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蓄电池室的位置应选择在无高温、无潮湿、无震动、少灰尘、避免阳光直射的场所,宜靠近直流配电间或布置有直流柜的电气继电器室。
2蓄电池室内的窗玻璃应采用毛玻璃或涂以半透明油漆的玻璃,阳光不应直射室内。
3蓄电池室应采用非燃性建筑材料,顶棚宜做成平顶,不应吊天棚,也不宜采用折板或槽形天花板。
4蓄电池室内的照明灯具应为防爆型,且应布置在通道的上方,室内不应装设开关和插座。蓄电池室内的地面照度和照明线路敷设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的有关规定。
5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及以上的地区,蓄电池组应有抗震加固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的有关规定。
6蓄电池室走廊墙面不宜开设通风百叶窗或玻璃采光窗,采暖和降温设施与蓄电池间的距离不应小于750mm,蓄电池室内采暖散热器应为焊接的钢制采暖散热器,室内不允许有法兰、丝扣接头和阀门等。
7蓄电池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蓄电池室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DL/T 5035的有关规定。通风电动机应为防爆式。
8. 蓄电池室的]应向外开启,应采用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实体门,门的尺寸宽x高不应小于750mmx 1960mm。
9.蓄电池室不应有与蓄电池无关的设备和通道。与蓄电池室相邻的直流配电间、电气配
电间、电气继电器室的隔墙不应留有[ ]窗及孔洞。
10.蓄电池组的电缆弓出线应采用穿管敷设,且穿管引出端应靠近蓄电池的引出端。穿金属管外围应涂防酸(碱)油漆,封口处应用防酸(碱) 材料封堵。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敷设要求,电缆穿管露出地面的高度可低于蓄电池的弓出端子200mm ~ 300mm。
11.包含蓄电池的直流电源成套装置柜布置的房间,宜装设对外机械通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