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物理组
一、命题思想
今年秋期末物理命题,按照市、县教教研室的有关要求,坚持“三有利”原则,即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建立科学评估体系,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还与新课程改革相衔接,体现新课程理念。命题以九年义务教育试用人教修订版教材和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试题源于教材。注重了双基,注重了学生的发展,联系科学、技术、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增设开放、探究性试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试题结构
九年级物理试题共四个大题,即选择题(1-8题)、填空题(7-13题)、作图和实验探究题(14-16题)、应用与创新题(18-19题)。试题内容知识面广,各部分测试比例恰当。
1、物理试题共有四个大题,19个小题,57个得分点。详见以下物理试题明细表。
| 第一题(单选)(12分) | |||||||||
| 小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
| 知识点 | 分子运动 | 热机 | 电阻 | 电路 | 电功率 | 焦耳定律 | |||
| 分 数 | 2 | 2 | 2 | 2 | 2 | 2 | 2 | ||
| 第二题(填空)(19分) | |||||||||||||||
| 小题号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 知识点 | 内能 | 比热容 | 验电器 | 电流方向 | 电压 | 欧姆定律 | 电功率 | ||||||||
| 分 数 | 5 | 2 | 1 | 2 | 3 | 3 | 3 | ||||||||
| 第三题(作图与探究实验)(18分) | |||||||||||||||
| 小题号 | 14 | 15 | 16 | 17 | |||||||||||
| 知识点 | 热量 | 电流与电阻关系 | 伏安法测电功率 | 电热 | |||||||||||
| 分 数 | 5 | 4 | 5 | 5 | |||||||||||
| 第四题(运用与创新算)(11分) | |||
| 小题号 | 18 | 19 | |
| 知识点 | 热量 | 电功率 | |
| 分 数 | 5 | 6 | |
| 类型 | 选择 | 填空 | 作图与实验 | 计算 |
| 分数 | 12分 | 19分 | 18分 | 11分 |
| 百分比% | 20% | 32% | 30% | 18% |
三、试题基本特点
1、重视双基,突出重点,知识覆盖面宽。考查内容涉及到九年级物理13—18章。
2、加大对考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增强了对科学方法的考查。
3、重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知识的考查大都设计在学生较为熟悉的场景中,题目编排新颖有趣,贴近生活。试卷中,联系到日常生活用具有速度、质量、压强、气压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观察,将所学物理知识自觉地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善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教学是本次考试的重点内容。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在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中特别强调,实验教学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研究方法再现的最好手段。物理试题中,作图与实验题共计18分,占总分的30%。其中第16题填空连图,得出结论:以上考查内容,从多方面检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必将促进今后全县的实验教学。
四、试卷分析
由全年级考成绩统计,参加考试83人,生平68分;优秀人数23人,高分率为28%;及格人数57人,及格率为70%;综合指数0.54。
由分数分布图可以看出,中间人数较多,分数呈正态分布。因此符合命题的期望分数。
我校的物理教学,伴随着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步伐,顺应中考改革的需要,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近几年来教材不断改动,物理分值不断降低,教师的情绪不稳定,学生认为物理是小科,不愿学,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等。这些问题必然影响我校物理成绩的提高。
五、教学建议
1、今后的教学要严格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进行教学。掌握新旧教材的变化,适当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要认真学习大纲,钻研教材,指导学生科学地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及重要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强化训练,把双基落到实处。利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落实课堂高效。
2、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加强变式教学,加强对开放性习题的教学指导。重视理论与生产、生活实际及社会科学技术的联系。营造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教学方法,体会科学探究、自主学习的思想,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观察、如何实验。实施探究式课堂的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方面。
3、加强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在实验中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发生的过程与原因,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及得与失,养成好的观察、动手、分析的习惯、记录图表和提出创新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4、强化答题规范。教学中要求学生讲究正确的答题格式,为学生做好示范,做好表率。如:填空题要根据所学知识填入恰当的字词:计算题一定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及基本公式,单位必须要统一。
花庄中学物理组
