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卉妍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 要:近年来,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质量逐渐提高,运用课程思政于课堂教学环节,能够提升专业学生的检验水平,还能深化职业学院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本文首先介绍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课程思政应用的重要性,然后总结课程思政应用的不足之处,最后探究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应用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生物化学检验教学;应用路径
引言
生物化学检验指通过检测身体健康指标来了解人体生物化
学变化情况,得出准确的检验结果。随着智能化检验模式的推
广,生物化学检验人员被大量需求,对于职业学院生物化学检
验专业的教师来说,应适时创新教学方法,探索课程思政与专
业课程结合的可行性路径,确保生物化学检验人才持续供应。
一、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应用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专业人才
生物化学检验教学阶段,教师肩负着专业人才培养的重
要职责,课堂教学中,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强化学生职
业素养,确保理论学习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1]。为进一步调
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强化学生职业认同感,让学生意识
到课堂上理论知识学习的意义,从整体上提升生物化学检验
教学效率,向社会医疗岗位供应理论知识丰富、生物化学检
验水平高超的人才。
(二)有利于丰富思政教学内容
当前思政教育活动开展时,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顺
利衔接,这既能充实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又能将生物化学检
验教学的育人价值大幅度提高。课程思政主阵地优势全面凸
显,能够满足职业学院学生思政素养强化、思政知识储备丰
富等需求,确保思政教学任务又好又快完成。
(三)有利于实现育人目标
立德树人背景下,职业学院围绕育人主阵地渗透课程思
政,在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课程思政育人效用全面发挥。
立足职业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实际,经课程协同助力于复合型
人才培养实践,实现育人目标。信息化时代到来后,教师面
向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学生渗透正确的思政观念,让学生在多
元化价值时代端正学习思想,这对学生个人发展、学校育人
目标实现有促进作用。
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课程思政应用的不足之处
(一)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脱节
新课改视域下,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运用,
二者结合效果对课程改革进程有一定影响。现今,医学检验
技术动态创新,但课程思政内容的更新速度过于迟缓,如果
现有课程思政内容长期落后于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更新步伐,
一定程度上弱化二者融合效果,不利于深化课程思政改革,
并且生物化学检验水平停滞不前[2]。
(二)课程思政量化标准单一
虽然职业学院课程思政改革活动逐步推进,但量化标准
过于宽泛,现有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当生物化
学检验教学中应用课程思政,所提供的量化指标数量较少,
最终得到的评价结果并不能全面、真实反映课程思政教学效
果。很多情况下,教师根据教学经验主观臆断课程思政教学
效果,殊不知,这不利于提高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水平,难以
更好地满足职业学院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三)思政元素停留在浅层面
课堂教学中,探索思政元素在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的渗透
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当前生物化学检验教学大纲中,关于思
政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思政教育目标单一,这无疑会弱化课
程思政教学效果。长此以往,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思政的教学质
量会逐渐降低,并且所供应人才在数量、含金量等方面难以达
标,不利于教育教学与医院检验实践的良性发展。
(四)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偏低
课程思政教学与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结合时,专业教师应
具有较强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否则,课程融合效果将大打折
扣,难以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现代化检验活动,不利于维持全民
健康水平。现今,部分教师的思政素养偏低、思政知识储备匮
乏,再加上,思政理念未能及时更新,导致专业课程和思政课
程无法形成合力,最终会弱化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效果[3]。
三、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检验教学中应用路径
(一)融合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
为真正优化职业院校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效果,教师应备
教情、备学情,并深入研究思政教材,将其与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内容相融合。融合教学阶段,教师全面观察职业学院学
生的学习表现和情绪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并为学
生提供人文关怀,让学生对教师放下防备心理,进而为生物
化学检验课程思政教育奠定基础。在此期间,教师自身丰富
专业知识、巩固思政基础,并且教师强化思政素养,潜移默
化渗透思政元素,确保思政元素与生物化学检验内容有机结
合,循序渐进地提升职业学院学生的检验水平和综合素质。
教师考虑到学生差异性,所以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即根据学
生的特点不同,适当选择不同的思政元素和融入方式,满足
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进步。
(二)完善课程思政量化标准
当前医院检验科室人才需求量呈递增趋势,再加上,用
人标准动态变化。对于职业学院生物化学检验学科来说,务
必细化课程思政量化标准,革新以往陈旧的课程思政量化指
标,并动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架
构,并全面提升学生创新创造力。具体来说,专业教师以
“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有方向、有目标地修订生物化学的【作者简介】 黄卉妍(1996—),女,本科,研究方向:医学检验。
88课程标准,确保素质目标与德育元素有机结合,进而正确指导
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活动,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实际上,生物化学课程是基础课程,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环节,立足职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生物化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具体化,根据课程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目标,聚焦育人价值内涵,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医院检验岗位的用人需求。除此之外,重点培养职业学院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通过开设人文关怀教育来强化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课程思政量化指标确定后,全面掌握课程思政元素渗透效果,针对性调整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有效性。
