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2.课程论侧重研究()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3.以下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基础型课程 B、学校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4.学生应以()为主要任务。
A、智育 B、德育 C、体育 D、学习
5.”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6.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一书中,主张教育目的从“再现过去社会状态”向“预示某些新的社会状态”转变。
A、《学会生存》 B、《终身教育引论》
C、《教育的使命》 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7.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
A.“取法乎下”
B.“取法乎中”
C.“取法乎上”
D.“无法即法”
8.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
A班主任工作 B思想政治课与各科教学
C体育竞赛 D社会实践
9.我国古代“内”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10.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裴斯泰洛齐
11.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12.”我要是谈了我朋友的隐私,他准会大发脾气;我朋友没有大发脾气”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我谈了我朋友的隐私
B.我朋友是个温和的人
C.我没有谈我朋友的隐私
D.我朋友为人倒是挺不错
13.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普遍性 C、基础性 D、能动性
14.课间,小莉正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小娟的日记,被走进教室的小娟发现.小娟找到班主任诉说此事,班主任最恰当的做法是( )。
A.制止小莉这种行为
B.批评小娟总是告状
C.劝说小莉不要声张
D.劝说小娟宽容小莉
15.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德育从形式上说通常包括、、。
2.一般说来,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3.是指测验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4.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到,再到教育的演变。
5.劳动技术教育是传授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和的教育。
6.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7.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和动态结合。
8.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9.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和两个亚类。
10.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关系。
11.学科课程又称为。
12.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
13.评价是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学生所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14.是学校工作的主体。
15.战国后期,《礼记》中的《》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应考虑哪些具体因素?
2.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由哪些?
3.简述德育的途径。
4.如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5.简述贯彻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6.简述运用说服法、榜样法、陶冶法、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的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跳舞,或者培养他们动手制作一些科学小发明,请你运用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分析这种看法。
2.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我们现在不知该怎样面对我们的班主任,她对我们动不动就是一顿骂,甚至打上几巴掌,有一次,把一个同学都打得流鼻血了。还有一次,有个成绩一般的同学因一些知识点不懂提出疑问,班主任就说了一些很刺激的话,然后课也不上了,坐到讲台上就向我们大发脾气,说什么400分以上的同学留下来听课,其他同学不愿上课、听不懂的就滚到操场上玩去!不让我们上课,我想问:她有这个权利吗?她曾经找我们班一个女生谈话,说“某某某,你看你脸皮挺厚的,我从初一讲到你初三,你一点愧疚感都没有,说难听点就是死不要脸!”你猜我们班同学管她叫什么?——变态老师!(1)试分析该案例中班主任的做法违背了哪些德育原则?(2)谈谈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学生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