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地段隧道施工特点(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17:10:44
流沙地段隧道施工特点(表)
流沙地段隧道施工特点概述1.流沙:砂土或粉质粘土,在水的作用下,丧失内聚力后形成的,多呈糊浆状2.流沙可引起围岩失稳坍塌,支护结构变形、倒塌或破坏3.治理流沙必先治水,以减少沙层的含水量为主治理措施加强调查,制定方案1.调查流沙特性、规模2.了解地质构成、贯入度、相对密度、粒径分布、塑性指数、地层承载力、滞水层分布、地下水压力、透水系数应地制宜,综合排水1.地下水处理,是解决隧道流沙、流泥施工的首要关键技术2.治理方法:防排截堵(1)防:监理地表沟槽导排系统和仰坡地表局部防渗处理,防止降雨和地
导读流沙地段隧道施工特点概述1.流沙:砂土或粉质粘土,在水的作用下,丧失内聚力后形成的,多呈糊浆状2.流沙可引起围岩失稳坍塌,支护结构变形、倒塌或破坏3.治理流沙必先治水,以减少沙层的含水量为主治理措施加强调查,制定方案1.调查流沙特性、规模2.了解地质构成、贯入度、相对密度、粒径分布、塑性指数、地层承载力、滞水层分布、地下水压力、透水系数应地制宜,综合排水1.地下水处理,是解决隧道流沙、流泥施工的首要关键技术2.治理方法:防排截堵(1)防:监理地表沟槽导排系统和仰坡地表局部防渗处理,防止降雨和地
| 流沙地段隧道施工特点 |
| 概述 | 1.流沙:砂土或粉质粘土,在水的作用下,丧失内聚力后形成的,多呈糊浆状 2.流沙可引起围岩失稳坍塌,支护结构变形、倒塌或破坏 3.治理流沙必先治水,以减少沙层的含水量为主 |
| 治理措施 | 加强调查,制定方案 | 1.调查流沙特性、规模 2.了解地质构成、贯入度、相对密度、粒径分布、塑性指数、地层承载力、滞水层分布、地下水压力、透水系数 |
| 应地制宜,综合排水 | 1.地下水处理,是解决隧道流沙、流泥施工的首要关键技术 2.治理方法:防排截堵 (1)防:监理地表沟槽导排系统和仰坡地表局部防渗处理,防止降雨和地表水渗透 (2)排:在正洞水源下游一侧,开挖一条洞底低于正洞仰拱的泄水洞,或采用水平超前钻孔真空负压抽水法,排出正洞地下水 (3)截:在正洞之外水源一侧,采用深井降水,排走构造裂隙水 (4)堵:用注浆法填充裂隙,形成止水帷幕,减少、堵塞渗水通道 |
| 先护后挖,加强支护 | 1.开挖: (1)必须自上而下分部进行 (2)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遇缝必堵,严防沙粒从支撑缝隙中溢出 2.可采用超前注浆,改善围岩结构,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为主的注浆材料或用化学药液注浆,加固地层,然后开挖 3.支撑: (1)施工中,观测支撑和衬砌,实际沉落量的变化,及时调整预留量 (2)架立支撑,应设底梁,并纵横、上下连接牢固,防止箱架断裂倾倒 (3)拱架应加强刚度,架立时,设置底梁并垫平楔紧,拱脚下垫铺牢固 (4)支撑背面用木板或槽型钢板遮挡,严防流沙从支撑间溢出 4.流沙溢出口附近,较干燥围岩处,尽快打入锚杆或施做喷射砼,加固围岩,防止溢出扩大 |
| 尽早衬砌,封闭成环 | 1.流沙地段,拱部、边墙灌注衬砌砼时间应尽量缩短,尽快与仰拱形成封闭环 2.即使围岩中出现流沙也不会对洞身衬砌造成破坏 |
流沙地段隧道施工特点(表)
流沙地段隧道施工特点概述1.流沙:砂土或粉质粘土,在水的作用下,丧失内聚力后形成的,多呈糊浆状2.流沙可引起围岩失稳坍塌,支护结构变形、倒塌或破坏3.治理流沙必先治水,以减少沙层的含水量为主治理措施加强调查,制定方案1.调查流沙特性、规模2.了解地质构成、贯入度、相对密度、粒径分布、塑性指数、地层承载力、滞水层分布、地下水压力、透水系数应地制宜,综合排水1.地下水处理,是解决隧道流沙、流泥施工的首要关键技术2.治理方法:防排截堵(1)防:监理地表沟槽导排系统和仰坡地表局部防渗处理,防止降雨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