(三)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来源广、内容丰富,教师应用课程思政与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学中,应首先提高自身的重视程度,并逐渐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确保思政元素被高效挖掘、充分利用[4]。具体来说,教师将医疗行业发展历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并列举身边人物事迹和发人深省的故事,据此强化职业学院学生的爱国意识,提升学生文化自觉性,让学生运用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知识指导实践,在定量检验中得出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信息,协助医生做出精准判断,使健康评价活动有意义的开展。确定思政元素内容后,还应创新思政元素获取方法和呈现方法,这要求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以动画、微课、应用软件、微信公众号等新形式传递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思政知识,从而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教师是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思政施教的主体,教师既要丰富理论知识,又要强化政治觉悟,并逐渐提升自身操作技
能,在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不懈追求。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教学中,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设师生多元化互动情境,确保思政教育活动规范化开展。生物化学学科的注重实验性,课堂中运用思政元素时,教师通过介绍科学成果传播科学家钻研精神、爱国爱家情怀。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科学家的高尚品格。再加上,生物化学检验操作直接关系到人们生命健康,因此,教师通过实例教学法建立知识与人、知识与事物、知识与生活的交融关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学院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要求逐渐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课程思政,有利于强化学生思政素养,同时,还能优化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质量。实际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取得课程融合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便利,吴泽杰,李恒,等.基于“课程思政”的《临床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验课教学模式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5):135-136.
[2] 陈阳建,李凤燕,张立飞,等.“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
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管理观察,2018(26):126-127.[3] 吴伟,李慧涵.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以
生物化学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2020,47(4):1191-1195.
[4] 姜献群.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19(2):65-69.
在日常教学中,不是非要把所整个知识体系都融入“课
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而是要有针对性的对一些有关联性的、贴近生活和今后职业发展的具体知识点进行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敲可融入的知识章节,并借用一些能振聋发聩的现实案例来不断冲击学生的认知观,从而达到更好的“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在传递理论知识内容的同时,更要充分阐述知识背后的逻辑线条、精神指引和价值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方法将其与学生职业理想和社会担当相结合,可以有效推动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相辅相成。
(三)将爱国主义情怀引入“课程思政”工作的教学重点“审计学”的课堂教学要通过分享典型重大事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深入引导,不断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自豪感与民族复兴的自信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发展观,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能做到明辨是非、黑白分明。同时也要让他们认知到,会计、审计等学科信息与国家宏观经济息息相关,会计从业者应该具备强烈责任意识以确保所给出信息透明且真实可靠。教学中应利用学习讨论、课后作业与课程导入等多种方式来不断引入财务舞弊的经典案例,以此增强对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品质完美塑造。“审计学”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安然:房间里最聪明的人”,这是一部引人思考的纪录片,讲述了安然公司从成功到一步步走向破灭的全过程。电影有很多个模块,逐步向学生展现了一群
聪明但没有职业道德的人如何将公司推向了灭亡。在拓展教学中,应通过讲解中国近几年的经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中国目前正在实施中的相关产业,让学生不断了解科技竞争背后往往是经济竞争和政治竞争,让学生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应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建设中需要担负的历史使命。
做好“课程思政”和德育教育工作,要不断挖掘理论课程的思想政治资源,从而实现铸魂育人、满足思想教育目标与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相统一的需求。诸多高校教育工作者是“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坚定实践者和目标领路人,除了教授给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应该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把立德和余人落实到自己的言传身教中,这样才能推动“课程思政”探索取得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如燕.《审计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国际
商务财会,2020(6):72-74.
[2] 刘金金.思政元素在《审计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知
识经济,2020(12):151-153.
[3] 周嘉.“课程思政”在高职审计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思考
[J].今日财富,2020(5):163-1.
[4] 刘维政.高校审计学专业学生审计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20(48):119-120.
(上接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