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元(章节):第3课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二、单元(章节)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 教学内容 | 课时安排 |
| 课时 |
| 授课时间 | 第 周 星期 第 节 | ||||
| 课 题 | 第 课时 | ||||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居民收入结构的构成,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效率与公平关系;了解税收的含义、特征和种类,理解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和纳税方法;理解确立纳税人意识的重要性,了解投资理财的不同渠道,理解不同投资品种收益和风险。运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能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能合理选择投资品种和理财渠道,让自己的财富增值。 2、过程与方法:案例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劳动光荣、热爱劳动、形成以劳动致富的情感和态度,培养正确的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以成为纳税人为荣,形成正确的纳税人意识和正确的投资理财观。 | ||||
| 重点 |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纳税人意识的培养。 | ||||
| 难点 |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纳税人意识的培养。 |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过程设计 | 教师活动 一、导入
二、教学过程 四、讲授内容 第3课 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一、个人收入与分配 (一)多元的家庭收入 课堂设问:请同学看P19居民收入图,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由哪些收入构成? 分析问题:收入结构日夜多元化的原因有: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居民收入结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二)个人的收入与分配 1、我国现阶段实行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课堂设问: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分析问题:以按劳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板书设计:以按劳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课堂设问:按劳分配的含义是什么呢? 分析问题: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所以按劳分配方式必然是主体。 课堂设问:其他的分配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分析问题:其他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是指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活动所得的收入。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是指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实行以按劳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 课堂设问:为什么我国以按劳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呢? 分析问题: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还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基础。我国在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必然是多种分配方式。 板书设计:是由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也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课堂设问:效率和公平的含义是什么? 分析问题:效率的基本含义,指的是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入的对比关系。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是有关经济活动的规则、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本书中的公平更多的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在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及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基本生活需要。 1、坚持效率原则的基本内容 课堂设问:请同学们看看江苏省华西村的资料,思考华西村为什么会能先富起来? 分析问题:虽然我国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但是华西村为什么那么富裕呢?华西村村民收入主要来自按劳分配的劳动收入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资本分红,在分配的过程中要坚持效率的原则。 板书设计:坚持效率原则的目的,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基本要求,坚持是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结合耆老,就要让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多劳动、多积累。 2、坚持公平原则的基本内容 课堂设问:华西村先富裕起来了,问什么要去帮助别的地区呢? 分析问题:如果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和个人,不带动别的地区和他人一起富裕,最后会导致什么样的现象发生呢?我们在分配的过程中要注意公平原则。 板书设计:坚持公平原则的目的,防止分配不公,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基本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合理,投入同样的劳动和生产要素,应当获得大致相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应当得到有效控制,以免损害社会稳定。 3、我国现行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和举措 课堂设问:我国现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是什么? 分析问题: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课堂设问:请同学们看看基尼系统的资料和我国《最低工资规定》,想想我国现行处理效率和公平的举措是什么? 分析问题:一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二是注重再分配过程中的公平,让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4、公平与效益是辩证统一的 分析问题: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二、依法纳税 (一)个人纳税面面观 1、税收的含义 课堂设问:请问看看你P22的两张图是什么意思?企业和个人的部分收入要以税收的方式交给国家,税收的含义是什么呢? 分析问题:两张画的寓意是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职能,强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也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的财政收入形式。 板书设计: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特征 课堂设问:税收既然是国家强制的,也是无偿征收企业和个人部分收入的形式,那么税收的特征是什么?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证,强制性是无偿性的具体要求,无偿性决定税收的固定性。 板书设计: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3、税收的种类 分析问题:根据征收对象可以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二)个人所得税 1、个人所得税的含义 课堂设问:个人所得税的含义是什么? 分析问题: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公平、防止差距的有效手段。 板书设计: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收入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 课堂设问:请同学们看看P22的工资、薪金所得税项目税率表,思考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有几种?再计算P23互动空间的小明爸爸的应缴纳对少个人所得税。 分析问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实现了两种征收方式。一是超额累进税率和比较税率。实现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说率越低。 板书设计: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三)确立纳税人的意识 1、纳税人的含义 课堂设问:讲了税收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以及个人所得税,那么纳税人的含义是什么呢? 分析问题:既然要纳税,就会有纳税的主体,既可以是法人,例如公司,也可以是个人,例如个人所得税。按照我国和法律的规定,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得承担相应的义务,纳税就是法定义务之一。 板书设计: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人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2、增强纳税人意识,抵制违反纳税的现象 分析问题:国家职能的实现,是以各种税收为基础的,公民应当自觉纳税,增强自觉纳税的意识。我们要反对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如偷税、欠税、抗税、骗税等,分析走进生活的例子。 3、纳税人意识的培养 课堂设问:怎样培养纳税人的意识呢? 分析问题: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是要积极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依法纳税的公民的法定义务,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二是积极行使纳税人的义务。增强公职人员和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投资理财 (一)财富增值进行时 情景导入:请同学们看看P24的几幅图 课堂设问:你们赞同那种投资方式?说说你们的看法? 分析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没有对错之分。 (二)安全方便的储蓄 课堂设问:储蓄是投资理财的方式之一,那么储蓄的含义是什么? 分析问题:储蓄是指将货币存入银行、性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当存款到期或储户随时提取时,由金融机构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活动。 课堂设问:既然储蓄是投资方式之一,那么其利息是怎么计算的?有什么种类?其特点是什么? 分析问题:存款利息计算=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而在我国的储蓄方式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种类型。储蓄是我国目前家庭主要的投资方式,它具有存取自由、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等特点,但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也有存款贬值的风险。 (三)风险与收益并存的证券 课堂设问: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首先分析债券,债券的特点、种类、风险的大小? 分析问题:债券是一种稳健的投资工具,具有利率固定、风险较小的特点。根据发行者不同,我国的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在这三种债券中,国债风险最小,收益低;企业债券风险最大,收益高。 课堂设问:股票是有价证券之一,股票的含义是什么?股票收入的构成和特点是什么? 分析问题: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工具,是股份有限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的收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股息或红利收入,二是通过买卖股票带来的差价收益。受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自然灾害、变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股票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也较大等特点。 (三)冷暖相知的商业保险 课堂设问:保险也是投资理财的方式之一,商业保险的含义是什么? 分析问题: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投保人想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 板书设计:商业保险是一种规避风险的工具。 课堂设问:商业保险是怎样划分的? 分析问题:商业保险一般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财产保险以物质财富及其相关的经济利益为投保对象,如家庭财产保险、汽车保险等;人身保险是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意外伤害险、健康险等。 (四)储蓄、债券、股票、保险的比较 储蓄、债券、股票、保险四种投资方式的特点比较 特点 | 储蓄 | 债券 | 股票 | 保险 |
| 波动性 | 低 | 较高 | 高 | 低 | |
| 收益性 | 低 | 较高 | 高 | 具体分析 | |
| 安全性 | 高 | 较高 | 低 | 高 | |
本次课所讲重点、难点是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纳税人意识的培养。
课后作业:
1、如何进行投资理财?
2、课后复习第2课的重点、难点,预习第4课的内容。
三、布置作业
| 四、板书设计 | 学生活动 | |
| 教学后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