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病句辨析修改辅导-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08:51
文档

病句辨析修改辅导-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分析

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分析(一)语序不当1.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
推荐度:
导读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分析(一)语序不当1.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
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分析

(一)语序不当

1.名词附加语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附近的”移到“许多”前面。)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蕴藏着的”移到“无穷的”前面。)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列宁过去所使用的”移到“各式各样”前。)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把“一连串”移到“事情”前)

⑤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移到“讨论”前,“地”改为“的”)

⑥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几个”应放在“负责干部”前)

下面句子里数量的表示法不妥。

①工作者的多数是农村来打工的。(“多数”移到“工作者”之前,去掉“的”)

②前,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中国农业人口是贫雇农。(“中国农业人口”移到“约有”之前,去掉“的”。)

2.动词的附加语

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下面句子的错误是没认清某一附加语的隶属关系,因而弄成张冠李戴了。

①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不禁”应移到“打”的前面。)

②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移到“平等”的前面。)

③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的。(表示时间的介词结构“于今年5月底”应提到表示情态的状语“联合”前边。)

3.虚词的位置

有些副词和连词是可以有几个位置的,必须在每个句子里把它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下面句子是安排得不恰当的例子。

①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到“趁现在”前。)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③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①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消防车”无法“坚守在岗位上”)

②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③中国人民的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④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②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③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缈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①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日,她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

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日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了个谓语“完成”。)

(3)缺宾语

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2.赘余

(1)堆砌

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删去。)

(2)重复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历代”和“”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也就不必加“的”。)

(四)歧义句

歧义句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一种语言形式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意义的句子。句子出现歧义,就无法准确地传递信息,就会使读者产生误解。因此,歧义句是一种语病。

A常见歧义句类型

1、词语组合不同造成歧义

例:“他打死老虎。”

2、语义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例:“思念的人远在千里之外。”

3、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例:“参加颁奖活动的是学生家长。”

4、词语多义造成歧义

例:“他已经走了一个多钟头了。”

5、指代不清造成歧义

例:“李强有一个儿子,他在医院工作。”

6、成份省略造成歧义

例:“我看到你那年才六岁。”

7、词语限定模糊造成歧义

例:“学校通知学生8月15日前去报名。”

8、读音异变造成歧义

例:这个人好说话。

9、词性不明造成歧义

例: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了两家银行。

10、停顿不明造成歧义

例: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B训练:说说下列句子的歧义

1、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2、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3、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藏起来。

4、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5、王老师去师范学院上课了。

6、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7、这本书是黄色的。

8、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9、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可以发挥得更好。

10、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文档

病句辨析修改辅导-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分析

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分析(一)语序不当1.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例如: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下面的句子里的附加语的次序是不符合一般习惯的。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