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08:43
文档

人教版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及反思南孟学区贤庄小学李红艳教材分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三个儿子》语言十分浅显,但在浅显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推荐度:
导读《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及反思南孟学区贤庄小学李红艳教材分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三个儿子》语言十分浅显,但在浅显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南孟学区贤庄小学  李红艳

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 《三个儿子》语言十分浅显,但在浅显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因此在教学中无需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课文的思想内涵,但要正确巧妙地引导学生阅读,能让学生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并能从第三个儿子的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影射到自己的身上。

 学情分析: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课堂上容易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既要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文读流利不存在什么问题。因此,我把指导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人物角色朗读方面,进入角色朗读也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朗读,体验阅读的乐趣,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难点:

 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你觉得好孩子是什么样的?好孩子,人人爱,这节课有“三个儿子”来到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诵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自学生字,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小组内交流识字的方法。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词。

  强调“嗓”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四、练习朗读。

  1、教师范读。

  2、自由练读,注意三个妈妈说话的语气。

  3、小组内分角色练读。

五、书写生字。

  1、出示“拎、桶、停”三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这三个字的“点”的写法。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

 二、细读文本,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划出来。

   (1)小组内交流: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指名读。

   (2)品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妈妈的心情。

    a、自由练读:把自己当成妈妈,你会怎样夸奖你的儿子?会用怎样的语气?

    b、教师范读。

    c、指名读,教师提示读的语气。

(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速平稳)

d、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2、(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老爷爷吗?妈妈们有这么优秀的儿子一定不会放过这个炫耀的机会呢,我们来看看妈妈们与老爷爷的对话吧!)合作探究: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1)分角色朗读一个妈妈与老爷爷的对话。

(2)质疑: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很奇怪呢,哎呦,三个妈妈要提水走了,我们快跟她们看看到底有几个儿子吧!)

3、多媒体出示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重点研读

(1)齐读

(2)准备一桶水让学生体验一下它的重量,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水很重,妈妈们提得很辛苦的感情来。从“重”“晃荡”“走走停停”“痛”“酸”等词体会妈妈们的辛苦。

(3)再次指名读,读出感情来,让多名学生试读。

  4、(妈妈们提水真的好辛苦啊,快看,他们的儿子来了)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么做的?自由朗读,用“﹏“划出来。

  (1)指名读自己划出的句子。

  (2) 读读议议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哦,一个儿子孩子翻跟头,;一个孩子唱着歌,另一个孩子接过妈妈手中的桶,那么你能用一个,一个,另一个说句话么)

(3)说话训练:一个(只)____。一个(只)____。另一个(只)____。

(4)(同学们老师又想起刚才那个奇怪的问题了)  我们刚才也看到了来了三个儿子,可是为什么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呢?  

三、拓展延伸

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四、指导书写

   

教学反思:

    朗读是十分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低年级的阅读课应上成朗读指导课,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实现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因此,我在《三个儿子》的教学过程,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代问。我始终在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书活动。如入情入境体会地读,勾起经验模仿地读,进入角色对比地读、男女生比赛读等等。力争使学生地进入文本情境,读中理解,读中体悟。

    阅读课堂是“练兵”场,是实践园。学生要在这里历练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本课教学,我以文本为载体,始终致力于学生说话和理解能力的训练,如练习自主质疑,读中探究;练习读中想象,并把想象到的表达出来;练习思考文中包含的道理,并大胆地说出来;练习自主发现写字的要领,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记住生字等等。这堂课中,不少孩子勇敢地回答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声音响亮,这是让我感到高兴的地方。

    虽然这节课我觉得自己有进步的地方,可是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课后,李臻校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非常细致地为我评课。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节课该怎么上,更多的是对自己今后如何教学语文的思考。我发现自己的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反反复复地构思,对《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有了新的认识。

    这篇课文有一张很有特色的插图,图上的人物是外国人,上面有三个妈妈、三个儿子和一位老人。三个妈妈神态各异,其中两个妈妈手里提着重重的水桶,没有提水桶的那个妈妈神态特别地安详。三个儿子也是表情丰富,一个在放声歌唱,一个在得意的翻跟斗,还有一个提着重重的水桶,脸上有着微微的笑容。在我的课堂上,我没有引导孩子们仔细地看图,这是做得不够的地方。其实这张图对孩子们理解课文很有好处。

文档

人教版语文下册《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及反思南孟学区贤庄小学李红艳教材分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三个儿子》语言十分浅显,但在浅显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