快速繁殖,由于属于无性生殖,故不能获得多种变异类型。C错误;
D、细胞生长、、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也包括细胞生长、、分化。D正确;
故选:C。
(1)转基因技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质。
(2)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转基因技术和组织培养的原理和应用。
15.【答案】A
【解析】
解:A、利用青霉菌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利用酵母菌发酵酿酒,A错误。
B、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B正确;
C、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C正确;
D、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空,D正确。
故选:A。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
16.【答案】生产者 被子 无性 芦苇→飞虱→豆娘→大苇莺 先天性行为 该方案不合适。应选择在鸟类非繁殖季节,重新规划水域和芦苇区域的分布,以维持圆明园内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进而保护鸟类的多样性。
【解析】
解:(1)荷花是水生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荷花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藕是荷花的地下茎,用具有芽的藕段繁殖新植株的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所以,题中食物链为:芦苇→飞虱→豆娘→大苇莺(或芦苇→蚜虫→豆娘→大苇莺)。
(3)大苇莺替杜鹃孵卵和育雏。杜鹃雏鸟比大苇莺形体还大,可大苇莺依然不断饲喂它,这是一种繁殖行为,是有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大面积割除芦苇的方案不合适。应选择在鸟类非繁殖季节,重新规划水域和芦苇区域的分布,以维持 圆明园内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进而保护鸟类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1)生产者;被子;无性
(2)芦苇→飞虱→豆娘→大苇莺(或芦苇→蚜虫→豆娘→大苇莺)
(3)先天性行为
(4)该方案不合适。应选择在鸟类非繁殖季节,重新规划水域和芦苇区域的分布,以维持 圆明园内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进而保护鸟类的多样性。
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3、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4、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呼吸 毛细血管壁 肺泡壁 肺静脉 2 神经中枢 ④ 膈肌
【解析】
解:(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从血液循环图中可以看出,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体循环依次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右心室,再经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还有部分二氧化碳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3)人体深呼吸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祌经冲动经传入祌经传至呼吸中枢,最后引起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舒张,引起呼气,
故答案为:(1)呼吸
(2)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肺静脉;
(3)②神经中枢(脑干);④膈肌
(1)图中①心脏,②脑干,③肋间肌,④膈肌。
(2)人体血液循环如图:
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题关键。
18.【答案】相对性状 4 橙色 Aa 白眼
【解析】
解:(1)在遗传学上,白背飞虱的橙眼和白眼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白背飞虱的橙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2)表格中第四组亲本是白眼,子代出现了橙眼,表明橙眼是隐性性状,白眼是显性性状。
(3)“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白眼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橙眼的基因组成是aa。第三组遗传图解如图:
所以第三组亲代白背飞虱的白眼的基因是Aa。
(4)白背飞虱的橙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橙眼是隐性性状,白眼是显性性状。橙眼个体在群体中交配竞争能力显著弱于白眼个体。如果在实验装置中放置等比例的白眼和橙眼白背飞虱,经过多代繁殖后,白眼白背飞虱的比例会提高。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
(2)4;橙色
(3)Aa
(4)白眼
(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来分析解答此类问题。
19.【答案】成熟 导管 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温度、植株大小等 支持 浓度为0.5mg/kg亚硒酸钠时气孔导度最大,气孔导度的增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0.3mg/kg浓度下,单果鲜重、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或亚硒酸钠浓度过高,对单果鲜重、维生素C含量等促进作用减弱
【解析】
解:(1)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猕猴桃果实中硒元素主要通过植物根尖的成熟区吸收,通过导管( 选填“导管”或“筛管”)运输至叶片和果实;
(2)①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研究人员分别⽤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处理猕猴桃植株,变量是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段时间后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该实验应控制各组的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温度、植株大小等(⾄少写两个)等条件保持相同;
②有⼈认为,叶片气孔导度与植物的光合速率密切相关。图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持以上说法;
③综合上述实验结果,0.5mg/kg组的光合速率最⼤可能是因为浓度为 0.5mg/kg 亚硒酸钠时气孔导度最大,气孔导度的增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进而增强光合作用。
(3)研究者进⼀步测定各组猕猴桃果实的鲜重、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硒等物质的含量,从图3可以看出,在⼀定范围内,亚硒酸钠浓度越高,猕猴桃单果硒含量越高。但农业⽣产中常施加0.3mg/kg的亚硒酸钠,是因为0.3 mg/kg 浓度下,单果鲜重、糖含量、维生素 c 含量均最高; 或亚硒酸钠浓度过高,对单果鲜重、维生素 C 含量等促进作用减弱。
故答案为:
(1)成熟;导管;
(2)①光照强度、光照时间、温度、植株大小等;②支持;③浓度为 0.5mg/kg 亚硒酸钠时气孔导度最大,气孔导度的增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3)0.3 mg/kg 浓度下,单果鲜重、糖含量、维生素 c 含量均最高。 或亚硒酸钠浓度过高,对单果鲜重、维生素 C 含量等促进作用减弱。
(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因此红墨水中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运输的;
(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即可。
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0.【答案】内分泌 细胞分化 垂体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抑制 A
【解析】
解:(1)青春期发育受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
(2)性早熟表现为性器官提前发育和第⼆性征提前出现,从细胞⽔平来看,这些结构内进⾏了旺盛的细胞和细胞分化。
(3)A:下丘脑⼸状核中的神经内分泌神经元,B:垂体。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卵泡激素,①:抑制。
(4)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牛奶和蜂蜜富含蛋白质,因此不能不喝⽜奶和蜂蜜。
故答案为:(1)内分泌
(2)细胞分化(分化)
(3)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
(4)A
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是解题关键。特别注意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第二性征的特点与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