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义供电局输电管理所 唐家川
摘要 本文通过遵义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管辖区域内几个典型的外力破坏案例,分析了输电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提出了多方位的防范措施和对策,重点探讨了对外力破坏安全隐患的识别及提前预控措施。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外力破坏 安全隐患 识别与管控
一、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遵义电网结构的发展和完善,输电线路的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由于输电线路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特殊性,杆塔点多、面广、线长,终年暴露在野外,除了要遭受大风、雷击、暴雨、冰雪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外,人为因素、外力破坏引起的线路跳闸、线路被迫停电事故也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
输电设备遭受外力破坏原因众多,其中,一些安全隐患难以识别和预控。因此,研究、探讨防止输电设备免遭外力破坏的对策,提前做好各种预控措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是我们输电线路运行维护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外力破坏典型案例:
以遵义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维护的线路为例, 2015年共计发生跳闸**次,其中外力破坏引起的跳闸10次,包括:外力大型机具及塔吊施工5次(挖掘机1次、塔吊1次、混泥土磅车1次、施工泥土车1次、吊车施工1次);人为3次(人员在房顶抛物1次、葡萄大棚薄膜1次、人员在河边钓鱼放电1次);爆破施工2次(线路迁改放炮施工1次、高速路放炮施工1次)。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以下是近期遵义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管辖的输电线路设备遭受外力破坏的几个典型案例:
1、2014年12月23日110kV南全线21#杆-22#杆间,由于高铁施工,打桩机车从线路下方通过,超高,碰挂导线引起线路跳闸,线路对此处距离大约有30米左右,一般情况下会认为此处施工不会对线路有影响。
2、2015年05月21日14时14分,110kV遵城101线10#-11#杆塔高铁隧道口施工灌浆磅车对导线放电引起线路跳闸。从现场看线路是从隧道口上方20多米处跨过,一般情况下会认为此处施工不会对线路有影响。
3、2015年05月02日13时42分,南白变110kV南龙101线断路器接地举例I段保护动作跳闸,C相故障,测距8.67km,重合不成功2015年05月02日故障查巡发现:24—25#杆C相导线有异物悬挂于导线上。原因是线路下方有大棚,当天由于风特别大将塑料薄膜及钢丝吹起与带电导线接触,造成线路跳闸
4、2015年6月29日17时39分,何坝变110kV何绥线106断路器距离I段保护动作跳闸,A相故障,测距36.94km,重合成功,根据故障查巡发现,94#杆因钓鱼,鱼竿甩在导线上造成线路跳闸。
三、原因分析及存在问题:
1、不好掌控的外力隐患,施工时间短,巡视中不容易发现隐患,林场苗圃栽植在导线下方用挖掘机施工引起跳闸 。
2、隐患预防管控不到位,在线路跳闸前没有对施工单位提出安全措施及隐患告知。
3、对隐患点管控不到位,没有向施工方提出安全措施,在高风险作业时安排专人监管。
4、外力大型机具施工引起线路跳闸,主要原因为部分隐患点未及时了解项目施工工序,在施工方开展高风险作业时,缺乏现场监管;安排的值守人员责任心不强、现场经验不足,存在脱岗或现场监管不力的情况;线路巡视人员对已发现的隐患重视程度不够,未及时上报发现隐患。
5、线路迁改施工引起线路跳闸,主要原因为未及时与项目单位进行沟通,未了解项目的工期及相关工序安排,未及时审核穿/跨越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部分隐患点未按监控周期要求开展巡视监控。
四、对策探讨:
外力破坏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外力破坏由于其随机性,加大了线路运行维护单位的工作量,不仅使电力部门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破坏了电网的稳定,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正常生活。
通过近几年在防止外力破坏的工作实践,我们从中感悟到一些的经验和教训:外力破坏虽然有其随机性,但是,也不是绝对不可预见和避免的,只要我们认真作好事前防范措施,在管理上、设备自身上杜绝漏洞,外力破坏一定会得到有效遏止,大大降低由于外力破坏引起跳闸的几率。在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防止外力破坏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防外力破坏工作制度,成立防外破组织机构,明确各级部门职责,规范电力设施防外力破坏工作,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严密防范和有效处置故意或过失引发的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隐患、故障或事故,使电力设施保护可控。根据南网发布的《输配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导则(试行)》要求及实施细则、重新对隐患点开展分级管控,明确各相关岗位工作要求,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与局办、设备部、安监部、市场部等部门联合治理,加大对安全隐患的管控,建立群防联防有效机制,对线路通道内及杆塔附近的施工作业点,提前预控,相关部门及时告知输电管理所,在办理流程中加入输电管理所审核流程,通过签发安全隐患通知书,签订现场安全协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现场专人蹲守监护等手段,切实做好危险点预控和动态跟踪监控管理。
3、在外力破坏点安装视频装置,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科技等防盗产品,不断提高电力设施科技水平。
4、建立防外力隐患信息台账,重点隐患资料上墙,根据管控措施要求制定管控计划,针对重点隐患,班组制定周期巡视计划,分管领导及安全专职制定管控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5、通过落实物防、人防措施继续加大涉及塔吊、吊车、挖机、桩机等大型机械作业的现场管控力度,针对塔吊吊绳风摆、限位器停电失效等情况,落实管控措施,确保大型机械施工隐患现场的可控、在控。梳理涉及塔吊、吊车施工、弃土堆放等易发隐患并逐点组织落实管控措施。
6、探索与大型工业园区或隐患点密集的业主、施工单位建立定期的防外力破坏协商机制,与各大型工业园区或涉及隐患较多的业主、施工单位开展联动工作,提前向各业主、施工单位进行全面的安全交底,引起业主单位重视,从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力度。
7、继续与遵义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开展联动工作,持续对大型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进行电力设施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造成线路跳闸后果可能对人身、财产损失后果严重性的宣传和培训。
8、持续跟进因外力破坏导致电力设施受损赔偿、处罚案件,并将以往发生的案例汇编成册,在各外力破坏隐患点开展宣贯工作,避免同类事件的重复性发生。
9、对发现隐患的地点,制定跟踪管控计划,将巡视责任落实到人。对隐患特别严重的,还应考虑作临时加固或临时迁改处理。
五、总结:
输电线路作为整个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否直接关系着电网可靠性。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参与,运行部门高度重视,及时识别安全隐患,提前预控,从管理、技术角度分别采取防外力破坏的各种措施,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