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授课顺序 | 总第 讲 | 班 级 | 护4、5、影像2 | 授课教师 | 魏超 | ||||
| 课 题 | 醇、酚、醚 | 学时 | 4 | ||||||
| 课 时目标 |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醇、酚、醚的命名方法,醇、酚的主要化学性质。 | ||||||||
| 达标过程与教学环节 | 教学环节:采用讲授,提问,做题等形式。 达标过程:讲完相应的典型例题,然后让同学上黑板做类似的例题,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再重点讲解,最后布置作业加以控固。 | ||||||||
| 授课方式 | 讲授 | 教 具 | |||||||
| 教研室签字 | 系主任签字 | ||||||||
| 课时目标形成性测试 | 主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堂做题,课后布置作业来测试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 ||||||||
| 评估与反馈 | 通过学生的作业,以及他们提问的疑问了解学习的情况。 | ||||||||
| 备注 | |||||||||
——————————————————
第一节 醇
3、命名
①普通命名法:在相应的烃基名称后加上“醇”字,称为“某醇”
CH3CH2CH2CH2OH正丁醇
②系统命名法:选择分子中连有羟基的最长C链作为主链,根据主链上面的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将主链从靠近羟基的一端一次编号,确定羟基位置,最后将取代基的位置、数目、名称及羟基的位号依次写在母体名称的前面,并分别用短线隔开。举例:
CH3CH(CH3)CH(OH)CH3 3—甲基-2-丁醇
提问: 命名:CH3CH(OH)CH2CH(OH)CH3
二、醇的性质
1、醇类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1)在水中的溶解性:低级脂肪醇易溶于水。
(2)密度: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 g·cm-3。
(3)沸点
①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
②醇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2、醇类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
醇的消去反应
醇的消去规律
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并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键。表示为:
三、常见的醇
了解常见的醇:甲醇、乙醇、丙三醇
第二节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