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全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999年占全部中小企业总数30%略强的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销售总额、利润总额和资产总额分别为:14934.31亿元、771.91亿元和15449.92亿元,占全部中小企业的比重分别为39.50%、91.03%和30.24%(见表2)。需要特别指出的是,1999年我国全部中小企业的家数为15.42万家,其中亏损企业有5.54万家,亏损面为35.94%,亏损额高达968.45亿元;盈亏相抵后的实际利润总额为848.07亿元,其中成长型企业的利润总额为771.91亿元,占比高达91.03%,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作用更可见一斑。
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提高。1999年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职工人数为4428万人,其中,大型企业为224万人,中、小型企业为4204万人,成长型中小企业为1146万人。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和成长型中小企业单位资产吸纳的劳动力比为1∶24∶22(见表3)。因此,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和稳定社会发展方面是功不可没的。当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各级都在积极制定发展中小企业的,强化服务职能,这预示着我国中小企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果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微观机制,宏观上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特别是成长型中小企业必将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3.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规模分布 为进一步考察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规模分布状况,我们将成长型中小企业按销售收入分为不同档次,可以发现,成长型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20000~10000万元这一档次上,为3911家,约占同档次全部中小企业总数的74.23%;50000~20000万元为1345家,约占总数的63.23%;10000~5000万元为6274家,约占总数的56.08%(见表4)。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1)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保有一定规模更具有稳定成长的优势。从表4可以看出,成长型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年销售收入为1~2亿元的档次,其次为2~5亿元、0.5~1亿元和0.05~0.5亿元的档次。如果不考虑行业的特殊要求,那么,中小企业在发展到一定水平并保有一定规模时,会更具有稳定成长的优势。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复杂的,或许与保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较之规模过小的企业更具有抗风险能力,较之规模过大的企业更具有灵活经营的特点有关。当然,具体分析个中的原因已超出本课题的研究主题,但这一结论对于业内企业和新进入或拟进入的企业如何获得稳定的成长优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2)不同产业对“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的要求不同。由于自身特点和资源约束,不同产业、不同资源条件的企业对经营规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如采掘业主要取决于 自然 资源条件,矿物的储藏量大、地质条件好,宜建大型企业,否则宜建中小型企业。在机械制造业中,重型机械和一般机械所要求的规模经营会有很大的差别。从表5可以看出,烟草加工业、 电子 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中小企业,获得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要求较高;木材及竹材采运业、煤炭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等行业的中小企业,获得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要求较低。因此,一般意义上说,考察成长型中小企业行业规模分布特征,研究不同产业中小企业“稳定成长的规模经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